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馬博士和他分辨:“她們這樣的終歸是少數。”

  李元嬰道:“我還覺得聰明的男孩子也是少數呢。一年出個一兩個媚娘和姝妹妹這麼聰明的,不就夠了!”

  馬博士反問他:“一年能出一兩個嗎?”

  李元嬰一想,他活了十二年了,也只遇到這麼幾個,確實不多。李元嬰還是不甘心:“反正這是野有遺才,不好不好!”

  馬博士捋須道:“便是允女子參加也沒用,寒門女子就不說了,她們連識字的機會都沒有;你說的那些世家大族養出來的女兒,怎麼可能出來考科舉?她們的聘禮最少都是幾十萬錢,每日過著悠閒自在的生活,憑什麼出來吃這份苦頭?考上科舉,那也是從末等小官做起,有沒有晉升之路還不曉得,值得讓她們放棄優渥的生活出來拋頭露面嗎?”

  李元嬰和馬博士嘀咕:“姝妹妹她們就願意的。一輩子待在小小的後宅之中有什麼樂趣可言?外面的世界那麼大,難道只有男孩子能看得,女孩子看不得?”

  馬博士搖著頭說:“自古以來便是如此,豈能輕改?”

  李元嬰想來想去,終歸沒琢磨出說服馬博士的好說法,只能帶著自己評了末等的文章回去了。

  ……

  就在李泰剛剛遠離長安的時候,戴亭一行人終於從吐蕃遠道而歸。他們帶回了不少牛馬、香料、藥草,隊伍浩浩蕩蕩,十分引人注目。人還沒到,消息已經傳回洛陽長安,說是茶葉賣得極好,換回了不少牛馬。那牛可壯實、那馬可高大了!最稀奇的是,這隊人還趕了好幾頭氂牛回來,那氂牛毛特別厚,角特別威風,看著就很稀罕!

  商隊去的時候帶了百來個和尚,回來時少了一半,不是出了意外,而是暫留在吐蕃那邊講經,準備下一趟再跟著東歸。戴亭這次回來,帶回的除了茶葉換來的牛馬和各種吐蕃特產之外,還有關於文成的消息,他把所得交給董小乙處理,給國子監里的李元嬰遞了消息。

  李元嬰得知戴亭回來了,和孔穎達告了各假,出國子監與戴亭見面。吐蕃路途遙遠,光是往返就得半年功夫,戴亭在那邊搞買賣、探聽消息又費了不少功夫,所以這一別就是將近一年。

  李元嬰讓戴亭坐下細說吐蕃之行的見聞。

  戴亭先挑揀著好的說:出發時正逢吐谷渾叛亂,弘化公主受了驚,收到長安來的慰問之後好了許多;轉往吐蕃的路上也沒出大問題,遇到過幾撥吐蕃寇匪,但他們武器精良、訓練有素,隨行的僧侶也有不少是武僧出身,能打能扛,是以沒因為遇襲傷亡。

  接著就該講遇到的問題了,照理說他們一行人都身體健康,路途雖遠應當也不會受不了,但是越往邏些城那邊走,越多人開始水土不服,面色潮紅,渾身乏力,呼吸急促,甚至昏厥,哪怕隨行的人里有好幾個從孫思邈那邊借來的大夫,仍是有兩個人差點猝死在吐蕃。

  當初魏姝猜測吐蕃當地可能有緩解之法,戴亭也仔細打探了,確實找到了當地人經常服用的藥草,隨行的醫者認為這些都是補氣活血之物,帶回長安栽種即便不是用於進吐蕃也大有用處。戴亭便搜集了一批種子、一些根莖連著土運回來。

  李元嬰耐心聽完,追道:“那文成呢?”

  戴亭是有意把文成公主有關的事擺到最後講的。聽李元嬰問起,戴亭頓了頓,說出自己的判斷:“松贊干布與祿東贊都是野心勃勃之人。”這兩個人,一個年少繼位,一個靠自己白手起家博得相位,若無野心,怎麼可能穩得住吐蕃諸部?

  有野心的人,行事總會顯露端倪。戴亭帶人到了邏些城,等候了幾日才見到文成公主。這時文成公主已經到邏些城快大半年,她清瘦了一些,不過精神還不錯。

  聽文成公主說,松贊干布並不沉迷女色,一開始並不時常見她,後來她帶來的工匠、醫者、繡娘等等顯了用處,松贊干布才不時地來尋她說話。兩個人語言其實並不相通,她一路上雖學了不少吐蕃語,交流起來還是有些吃力。不過去年文成公主到了之後,找地方把李元嬰送她的向日葵種子種下了,平日裡借著照看向日葵的藉口時常與伺候的人說話,說錯了也不氣餒,時間一久,便也融入到邏些城的生活里了。

  李元嬰道:“這樣挺好的。”

  戴亭繼續往下說。

  收到從長安帶來的長長的禮單,文成公主淚落如雨,十分思念長安的親人,寫了首詩寄託思念。詩他已經帶回來,一同帶回來的還有邏些城內打探到的消息:松贊干布求娶大唐公主之前,已經在繼位之初迎娶過泥婆羅國的公主,兩人少年成婚,感情還不錯,不過還沒有子女;除此之外,松贊干布還迎娶了吐蕃各部的女人。

  光從娶親這點來看,就可以知道松贊干布是個怎麼樣的人:他娶妻都是娶有用的,不管是求娶大唐公主、泥婆羅公主,或者收納各部族獻上的女人,都是為了樹立他在吐蕃的絕對權威!

  李元嬰是在宮中長大的,太上皇和李二陛下都有一堆後宮佳麗,所以他對於松贊干布女人多這點倒是沒什麼感觸,他只關心文成過得如何。聽說松贊干布早早娶過妻,李元嬰擰起眉:“可有人為難文成?”

  戴亭道:“沒有,就是想念長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