第2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以說,惹誰不能惹滕王!

  傳旨內侍只能乖乖應道:“小的一定給殿下好好地把信送到陛下面前。”

  李元嬰點點頭。

  等傳旨內侍走了,李元嬰才奇怪地和魏姝討論:“我怎麼覺得他對我這麼殷勤?我以前好像沒怎麼見過他,也沒給過他多少打賞啊!”按照李元嬰從小到大的認知,想要底下的人對自己殷勤,那就得可著勁給他們賞錢。他以前隨身帶著的金珠子就是賞給內侍和宮人的!

  魏姝也想不通,一般來說御前伺候的人都不會對別人伏低做小、殷勤備至,畢竟要是關係好了,不小心泄露了御前之語,他們就該掉腦袋了!所以為了自己的腦袋,他們應該會恪守本分,能不多說絕不多說。

  魏姝道:“可能知道陛下看重你,所以才殷勤一些。”

  李元嬰只是有些奇怪,見魏姝這麼說便點點頭沒再深究。

  作者有話要說:

  小王爺:我這麼可愛,為什麼不能惹!!!

  第133章

  許敬宗當然不可能被斬立決,而是被押送為長安,所以事情並沒有馬上落幕。

  許敬宗可是秦王府時期就跟著李二陛下的人,他與魏徵曾一起為李密共事,算是老相識;他的兒子娶了尉遲敬德的孫女,兩邊也算有點姻親關係。

  許敬宗早叫人往相識的人府上遞信,乞求他們能幫忙活動活動,先前他是沒料到李二陛下竟會派戶部和大理寺聯合辦案,要不然他能豁出臉去把能求的人都求了!

  到這會,許敬宗也不求什麼了,只求別來個斬立決,回頭碰上大赦或者說動其他人幫忙求情說不定還有活命機會。

  同為當年的秦王府十八學士,魏徵聽了許敬宗的事兒也覺得他著實糊塗。

  這份揣測權貴心思的能耐倒是不差,至少若是沒被李元嬰撞破,殷家肯定會承他的情。但,許敬宗把這能耐用在李元嬰身上就大錯特錯了!

  要知道李元嬰打小什麼都不缺,想要什麼就有什麼,兄長是大唐頭一號人物,往來的都是天潢貴胄。他既不缺錢,也沒到好美色的年紀,雖然好吃好玩,但想吃什麼、想玩什麼都是一句話的事,用不著旁人巴巴地送上來討好。

  按魏徵的判斷,這年紀的小孩最想要的是別人的承認,李元嬰顯然是想做點正經事讓別人對他刮目相看。所以若是照著吃喝玩樂這方面來奉承他,他說不準還會覺得你瞧不起他!

  算起來,還是李二陛下最了不起。魏徵覺得李二陛下肯定早就把李元嬰的心理摸得清清楚楚,故意放李元嬰去攪混水!如今二十四功臣那些家族多少都得吐人吐地,當年身為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的許敬宗又被拉下馬進了監牢,李元嬰可是把勛貴與士林都得罪了。

  魏徵覺得這樣下去,李元嬰遲早會像他一樣成為光杆孤臣。再往深里想,李二陛下給李元嬰和他孫女許婚,是不是就是這個想法?

  魏徵越想越氣,心裡那叫一個憋悶,偏他身體現在又倍兒棒,沒法請病假,只能堅持走找茬路線,把最近能挑的刺全挑了!

  魏徵噴得慷慨激昂,逮著機會就堵著李二陛下開罵。李二陛下覺得這小老頭兒簡直瘋了,私底下和長孫無忌抱怨:“你說魏徵最近怎麼了?火氣怎麼這麼旺?”除了噴他以外,魏徵還噴了戶部和大理寺的人,說他們搜羅的罪狀跟許敬宗對不上,很多事發生時許敬宗壓根沒到鄠縣。

  李二陛下有點懷疑魏徵是不是活糊塗了,怎麼許敬宗瞎傳他孫女婿的流言、縱容甚至唆使底下的人謀害良民,他居然還給人說情?!

  李二陛下百思不得其解,長孫無忌心裡卻門清,心道,你是不知道外面是怎麼傳的,你要是知道你就懂了。現在大夥都說這是你們兄弟倆合起來坑人,坑完世家大族又坑文官,你是天字第一號狡猾人士,你弟是你蓄意放出去的行走的大殺器!魏徵肯定也是這麼想的,覺得你是在把他孫女婿往火坑裡推!

  有誰能比待在火坑裡十幾年的人更了解火坑的苦呢?

  看看魏徵,見天兒得賞賜,結果連好房子都不敢住、連張好被子都不敢添置,怕自己噴起人來理不直氣不壯。朝中上下哪家人活成他家那樣的?

  長孫無忌家也酌情吐了不少人和地,不過他是李二陛下的舅兄,兒子又尚了公主,吐出這點東西倒不至於傷筋動骨。所以他對李元嬰還沒有太大的不滿。

  長孫無忌正琢磨著要不要酌情把外頭的傳言給李二陛下講講,讓李二陛下心裡有點數,從鄠縣回來的傳旨內侍就來求見,說是帶回了李元嬰的回信。

  李二陛下一聽,便把“老魏究竟怎麼了”這個話題結束掉,叫人把李元嬰的信呈上來。

  李元嬰這封信寫得十分真摯,句句都在夸李二陛下,把李二陛下誇得天上有地下無,一個勁地表示我最喜歡皇兄了。由此可見,李元嬰是真的高興壞了!

  李二陛下看完信,心情很不錯,鄠縣就在他眼皮底下,李元嬰再能折騰也折騰不到哪裡去,由著他去搗騰吧!

  對李元嬰的折騰能力,李二陛下還是挺有信心的。李元嬰那個葵園如今就經營得有聲有色,至少長安城大部分人家擇選春遊秋遊地點時都已經把葵園列入備選範圍——說不定他能把鄠縣也經營出新風貌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