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孔穎達挺久沒面對面地和李元嬰說話,見他來了,便邀他坐下吃茶,問他來做什麼。

  李元嬰也不含糊,把自己抄得齊齊整整的冊子掏出來呈給孔穎達。這個時候李元嬰就挺遺憾戴亭還沒回來,要不然的話以戴亭的能耐,肯定能收集得更全面,這份冊子能做得更厚。

  “我想把這冊子呈給皇兄,”李元嬰開門見山地道:“但是您看,我這麼遵紀守法的學生沒到休沐日哪能離開國子監是不是?所以我想讓您幫我把它帶給皇兄,您可是國子祭酒,經常要上朝的,幫我捎去吧!”

  孔穎達聽了覺得這要求不太過分。不過他也不可能什麼東西都往李二陛下面前呈,便問道:“這是什麼?”

  李元嬰道:“這是我親自做的冊子,裡頭全都是我覺得寫得很好的詩文。我近來時走到哪都能聽到,據說整個長安城一夜之間都流傳起來了!”

  孔穎達近來有些忙碌,還沒聽說過外面的傳聞,聽李元嬰這麼說頓時好奇起來。他打開李元嬰帶來的冊子一看,先是覺得李元嬰的字大有進益,難怪書學博士們總想把李元嬰搶過去教。等看完第一首詩,孔穎達臉色便有些古怪:這詩寫得十分淺白,容易傳唱,內容則是夸太子和李元嬰的!

  再往下翻,後頭的詩文也差不多,還有一些相關的俗講故事也是同樣的核心:無一例外都是把太子和李元嬰誇得天上有地下無,宛如神明降世,有這樣一位太子是大唐之福,有這樣一位滕王殿下也是上天眷顧大唐。

  聽人說,李元嬰還弄回了一副龍骨,那龍骨有幾層樓那麼高,極有氣勢。連龍骨都為他現世,這滕王殿下不是福星降世是什麼?

  這就涉及到祥瑞了。

  一般祥瑞是往君主身上弄的,沒人會往臣子或者藩王上弄。你弄了條龍出來,又不是皇帝不是太子,那你是什麼居心?!

  孔穎達越看越心驚,看完後嚴肅地看著李元嬰。

  李元嬰安安靜靜地看著他。

  平心而論,孔穎達以前是很看不上李元嬰這混世小魔王的,別的皇子都安安分分坐著聽他們講學,獨獨李元嬰這傢伙永遠和安分不沾邊。不是爬樹上房,就是溜出去玩耍,從來不會乖乖聽你教訓。可是這兩年李元嬰長進了不少,又做了許多正經事,孔穎達對他已經大為改觀。

  這會兒李元嬰好好地在他們國子監學習,外面卻突然瘋傳起這些詩文和故事,說是裡頭沒有人推動,孔穎達是不信的。

  這些事確實都是李元嬰做的沒錯,但是李元嬰哪一樣沒有在李二陛下面前過明路?讓監生們協助李元嬰開圖書館,還是李二陛下親自下的命令,那牌匾還是李二陛下親自寫的!

  孔穎達道:“好,我幫你呈上去。”

  李元嬰進了國子監,那就是國子監的學生。他孔穎達哪怕算不得位高權重,也絕不能叫別人平白把國子監的學生欺負了去!不管背後傳這些話的人是誰,他都要把事情捅到李二陛下面前去!

  第107章

  李二陛下最近還挺清閒,既沒大的戰事,又沒遇上大災,還喜聞寶貝兒子又要給他添皇孫,心情輕快得很。

  這段時間他沒去關心李元嬰在國子監的情況了,他覺得這糟心弟弟有點過了線,自己確實太縱著這糟心弟弟,讓這糟心弟弟什麼話都敢說。

  青雀看著樣樣都好,讓去封地青雀也只是哭著說捨不得他,那像是有那種心思的人?最後之所以沒去就藩,也是因為閻氏腹中皇孫的意外降臨,是他開口留的,不是青雀開口求的。

  於是孔穎達求見李二陛下時,李二陛下便在和李泰說話,父子間很是親密。

  聽人說孔穎達來了,李泰便知趣地說要回去看書。李二陛下沒留他,點頭許他離開,叫人把孔穎達宣進來。

  剛和寶貝兒子聊完,李二陛下心情很不錯,臉上還帶上了幾分笑意。他讓孔穎達坐下說話,問道:“孔卿有何要事?”

  孔穎達神色嚴肅地坐下,把帶來的冊子呈給李二陛下:“陛下且先看看這些詩文。”

  李二陛下不明所以,接過冊子翻開。剛開始李二陛下臉色還算平和,看到後面可就不太好了,沒等看完,李二陛下就把冊子擱下,問孔穎達:“孔卿這冊子是從何得來的?”

  孔穎達據實以告:“滕王殿下給臣的。”他不卑不亢地道明情況,“臣叫人去打聽過,這些詩文在長安城內流傳甚廣,一些歌謠更是街頭巷尾都有人傳唱。臣認為此事十分蹊蹺,應該下令叫人明查!”

  李二陛下神色莫測。

  他記得孔穎達以前對李元嬰很不喜,如今李元嬰去國子監不到兩個月,孔穎達倒是來替李元嬰出頭了。

  李二陛下道:“朕會讓人查個清楚。”

  孔穎達得到李二陛下的答覆便退下了。

  李二陛下靜坐片刻,拿起那本冊子把後頭的文章也看完。他再往回翻,只見上面的字跡工整漂亮,和從前那亂七八糟的筆法很不一樣,瞧著當真大有進益。那天李元嬰伏拜在地的一幕又出現在李二陛下腦海中,別看這小子天天嬉皮笑臉,其實這小子氣性大得很,要是不給他一個公道,他怕是又要說“我再不回來了”。

  誰有這個能耐指使這麼多文人操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