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見魏姝她們也沒什麼頭緒,李元嬰便直接問道:“你怎麼了?有什麼難處嗎?男兒有淚不輕彈,不興動不動就哭的!”

  書生哭道:“正路好走,可也不是人人都走得的。”

  狄仁傑和武媚對視一眼,聽出來了,這書生怕是想來告狀的,結果看到有衙役相隨,且他們這一行人不是半大少年就是年紀差不多的女孩子,當場又打了退堂鼓。

  看這架勢,事情怕還不小,指不定是向縣裡告過狀但沒得到結果!

  狄仁傑正琢磨著要不要提醒李元嬰,前頭的李元嬰卻沒再回頭看他們,還上前大放厥詞:“哎,別哭了,你家住哪兒啊?你家那邊有什麼好吃好玩的,給我介紹介紹。若是介紹得好,我就給你賞錢!你有了錢,什麼不能解決啊!”

  那書生雖萬念俱灰,卻不敢明著不理會李元嬰這個連許敬宗都得討好的貴人。

  要知道他家裡還有體弱多病的母親要奉養——若不是這樣,他早不活了!

  書生強打起精神,與李元嬰說起自己家周圍的山山水水,又說論好吃的,應該是甜瓜最好吃,現在去問問應該也有人家裡的甜瓜熟了,可以嘗個鮮。

  李元嬰聽著直點頭,叫書生帶路,他要帶小夥伴們吃甜瓜去。

  隨行衙役雖覺得這吳志遠哭得沒頭沒腦,卻也沒放在心上,讀書人不都這麼奇怪的嗎?

  聽李元嬰終於問人有什麼好吃好玩的,衙役們可算鬆了口氣。這兩天李元嬰幾人一直干正事,他們自然也不好歇著,太累人了。

  雖然一路上鄉人對他們的態度有了天大的改變,但那都是李元嬰砸錢換來的,回頭他們自己下來辦差還是該怎麼樣就怎麼樣,還不如少干點活!

  一行人浩浩蕩蕩地跟著書生往他家的方向走去,李元嬰見書生不哭了,又和前兩天一樣跟鄉人閒話家常一樣拉著書生問東問西。

  一問之下,李元嬰知道這書生叫吳志遠,曾在縣學讀過書,是家裡的希望,上頭有個兄長,底下還有個妹妹,有個體弱多病的老母親,只是更多的李元嬰就問不出來了。書生所在的村子離剛才那片山林不遠,李元嬰拿出自己擬定的路線圖一看,發現圖上沒這個地方,便又問書生他們村叫什麼。

  書生道:“大夥都姓吳,就叫吳家村。”

  吳家村位於終南山北麓,遠遠可以看見不遠處山林蔥鬱的山峰。都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吳家村依山傍水的,生活都還算過得去。要不然,這位吳書生也不可能有機會讀書,還考進了縣學。

  李元嬰還沒到過終南山,太上皇當年命人在終南山修太和宮,還曾帶人過來避暑行獵,但太上皇沒多久就退位了,再過幾年,這太和宮也就廢了行宮的用處,裁撤了留守人員,李元嬰沒機會見識終南山的風采。他見那吳志遠還是滿面喪氣,又問吳志遠:“你們這邊能去太和宮嗎?我沒去過,想去看看。”

  吳志遠雖還是滿心悲苦,但到底是讀過書、見過世面的,知道這種身份尊貴的皇親貴胄得好生哄著,聞言只能回道:“有點遠,不過有路能去。”

  李元嬰道:“那成,吃過飯你帶我去!”

  李元嬰跟著吳志遠進了村,提議兵分兩路,自己帶著小夥伴去搞人口調查,隨行的人幫他去買些好甜瓜回來。畢竟,他們可是有公務在身的,正事要緊!

  李元嬰出手大方,抬手就是可以買幾車甜瓜的錢,眾衙役都拍著胸脯保證一定把全村最甜的甜瓜找出來,保准讓貴人們們吃個盡興!李元嬰笑嘻嘻地對他們說:“要是真甜,我還有賞!”

  衙役們精神百倍地找甜瓜去了。

  衙役都打發出去後,李元嬰便和吳志遠去了他們家,說要先歇歇腳。進了屋,李元嬰才開門見山地問吳志遠:“說吧,你們家可是有什麼冤屈?”

  李元嬰沒當過青天大老爺,可也看出吳志遠哭得古怪、說的話更古怪,好端端的,怎么正路就走不得了?一聽就不對勁!

  狄仁傑與武媚又對視了一眼,覺得李元嬰反應挺快,還曉得避開衙役來問。

  看到這個沒有出現在路線圖上的村子,他們也品出味兒來了:許敬宗早叮囑過底下的人好好“招待”他們,連他們要去哪裡都是許敬宗提前幫他們選好的,到了地方自也都風平浪靜、處處祥和,哪怕他們挑得再仔細,也不可能挑出什麼錯處來!

  他們本也不是來挑錯的,自然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對勁。便是路上發現有遺漏的村落,許敬宗也可以說是村子太小或者剛派人去過,所以底下的人沒給他們列出來。畢竟,他們也就過來三兩個月,難道真能走遍所有鄉里?當然是挑揀些適合走的給他們走!

  不管狄仁傑還是武媚可都是心氣高的人,從許敬宗的安排里看出這人對他們的輕視,兩個人心裡都不太爽,便都沒阻止李元嬰與吳志遠的問答。

  吳志遠此時也明白李元嬰是故意支開衙役的,頓時又哭了起來。兒子的哭聲把吳母驚動了,吳母拄著杖從房裡出來,見到李元嬰一行人衣著不凡,顯然昨天貨郎口裡所說的“貴人”。

  吳母見兒子當真把貴人帶回家中了,當場撲通一聲跪到地上,不由分說給李元嬰磕了兩個響頭。

  吳志遠見他娘磕頭,也跟著他娘跪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