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元嬰一點都不慫,當場堵了回去:“我開的書院肯定不會像你們國子監這樣,連讓別人去考個試都不敢。”

  孔穎達道:“行,你要考便來考,到時候可別連題都答不全。”

  李元嬰順著杆子往上爬,把陪考名單直接寫給了孔穎達。

  孔穎達收了名單,讓李元嬰趕緊走,免得他看著想揍。

  李元嬰目的達成,歡快地跑了。

  孔穎達被李元嬰一激,當即叫人抄了幾份書單,送去給自己的弟子們,叫他們從書單上的書里出些難點的題目上來,到時他挑揀著最難的組合組合當做考題來考這幾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傢伙。看他們到時候還能不能這麼得意!

  孔穎達吩咐完,還有些不樂意,去找這幾個傢伙的大家長李二陛下,希望李二陛下管管他們,別讓他們把天底下所有地方都當成戲耍之地。

  李二陛下道:“既然國子監有國子監的規矩,那就按照國子監的規矩來。”

  孔穎達驚了一下,猶豫著詢問李二陛下:“陛下的意思是,他們要是考上了,就讓他們到國子監念書?”

  李二陛下道:“那是自然,既然他們覺得在宮裡學不到什麼了,就讓他們去國子監學點東西吧。什麼時候他們能從裡面考出來了,孔卿你再放他們出來。”

  到國子監讀書,衣食住行都是國子監全包的,就是條件肯定不如宮裡好,自己一間房、有人在旁邊伺候這種美事更是想都不用想。

  去年國子監擴招,找了一批難管的紈絝子弟進去,可把孔穎達給愁壞了,時不時會找李二陛下訴苦,說這些人不好管,個個都無視國子監綱紀,經常跑回家不說,還把寒門監生收買過去照顧他們起居。你逮了現行說要罰吧,他們眾口一詞說都是自願的,你根本找不著理由罰他們,難道還不許同窗之間相互幫助嗎?

  孔穎達一聽李二陛下這話就明白了李二陛下的用意:李二陛下對國子監十分看重,自然不可能放任它成為世家子弟的遊戲之所。要是把李二陛下的弟弟和兒子放進去,對他們一視同仁地管束,其他紈絝子弟肯定就不敢鬧騰了,你爹再厲害,能比當今陛下厲害嗎?

  孔穎達立刻道:“陛下英明。”他說完又想到名單上還有三個女孩兒,魏姝、城陽公主和曾經的武才人武媚。孔穎達詢問李二陛下的意思,“城陽公主三人也要一視同仁嗎?”

  李二陛下道:“朕記得新羅那邊的王女也在國子監求學,若她們當真能考過,你就把她們和新羅王女安排在一起便好。”

  新羅如今是女王當政,派來大唐求學的人中為首的便是女王的堂妹金勝曼。當初金勝曼爭取入國子監時自然也引起了一番爭論,最終因為她的據理力爭而成功入學,現在已經在國子監求學一年多了。金勝曼聰明好學,來時還言語不通,現在基本能通讀大唐文字,連孔穎達也不得不承認這位外邦王女很聰慧。

  新羅的王女能去旁聽,沒道理大唐的公主不能。

  至於魏姝和武媚,那就當是陪讀的好了。

  孔穎達一心想治治國子監那群快要占地為王的世家子弟,便也沒和李二陛下爭辯下去,直接應下了李二陛下的提議。反正,她們考不考得上還是個問題,等她們考上了再討論此事也無妨!

  君臣倆議定,孔穎達回去後就改了出題安排。既然要把李元嬰和李治坑進國子監當“整治標杆”,題目自然不能太偏太難,稍微穿插幾道難題打擊打擊他們就行了,最終還是要讓他們考過的。

  此後,孔穎達每次看到李元嬰過來請教問題就格外耐心,只差沒把他當自家子侄來教導。

  李元嬰總覺得怪怪的,和李治嘀咕:“我覺著老孔要陰我。”

  李治沒感覺出什麼不對:“孔祭酒一向這樣的,以前孔祭酒對我們也挺和顏悅色啊!”

  李元嬰道:“那是對你們。”

  李治實話實說:“要不是你總氣他們,孔祭酒也不會總罵你。”

  李元嬰一琢磨,感覺李治說的也有道理,可能孔穎達看他最近那麼好學,態度才會有這麼大的變化,沒必要大驚小怪。他很快把一開始那點異樣拋諸腦後,每天帶著魏姝她們讀半天書玩半天,不時還去刺激一下魏膺,說什麼“我們已經看完某某書啦,你看到哪裡了”,弄得魏膺每晚挑燈夜讀,生怕自己真的被李元嬰這個自己曾經看不起、覺得不學無術的紈絝小王爺比下去!

  轉眼到了五月中,太史令觀察到夜裡有星犯太微,通俗點來說,就是出現了掃把星,不吉利。太史令一琢磨,上旨表示這是上個月定下的泰山封禪有悖天命,希望李二陛下明年不要明年不要去泰山搞封禪了。

  李元嬰都不上朝的,當然不知道李二陛下明天要去泰山玩。聽人說昨天夜裡有掃把星出現,他還挺遺憾夜裡睡得太死,沒看到這傳說中的掃把星。他宣布今天不讀書了,大夥一起去找李淳風了解彗星的事,主要想從李淳風口裡聽聽那傳說中的掃把星到底長什麼樣。

  李淳風是專門研究這個的,給一群小蘿蔔頭科普彗星當然是信手拈來,把古往今來的彗星記錄都給李元嬰他們講了一遍,還動手給他們畫了肉眼可見的彗星犯太微畫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