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象沒想到孔聖人還會罵人,眼睛都睜大了。

  李元嬰還問他:“你想想看,要是你敬重的長輩罵你是‘朽木’、罵你是‘糞土之牆’,你難受不難受?”

  李象從小被誇著長大,哪天不被人夸心裡都覺得不好受,他覺得自己要是被人指著鼻子罵“朽木”“糞土之牆”,那肯定得難過哭了。

  李象點著頭說:“難受的。”

  李元嬰道:“所以你要想把一件事、一個人看明白,就不能偏聽偏信,每個人的說法你都該聽聽,每個人的做法你都該看看。聽得多了、看得多了,你做起事來心裡就有數了。”

  李象認真記下李元嬰的話。

  李元嬰講完自己的看法,又問蕭德言他說得對不對。

  蕭德言笑道:“殿下說得極是,這便是‘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李元嬰高興不已,又揀了些沒解決的疑問向蕭德言請教。蕭德言一一為他解答了,不僅李元嬰受益匪淺,李象也學了不少新東西。

  見完蕭德言,李元嬰便去陪陪兕子她們玩。現在他開始長高了,能下場跟高陽她們一塊玩馬球了!趕上大夥都在休沐,李元嬰便拉著高陽等人給兕子她們表演了一場精彩紛呈的馬球賽,明明還是春寒料峭的天氣,一群皇子公主硬是把自己鬧出了一身汗。

  不過進來宮中確實安靜了不少,一些皇子陸陸續續過了十三歲,到了該避嫌的年紀,大多被安排去了封地,最能鬧騰的李元嬰又和立刻一起被打包進國子監,能不冷清嗎?李元嬰這一回來,宮中便又熱鬧起來,隔得老遠都能聽到他們歡鬧的聲音。

  李二陛下還是上次去國子監見了李元嬰一回,這段時間因為李泰的事被魏徵罵了,心情不大好。聽人說李元嬰在和人打馬球,李二陛下便過去遠遠看了一會。

  瞧見兕子她們握著小拳頭在邊上給李元嬰和高陽鼓勁,皇子公主在場上玩得十分歡快,李二陛下便想到大兒子和四兒子的事。

  承乾是他的長子,他心中十分愛重,只是承乾先是太子,而後才是他的兒子,他得對承乾嚴加要求,讓承乾當個合格的儲君;青雀自小聰明可愛,又不必繼承大統,他偏疼一些妨礙到誰了?李二陛下覺得魏徵說得太嚴重了,現在和當年能一樣嗎?不管是承乾還是青雀,手中都沒有兵權,哪能再來一次玄武門之變?

  在李二陛下心裡,自己的兒子絕對不會有那樣的心思。

  可看著李元嬰帶著一群小蘿蔔頭高高興興地玩,李二陛下回憶了一下,竟想不起來兩個年長的兒子有沒有這樣一起玩過,兩個兒子八九歲的時候太上皇禪位於他,那時他忙得幾乎抽不出空多看他們一眼,一轉眼,承乾竟都二十三歲了。

  他二十三歲的時候在做什麼?

  應當是率兵東渡黃河,收復河東。

  他大敗宋金剛,還得了尉遲敬德這員猛將。

  二十三四歲,能做的事情很多了。

  李二陛下站在馬球場外看了一會,沒有走過去,悄無聲息地來又悄無聲息地走,沒有驚動任何人。

  李元嬰也沒發現李二陛下來過,陪兕子她們玩夠了,他下午出了趟宮去拜會孫思邈。

  孫思邈在給人治病,這病人有些稀奇,腰胯上長著一圈羊毛似的細白毛,長毛也就罷了,還疼,鄰里都覺得這病古怪,便叫他來尋孫思邈治一治。孫思邈在給人“除毛”,李元嬰沒去打擾,聽學徒與他說起病人身上長羊毛了,覺得很是新鮮。他說道:“孫師總能遇上稀奇古怪的病!”

  李元嬰來得巧,孫思邈很快把那長白毛的病人治完病了。

  李元嬰湊上去問治好沒,孫思邈便給他講了講症狀和治法,去了病灶,又開了調理的方子,過幾天應該就能好了。李元嬰許久沒來,但在國子監中也抽空讀了幾本醫書,趁機與孫思邈討教了許多問題,問完後他還很是遺憾地說:“真希望孫師你們也在國子監里,那樣的話我隨時可以請教您了!”

  孫思邈道:“國子監學得都是治國修身的道理,哪裡會教人學醫?”

  李元嬰道:“人要是病了,就不能治國修身了,所以學醫也很重要!”他和孫思邈提起昨夜聽人稟報的消息,“我跟您說,襄城宮那一帶現在不是準備養些大象嗎?我叫人把周圍依著山勢水勢攔一攔、改一改,得用上不少大石頭,就去山裡開山取石,結果,他們在山裡挖出了幾塊老大老大的骸骨,瞧著比大象還大!也不知是什麼東西來的,那麼大的骸骨不好運進城裡,董小乙叫人把它運到了葵園那邊,您要不要過去看一看?說不定,那骨頭可以拿來入藥呢!”

  李元嬰這想法也是和孫思邈學醫之後才有的,因為他發現什麼金石土木全部都能拿來入藥,差別只在於用多用少的問題。動物的骨頭當然也是能用藥的,不同的骨頭還有不同的用處!哪怕是在山裡挖出不知名的骨頭,磨成粉照樣能當藥來使,賣得還更貴!

  孫思邈聽李元嬰說比大象還大,也來了興趣。眼見天色還早,他便與李元嬰一塊出了城,去葵園看那幾塊骸骨。

  那幾塊骸骨陷在石頭裡,不好取出來,董小乙便命人連著石頭一起運了回來。周圍莊戶的小孩都很稀罕這塊遠道而來的大石頭,時常跑過去圍著看,李元嬰也很好奇董小乙說的是不是真的,興致勃勃地領著孫思邈跑去觀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