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話都說完了,李元嬰也不再多留,起身離去。

  李泰看著李元嬰走遠,心中又是氣又是怒,抬手掃掉了案上那碗沒動過的茶。

  哐當!

  茶碗應聲碎裂。

  綠幽幽的茶水濺了一地。

  去封地好?離開了長安,誰還記得有個魏王?!誰還會覺得他能和太子有一爭之力?!

  他所有的努力,都付諸東流了!

  作者有話要說:

  小王爺:不知道為什麼,四侄子每天也都氣鼓鼓的~想不透的啊想不透~更新!

  說到四侄子的封地相州,我們就要夸一夸這人傑地靈的地方了,隔壁《玩宋》的一個大佬韓琦,韓大佬老家就是相州,他回家養病一段時間,覺得自己該再戰江湖了,就寫信給在御前當官的歐陽修說,我在相州修了個堂子叫晝錦堂,你給我寫個文章吹吹牛逼。

  歐陽修一聽,心領神會,馬上回信韓大佬來了個商業互吹,寫完還要去皇帝面前也吹一嘴。

  於是皇帝想起了韓大佬,派人去請他回來幹活了!

  韓大佬,八面玲瓏的官場老手!大家可以去隔壁《玩宋》欣賞他的風采!

  【每天強行植入硬廣】

  第105章

  李元嬰休假兩天,又回到國子監積極向學。就跟他和李泰說的那樣,靠李二陛下的偏愛靠不住,靠別人的吹捧推崇也靠不住,人只有自己學到足夠多的學問、做足夠多該做的事,才能好好地在這世上立足。

  李元嬰拍拍屁股跑國子監遨遊學海,外面卻掀起了一場因他而起的疾風驟雨。

  李二陛下有意讓李泰就藩的消息很快傳到許多人耳中,有人歡喜有人愁。最愁的自然是悄然站到李泰後頭的那些人,李泰去了封地,李二陛下還會像現在這樣偏愛他嗎?李泰還有希望與太子一爭嗎?

  以前會有人往李泰身邊靠攏不是沒有原因的,頭一個原因當然是因為李二陛下對李泰的寵愛。文學館早早給他開,吃喝用度比照著太子的來,前些年還曾讓他管著長安城。都這樣了,能怪在太子身邊占不到位置的人往李泰靠攏嗎?

  現在李二陛下突然要讓李泰去封地,著實打得很多人措手不及。雖說在所有藩王的封地之中李泰的封地最大,李二陛下肯定也會給他選最好的藩弼,可相州畢竟不是長安,離得遠了,什麼都會變!

  可李泰不去封地本就是因為李二陛下的偏寵,如今李二陛下動了念,有什麼辦法說服李二陛下讓他繼續留在京城?

  還真別說,李泰的心腹之中果真有機靈的,這人給李泰出了個主意,說是讓閻氏懷個孩子,先拖個三五個月,再徐徐圖之!

  李泰聽了,覺得有理,便時常宿在閻氏房中。巧的是,當月閻氏的葵水就停了。李泰歡喜不已,第一時間入宮跟李二陛下說起這一喜訊,還煞有介事地在李二陛下面前憂心忡忡:“這孩子來得不巧。”

  李二陛下人到中年,自是喜歡多子多孫的,聽李泰這麼說便皺眉問:“怎麼不巧?”

  李泰道:“父皇不是正在為我們擇日子就藩嗎?我聽人說頭幾個月胎位不穩,路上也不知會不會折騰到這孩子。”

  李二陛下聽了,也有了顧慮,便叫李淳風那邊先不用擇日子。反正都多留好些年了,不差等這皇孫出生再說!李二陛下還叮囑李泰:“雖不是頭一胎了,但也要多注意些。”他讓李泰且先回去,不用擔心皇孫的事,還賞了李泰許多東西讓他帶回去。

  李泰高興地回到府中,與閻氏說起他們不用去封地的喜訊。

  閻氏等李泰說完話離開後,輕輕地撫著自己還很平坦的肚子出了神。

  直至李小圓球拿著塊點心跑過來奶聲奶氣說“吃,這個好吃!”,閻氏才回過神來,她伸手把李小圓球攬入懷裡,張口吃了李小圓球餵來的點心,夸道:“果然好吃。”

  李小圓球很高興。

  閻氏笑容裡帶著憂慮。

  哪怕枕邊人並沒有和她說什麼,她還是隱約能感覺出他的打算。原以為去了封地便可以遠離這一切,沒想到李泰會把他們沒出生的孩子也算計上。

  只希望一切都安好。

  ……

  李淳風本來肩負著提魏王擇算日子的要任,上頭來消息說不用挑了,李淳風還有點納悶。跟人一打聽,才曉得魏王妃有了身孕,李二陛下擔心折騰到皇孫,要延後李泰就藩的日子。

  李元嬰休沐日時也過來和李淳風說了一嘴,說這事是他和李二陛下提的,叮囑李淳風挑個風和日麗的好日子,別弄個又是風又是雨的,到時不是耽誤啟程,就是讓李小圓球他們吃苦,那樣都不好。

  知曉李泰就藩的日子要延後之後,李淳風嘆了口氣。

  李元嬰做的這事固然是為李家的皇子皇孫們考慮,卻也不是人人都領情的,李泰沒走成,必然要反咬一口,咬得不狠都對不起他這段時間起起伏伏的心情。

  李元嬰都能看出來的人,其他人難道看不出來?只不過誰都有私心,有的在觀望,有的在挑揀,有的則是壓根不想摻和,誰會那麼沒心眼直接把話往人家親爹面前說?疏不間親啊!

  李淳風與李元嬰年紀雖然相差二十來歲,在許多事情上卻頗為投緣,說是忘年交也不為過。得了這樣的消息,李淳風琢磨了一會,叫人往董小乙那邊遞了個信,讓董小乙那邊把李泰暫不就藩的事傳給李元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