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武媚沒有反對的理由,點頭應下李元嬰的話。

  她已答應道李元嬰這邊來,再回去日子不會好過,所以明日一早暫且出宮躲過朝中的風波是最好的。

  武媚望著李元嬰:“殿下不會讓他們把我趕回去的,對吧?”

  李元嬰道:“那是自然,只要你想留在我這邊,我就不會讓皇兄出爾反爾。”他先前可是認認真真、扎紮實實地和魏徵學過大半年《禮記》,雖可能比不得魏徵的老奸巨猾,留下武媚還是有把握的!

  武媚得了李元嬰這句允諾便不再多言,回房琢磨起圖書館與葵園有什麼可以改善的地方。

  李元嬰信得過她,她自然要對得起這份信任。

  李元嬰安排完武媚的去處,又回去小書房把魏姝的信重讀一遍,越讀越覺得這小夥伴和他合拍極了,也沒馬上琢磨如何應對魏徵的上書,而是興致勃勃地給魏姝寫起了回信,準備明日一早叫人送去給魏姝看。

  反正魏徵要噴也是先噴他皇兄,他不用著急!

  第二日一早,武媚與回宮送信的人揣著信趕早出了宮。

  與此同時,魏徵也一大早就攔下李二陛下開始進諫。

  這天不用上朝,李二陛下本想著會過得輕鬆一些,不想迎面就迎來魏徵的一頓噴,說他這事做得太不妥了,造成的影響難以估量!

  魏徵邊噴這事還邊翻舊帳,說知道您以前不講究,剌王妃都收進宮裡,甚至還想過立她為後,可現在不同,貞觀之治才稍顯成效,您如何能做出這種事壞了皇室名聲?您以為您這是在寵愛滕王嗎?您這是害了他!

  李二陛下被魏徵一路噴到議事堂,請魏徵坐下後還得接著被噴,偏又不能對這小老頭兒發火,只能忍著!

  那日李二陛下問武媚那麼一句,不過心中有些疑心她是否別有用心。後來聽李元嬰說到她為他分析了其中利害,李二陛下便覺得這女子雖有心機,卻也不算包藏禍心,李元嬰想要便給他好了,左右宮中也不缺這麼一個才人。

  就像魏徵說的那樣,李二陛下是不太講究這些的,隋末戰亂頻起,早些年又兄弟鬩牆,有了那玄武門之變,生里來死里去的日子他過了不少,哪會計較這些事兒?

  李二陛下被魏徵罵煩了,便惱火地反駁道:“這也不是百姓想效仿就能效仿的,就拿魏卿你家來說,你可有才人可以送給你兄弟?”

  魏徵被李二陛下噎了一下。

  他俸祿不算多,若不是李二陛下賜了置宅錢,他怕是根本買不起長安的房子。兒子要成親,女兒要出嫁,家中日子過得緊巴巴,他哪裡來的閒錢納妾?再說了,他也不是那樣的人,他妻子早早跟了他,他哪能做那等狼心狗肺的事?

  李二陛下見魏徵被自己噎住了,乘勝追擊地把禍水往李元嬰身上引去:“你不知道,元嬰那小子賴皮得很,他說我若不答應他,他要偷偷造幾艘大船揚帆出海去,再不回來了!我跟他說把他封地換到西邊去,他就說,‘那我養許多駱駝,一直往西邊走,再不回來了’!”李二陛下一臉嘆息,語氣帶著恰到好處的無奈與傷懷,“魏卿啊,先皇將這么弟託付給我,臨去前叮囑我要好好照顧他,他這樣說了,我難道要為了一個才人讓我們兄弟離心?”

  作者有話要說:

  小王爺:?????

  小王爺:不要臉!!!!!

  註:

  1繼後的事,結合百家講壇里的《貞觀之治》瞎編的!囫圇著聽了一遍!發揮自己的想像寫的!

  2楊妃相關的事,是《新唐書》寫的,《舊唐書》沒細提,《新唐書》是歐陽修和宋祁合編的,可能是這兩個風流大佬稍微發揮了一下想像寫出來的!是的,就是隔壁那什麼曾經閃現過的歐陽大佬和宋祁大佬……隔壁那什麼……也超好看的……(話題迅速進入套路

  第60章

  擱平時,魏徵是不會特意去罵李元嬰的,畢竟李元嬰就是個渾人。可此事不一般,你個當弟弟的去討哥哥宮裡人是什麼意思?你不說敬之、遠之就算了,還和自己哥哥討人?

  魏徵怒氣沖沖地堵李元嬰去了。

  李二陛下看著小老頭兒怒氣沖沖的背影,龍心大悅,叫人給自己煮壺茶來。哥哥有難,弟弟幫忙擋一擋乃是應份之事!

  這茶,真香啊!

  以前怎麼不覺著茶好喝呢?

  ……

  李元嬰最近東搞搞西搞搞,忙得不得了,這天趕早讓武媚出了宮,良心發現準備用過早膳就去意思意思地上上課,和講學的先生們抬抬槓。不想他才剛在柳寶林的目送下溜達出門,就被魏徵給堵路上!

  魏徵罵起人來一套一套的,把李元嬰都給說懵了,又聽魏徵指責的話句句都是他說過的,心裡頓時有些發虛。

  這老魏,怎麼不去罵皇兄,反而跑來罵他?李元嬰百思不得其解,可魏姝已偷偷給過報過信,他心裡對此有所準備。

  人他都要來了,還回去是不可能的,李元嬰待魏徵罵夠了,才拉魏徵去就近的亭子裡坐下說話。

  魏徵橫著他。

  哪怕悉心教過李元嬰一整本的《禮記》,魏徵對這個整日來拐帶他孫女去玩的傢伙仍是橫看豎看都看不順眼,經此一事更覺這小子行事毫無法度、缺少約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