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二陛下剛病過一場,魏徵還是很給他面子的,難得沒有噴他。魏徵認為既然襄城宮住不得人,那麼把要緊的地方拆一拆,剩下的分賜百姓,暫且當這行宮沒建過好了。

  房玄齡幾人也沒什麼好辦法,都已經勞民傷財過了,想再勸阻也沒辦法了。只能慶幸這行宮只造了大半年,規模不算大,費的錢不算多。要是李二陛下是個喜奢豪的,那才叫讓人肉疼!

  李二陛下這邊商討完襄城宮的處理方案,沒立刻吩咐下去。

  且不說現在地里有活要干,就是有富餘人手李二陛下也不會叫人馬上把襄城宮分拆了,真要馬上拆掉,李二陛下感覺自己走到哪都會被人嘲笑:剛建好又拆,你這皇帝是不是傻子?

  李元嬰知道李二陛下又精神百倍和他的大夥伴們聊政務去了,沒再去煩著李二陛下,他揣著高僧們的推薦信,準備在洛陽組織個論禪茶會。

  洛陽之中也名寺眾多,僧侶數目相當可觀,根據李元嬰的了解,僧侶和道士也都屬於不須繳納賦稅的行列。既是這樣,放任他們每天在寺廟裡念經哪行?光是顧著自己修行,不能造福他人,算不得普渡眾生!

  李元嬰叫戴亭把自己的正經行頭拿出來,頂著大熱天溜達去約定地點與高僧們會面。他今日還特地讓小宮女取了紅砂,往他額心點了一點,瞧起來頗有幾分寶象,明明還是很有矜貴小王爺的樣子,卻又莫名透出一種讓人很想親近的氣質。

  李治看到他這打扮都驚呆了。

  李治問:“去見幾個和尚,你還需要穿成這樣嗎?你不覺得熱?”

  李元嬰有隨行的幫著打傘扇風,倒是不覺得熱。他說道:“外頭不都說‘佛靠金裝,人靠衣裝’?我得先把他們唬住,才好和他們聊,這叫向佛祖學習。”在長安時他有歐陽詢引薦,才能輕鬆忽悠動那麼多高人,現在他只帶著輕飄飄的幾封信來洛陽,得重視起來啊!

  李治一陣無語。

  李元嬰趕李治回去帶兕子她們玩,自己領著人去開茶會。李元嬰別的不擅長,臨場應對卻有幾分急智,和洛陽有名氣的高僧們侃侃而談竟也沒露餡,甚至還得了句“與佛頗有緣分”的評價。

  李元嬰心裡頗不贊同,與佛有緣有什麼好,不能吃肉不能穿好衣裳不能娶王妃生孩子。不過不贊同歸不贊同,李元嬰還是積極地聽高僧們講禪,適時地穿插一下茶葉廣告小故事,增強高僧們對茶葉的認同感。

  半天下來,李元嬰把洛陽這邊好吃的點心和素菜都嘗了個遍,也成功把茶葉推銷給了洛陽各大佛寺,讓茶葉和點心成功成為日後論禪時必備的兩樣東西。

  洛陽這邊的高僧們也答應只要茶葉到位,他們一定會派人和長安那邊的僧侶會合,一塊深入吐蕃傳播佛法。

  李元嬰得了眾僧的保證,心滿意足地摸著吃得滾圓的小肚子回行宮那邊。回去的路上,李元嬰還和戴亭磕叨:“都說出家人不打誑語,他們應該不會騙我才是。”

  戴亭應道:“若是他們敢騙殿下,自有讓他們後悔的辦法。”

  李元嬰覺得戴亭去了趟高昌,性情有了點改變,至少說起話來有主意多了。李元嬰點頭說道:“那行,要是到時候他們反悔就交給你解決了。”

  戴亭點頭應是。

  李元嬰繼續摸著肚子消食,心裡也琢磨著和眾僧談論時學到的東西。

  無論哪個行當,能混出頭的都不會是簡單人物,哪怕是當和尚,能當得信眾遍地、聲名赫赫,那也是相當不容易的。很多東西李元嬰聽的時候聽得雲裡霧裡,細細回味卻能從裡頭咂摸出點道理來。

  厲害的人全都很了不起啊!

  李元嬰向來是坐不住的性子,自覺學有所成,傍晚便跑去尋李二陛下,大言不慚地說要給他講佛法。

  李二陛下想攆他走都攆不了,只能由著他在耳邊嘚啵嘚啵地說個不停,都是經他夾帶過私貨的俗講故事,什麼做人呢最重要是開心,什麼人不該有太多煩惱要高高興興過好每一天,聽得李二陛下覺得這李元嬰現學的佛法怕不是源自“元嬰佛”。

  煩歸煩,李元嬰想表達的意思李二陛下也明白了,這小子就是想他高興點。為了不讓李元嬰天天瞎琢磨,李二陛下隨口提了一句:“你閒著也是閒著,不如想辦法解決一下襄城宮的問題。要是你能把它改造好,我就把這地方給你好了。”

  李元嬰沒想到還能有這樣的好事,又驚又喜地說:“真的嗎?”

  李二陛下道:“自然是真的。”這地方反正都要拆分了,要是李元嬰能把它改造出新名堂來,給李元嬰也無妨。這小子雖然愛胡鬧,行事卻總有出人意料之處,指不定他當著能想出好辦法來把襄城宮改造好。

  李元嬰道:“那就這麼說定了!”一有事干,李元嬰便不再煩著李二陛下,興沖沖地跑回去和李治他們分享自己新得了個襄城宮的大好事。

  兕子對此不是很感興趣,提及襄城宮還是有點後怕:“那裡有毒蛇。”

  李元嬰道:“不怕,總會有辦法解決的。那麼大一個地方,我得好好想想該用來做什麼好。”

  高陽膽子大,提起蛇也不怕,還提出個挺有建設性的意見:“我覺得可以在裡頭養點吃蛇的東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