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元嬰道:“聽說上個月吐谷渾內亂,是一個叫席君買的將領帶人去平息的。也不知弘化有沒有受驚,你路上拐個彎去一趟吐谷渾,給她送些東西。”既然知道有位宗室之女嫁到吐谷渾去,李元嬰自然不會厚此薄彼,對文成怎麼樣便對弘化怎麼樣。

  戴亭應下李元嬰的話,帶著浩浩蕩蕩的商隊從洛陽出發前往吐谷渾,這商隊之中還帶著近百名僧人,一隊亮亮的光頭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眾人相互打聽,才曉得這些僧人是跟著去吐蕃給那些未開化的吐蕃部族傳播佛教經義的,至於商隊的貨物,那都是上好的茶葉,據說是長安千金堂賣的“千金茶”!

  那千金堂可了不得了,有神醫孫思邈坐鎮,每天去重金求醫的人數不勝數。最近孫思邈來到洛陽,不僅和不少醫者坐下談論醫技,還行走各處給人看病,醫術高,心也善!千金堂賣的茶,能不好嗎?聽說連聖人喝了都說好!

  各種說法不脛而走,蘇大郎從南邊運來的春茶很快銷售一空。蘇大郎和李元嬰分了帳,喜笑顏開地去長安置辦屋宅,準備供蘇七娘和自己兒女居住。戴亭走了,脫籍之事李元嬰便挑了個得用的內侍跟著蘇大郎回京去辦。

  三個蘇姓結義兄妹坐下說起此事,蘇七娘淚落如雨,不願離開挽翠樓,怕蘇二娘一個人孤單寂寞。

  蘇二娘道:“老娘身邊有的是人伺候,樓里也有那麼姑娘在,豈會寂寞!倒是你,馬上便要及笄了,到時不知道會有多少人打你主意。你雖出身不祥,但觀你相貌、觀你慧心,絕不是該呆在這種地方的。你若是想我高興,就乖乖脫了籍早些離開,往後你過得好便是對我最好的回報。”

  蘇二娘自認不算好人,一生大約只做了兩件好事,一件是幫了蘇大郎一把,一件是收養了蘇七娘。也不知是不是她運道好,這兩個人都是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那類人。

  往後能有這麼個得力的兄長可以依靠,蘇二娘自是不可能再讓這個自己一手養大的“妹妹”淪落成供富家公子任意褻玩的玩物。她不是會說軟話的人,交代了一份便給了蘇七娘一匣子寶貝,告誡蘇七娘往後不許再到挽翠樓來,有本事就把日子過好,找個頂天立地、知道疼人的好夫婿,將來出閣嫁人時讓她可以聽個熱鬧。

  蘇七娘哭著喝過蘇二娘倒給她的送別酒,一步三回頭地抱著寶匣跟著蘇大郎走了。

  此間別離李元嬰並不知曉,他帶著一群小蘿蔔頭跑去騷擾了褚遂良好些天,終於把褚遂良手邊的好字全掏光了,繼聚眾讀書之後高高興興地帶著小蘿蔔頭們開始聚眾練字!

  畢竟,他們書讀得挺多了,字卻沒好好練,到時考試要是寫出一手丑字,豈不是要被孔穎達那個老古板看輕了去?

  練,必須練,必須好好練!

  第85章

  有事情可做,接下來的日子裡李元嬰都挺安分。孔穎達等人知曉李二陛下要把李元嬰和李治塞進國子監,還是隨他們管教的那種,都很樂於解答他們的問題,瞧起來倒是很有些師生相得的勢頭。

  轉眼由秋轉冬,小雪這天天氣不錯,李二陛下決定按計劃帶著一群小蘿蔔頭去伊闕行獵。伊闕這地方像洛陽的門戶,所以稱之為“闕”,後來隋煬帝所建的皇宮正對著伊闕,許多人便稱這地方為龍門。

  李二陛下到了洛陽後仍是每日處理政務,帶李元嬰他們出去玩的次數並不多,一聽大家長要帶大家出門玩,李元嬰等人自是一大早就興致勃勃地換上獵裝。

  出發時李二陛下就看到李元嬰那股想要衝到最前面撒野的勁頭,都想找個由頭把這小子扔回去禁足了。

  李元嬰緊跟著李二陛下,還特意問李二陛下:“怎麼青雀不和我們一起騎馬啊?是不是又胖了,騎不動馬?唉,要我說,青雀這一點可一點都不像皇兄你啊,皇兄你多英俊瀟灑!上馬彎弓比老程他們都不差!”

  李二陛下道:“胖是有福氣。”

  李元嬰騎著他的小馬得兒得兒地緊追李二陛下,嘴裡也不肯停:“太胖還是不行的,皇兄我跟你說,孫師告訴我人太胖會生病,睡覺都容易喘不過氣來。而且心臟您知道吧,您這麼愛打獵,肯定看過剖開獵物時它們心臟周圍裹著一層油脂,人一胖起來,這些油脂就會越長越多,心臟每時每刻都要跳來跳去的,裹在周圍的油脂太多的話,它跳起來可累了!”

  李二陛下訓斥:“閉嘴!”

  這混帳小子說得太形象具體,他都擔心起他家老四來了。他家老四是不是真的胖了點?

  一行人到了伊闕,周圍都已經清過場,偌大的獵場周圍靜悄悄,除了提前抵達的禁衛之外沒有半個外人。李元嬰一到獵場就去接他的小夥伴們下車,帶著一群小蘿莉到處撒歡去了。

  李二陛下看了眼在自己身邊想去又不敢去的李治,開口道:“帶著人跟上你妹妹們,別讓她們出意外。”

  李治歡快地應了一聲,帶著李二陛下分出來的禁衛去和李元嬰他們會合。

  李泰帶著閻氏下車,手裡牽著圓滾滾的李小圓球。李小圓球左看右看,很快看到了帶著他小姑姑們玩耍的李元嬰,央求地搖著李泰的手說:“找麼麼,我要麼麼。”

  李泰臉上的肉抖了抖,哄他:“先去和你翁翁請安,我再帶你過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