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本來看李元嬰來送藥,孔穎達還覺得這小子挺敬愛師長,聽完李元嬰這番話只想破口大罵。你堂堂皇子,怎麼會天天摔著傷著?還不是自己調皮搗蛋!還有,有你這麼明晃晃叫人欺君的嗎?被你這麼一說,下次自己真要暈了指不定還要被人戳脊梁骨說裝暈!

  李元嬰自覺好心地給孔穎達送完了藥,又給長孫無忌送去,還很是抱怨了一通,說孔穎達和魏徵不僅不領情,還想罵他,還好他走得快!

  長孫無忌長得白白胖胖,都說外甥像舅舅,李泰應該就是像他的。收了李元嬰的藥,長孫無忌面上滿是笑,問李元嬰在國子監待得怎麼樣、可有遇到什麼難事。

  李元嬰懂事極了:“沒什麼難事,裡面可好玩了,夫子們學問都很高,同窗們也都很好。”李元嬰還和長孫無忌說出自己的構想,“我們把五經都學得差不多了,我準備明年叫大家一起去當志願者,做點什麼都好。明年您要是需要能讀會算的人就讓人給我們說一聲,我們什麼都肯乾的!我覺得文章不可能從天上掉下來,所以還是得干點實事,寫起文章來才能言之有物。”

  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現在一個是司徒、一個是司空,都算是朝中的一把手,李元嬰從長孫無忌這裡得了準話,又跑去和房玄齡送藥獻殷勤,順便讓房玄齡也給他們蟄摸點實習崗位。

  房玄齡現在對李元嬰的觀感非常複雜,他兒子房俊現在還在去吐蕃的路上,要說他對李元嬰很有好感那肯定不可能。不過,當父親的誰不想兒子成器?這次房俊去吐蕃,跟的是皇家使團,到哪兒都會受到禮遇,沒誰會不長眼對他們下手,不會有安全問題,讓兒子跟去鍛鍊鍛鍊他也是願意的。

  所以要說房玄齡很反感李元嬰,那也不算。和長孫無忌當場笑呵呵答下不同,房玄齡是思考片刻,才點頭說:“若有需要,我會和孔祭酒商量。”

  李元嬰大喜過望,直夸房玄齡人好,屁顛屁顛走了。

  李元嬰這邊給一干朝中重臣獻完殷勤,那邊長孫無忌收完藥,靜坐片刻,揣著藥去求見李二陛下。

  李二陛下正思考著黨仁弘的事,聽人說長孫無忌來了,以為長孫無忌又要勸自己,原想不見的,話到嘴邊又改了:“讓他進來吧。”

  長孫無忌是為李元嬰來的。本來滿長安沒幾個人把李元嬰放在眼裡,畢竟這小子從小惡名在外,是宮裡赫赫有名的混世小魔王。李二陛下要拿他當筏子,展示李唐家兄友弟恭的一面,大家就心照不宣地看李二陛下寬縱弟弟。

  結果這兩年李元嬰突然開了竅,不僅變得勤勉好學,還廣結善緣。宗室之中人人都愛讀他玩票般弄出的書冊,士林之中人人都夸李元嬰弄出來的圖書館和便宜紙張,甚至暗暗稱它為“滕王紙”。

  年初那場風波絕對不是無風起浪,李元嬰這兩年的所作所為的確值得引起警惕。要是“滕王紙”再普及一點,天下讀書人只要習字抄書,便會想到滕王的恩惠,到時再來後悔就晚了!

  更可怕的是,李二陛下對李泰這個兒子萬般寵愛,一天不見都想念得緊,結果李泰和李元嬰對上之後,李二陛下居然偏向李元嬰這個么弟!李二陛下不僅不防備,還把他放在國子監這個為朝廷儲備人才的地方裡頭,任由他肆意結交士子!

  現在,他還送藥籠絡朝臣。

  看看這一樁樁一件件,哪樣不值得重視?有李泰這個例子在前,長孫無忌覺得自己有必要來當惡人。長孫無忌坐下之後,把揣進來的膏藥取出來放在案前,與李二陛下說出它的來處。

  李二陛下注視著長孫無忌,等著長孫無忌往下說。

  長孫無忌囫圇著把李元嬰給自己送藥、讓自己給監生們安排實習工作的事告知李二陛下,說完便住了嘴。

  李二陛下神色淡淡,沒接他的茬。

  長孫無忌沒扛住,繼續勸說道:“陛下,縱子如殺子。滕王殿下雖不是您的親子,但長兄如父,他自幼在您膝下長大,您不能對他過於寬縱,讓他生出不該有的心思。”

  李承乾雖算是長孫無忌的侄子,但是李二陛下春秋正盛,長孫無忌自然不可能提前站到李承乾那邊去,這也是李二陛下寵著李泰時沒人明著站出來指出問題的原因:李二陛下顯然還能活許多年,誰知道李承乾能不能一直穩坐太子之位?

  可李元嬰不一樣,李元嬰不是李二陛下的兒子,任由他經營出自己的勢力只會導致大唐動盪。

  李二陛下倚在憑几上,神色莫測地聽著長孫無忌娓娓說出自己的擔心。他手上染過兄弟的血,自是不會信什麼兄弟情義,但對李元嬰他自有一番計較。該疑心的,李泰年初已經明明白白地他揭出來了,不需要任何人再提醒。

  李二陛下道:“他有沒有心思朕不知道,朕只知道孔穎達他們不是一罐子藥能收買的。你看你收了他的藥,轉頭就告到朕這裡來了,難道孔穎達他們就是傻子?”

  李二陛下讓長孫無忌稍安勿躁,畢竟魏徵他們真要傻到支持李元嬰這混帳小子,那就等著天天給李元嬰栓繩吧。誰知道他會搞出什麼事來?

  長孫無忌沒敢說當年他把妹妹嫁到李家之前,也聽過李家老二的種種荒唐傳言,不說吃喝玩樂樣樣精通,鬥雞走狗一件不落,好意思說別人得栓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