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便是戶部那邊,每次要省一筆錢出來給國子監這邊花用也是很肉疼的,畢竟這地方一般都是有進無出,除了給朝廷培養人才之外根本沒有進項!

  想也知道只有李元嬰這個手頭不缺錢的,才捨得這麼砸錢。

  孔穎達覺得等他砸上幾天,應當就能知曉供這麼多人吃喝不容易了吧?

  孔穎達思量片刻,覺得這事應下來也沒什麼,左右不是自己花錢,當即表示沒問題。他轉頭叫人把這件事轉達回國子監那邊,有人要送錢,那就讓他送,看看到時哭的是誰!

  李承乾辦好了他么叔拜託他辦的事,也叫人去傳話給董小乙。董小乙歡喜地回去把事情給柳寶林說了,說是李元嬰在那邊很習慣,就是飯菜不好吃,但是這個問題已經解決了。

  柳寶林聽董小乙盤下個酒樓,請了許多好大廚要搞“百家菜”,便將自己平日裡整理的菜譜拿出來,叫董小乙挑李元嬰喜歡的混在每天的飯菜里,花多少錢不要緊,一定要讓李元嬰吃得好。

  柳寶林也是不差錢的主,她留著錢在宮中也沒處花,想著最近天氣冷得很,便讓董小乙給國子監再捐些炭火。柳寶林臨場照著李元嬰的計劃想出了法子:“你出去多買些炭囤著,就說你們也兼賣炭的,想看看哪種炭好,每日輪流給他們送幾種炭去,送到開春再斷掉。”

  董小乙在心裡一計算,覺著這回他們的花用忒大了。好在去年採收的葵瓜子賣了不少錢!

  說到賣葵瓜子,那還是李元嬰給出的主意。去年李元嬰學了個詞叫“奇貨可居”,一看,這葵瓜子除了李二陛下手上那批就只有他自己有,不正是“奇貨”嗎?

  李元嬰叫人往外賣葵瓜子,不一把一把地賣,而是三顆三顆來賣!三顆向日葵種子弄個漂亮包裝包起來,瞧著雅致又漂亮,這就是全京城獨一無二的“奇貨”。

  當時底下的人搬了幾株開花的向日葵擺在門口當招牌,派專人在旁邊解說這向日葵多麼新奇多麼好看,還會跟著太陽轉呢!這些人常年跟在李元嬰身邊,最是能說會道,硬生生把“向日葵精神”傳揚開了,許多人為了得個好彩頭都紛紛買了一份回去等著來年開春種下去。

  如此一來,幾個莊子出產的向日葵賣出了許多人難以想像的價錢!畢竟,你能數出那連片的向日葵能長出多少葵瓜子不?反正董小乙想不出來!他只知道,周圍農戶家的婆娘都靠幫忙包裝向日葵種子過了個肥年。

  結果“向日葵精神”賣的錢還沒捂暖,這麼快就要往外掏了!

  董小乙也不知該佩服李元嬰的賺錢本領好,還是該佩服李元嬰的花錢本領好。

  現在不是想東想西的時候,董小乙從揣著柳寶林給的菜譜出宮,先跑酒樓那邊讓人按照國子監的監生人數備好菜送到國子監那邊開始忙活晚餐。

  這麼大的數量,要不是做慣了大宴的酒樓還真吃不下來,一陣忙亂之後,新廚子們成功把原來那些應付了事的廚子擠到了洗菜切菜的位置上,按照主廚擬定的頭一份菜譜開始準備李元嬰到國子監後的第一頓晚餐。

  這天傍晚,國子監的監生們拖著飢腸轆轆的腳步走向吃飯的地方,想和平時一樣靠著飢餓忽略食物的味道。結果,才剛走出一段路,他們就聞見了一陣誘人的食物香氣。

  是誰?哪個天殺的紈絝子弟又叫人送好吃的來饞他們了?!

  作者有話要說:

  小王爺:不花錢是不可能的,我最喜歡花錢了!

  第96章

  聞到香味歸聞到香味,該往外走的人還是往外走,只剩下沒辦法另尋吃食的寒門子弟陸陸續續往食堂那邊走,忍受每天兩頓的吃飯酷刑。

  這飯不吃還不行,不吃要餓死,沒精力讀書。只有一些能豁出臉去和那些個世家子弟結交的,才能蹭著人家吃點好的,老實的只能將就著吃。他們倒也不全都是瞧不起和世家子弟交朋友的“叛徒”,只是覺得自己沒那個臉天天吃別人的!

  眾人在心裡埋怨了幾句那些用香味誘惑別人的傢伙,走進他們取飯的地方後卻愣住了。

  原本簡陋不堪的大食堂被收拾得整整齊齊,里里外外擺了不少擦得鋥亮光潔的長案。許多人還覺得自己走錯了地方,進去一問,才曉得這是食堂的新花樣,要他們每天試吃豐泰樓掌勺大廚做的新菜,評出每天做得最好的一樣,連續評個一百天,說是要評選出最好的“百家菜”。

  今天是趕得及,只能有什麼做什麼,大家隨便吃著!

  再一聞,剛才那些勾人的香氣不正是裡頭那些食物傳來的嗎?這也太香了!豐泰樓怎麼那麼好啊?光是這一頓的飯菜,瞧著就有兩葷兩素,搭配得極好!好在年關剛過,哪怕是寒門子弟過年也是沾過葷腥的,不至於鬧出什麼大動靜來,都規規矩矩地排好隊等著分菜。

  食堂那邊表示因為要按照人數準備食材,用的都是好東西,不能鋪張浪費,所以每個人取了飯菜都要在名冊上打個勾,大家都按照姓氏筆畫排到相應的隊列里,往後就按著名冊上的打勾數來做。那些可以“自力更生”的人他們是不管飯的,反正他們家裡有錢,他們愛怎麼吃怎麼吃——要是他們也想來這邊蹭吃,那有兩個選擇,要麼吃原來那些玩意,要麼自己花錢,反正這邊恕不免費供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