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元嬰出宮時隨行的人都覺得他會去東市那邊玩耍,結果李元嬰看了看自己抄下來的輿圖,徑直往西市走去。行至一處招牌上蒙著紅色綢布的店鋪前,已有個內侍模樣的人候在外頭,正是李元嬰身邊的董小乙!

  董小乙小跑到李元嬰身後,引著李元嬰入內。

  這地方原是家酒肆,入不敷出經營不下去了,便要轉賣給別人。巧的是它隔壁也混不下去了,李元嬰便財大氣粗地表示兩家一起買下來改建!

  如今兩家店面已經里里外外地翻修過,李元嬰邁步進去,只見一張張桌案整齊地分列在廳堂中,兩旁的牆壁和屋柱上皆貼著些勸學標語,瞧著很有讀書氛圍。

  李元嬰自然不懂設計,不過他有系統在手!在他提出要系統生成“大唐圖書館設計圖”的時候,系統爽快地將唐初已有的各種家居陳設排列組合一番,生成設計圖交給了李元嬰(系統甚至還為此喜極而泣,畢竟李元嬰終於有使用它的需求了,不再白白擺著數不清的積分留著長毛)。

  圖書館的概念李元嬰只聽系統提及過,聽說在文化蓬勃發展的時代,大小城市都會有對外開放的圖書館。

  任何人都可以自由進出借閱裡面的書籍,到科技發展得更好一些,圖書館會變成萬界圖書館這樣的虛擬圖書館,所有人都可以足不出戶而知天下事!

  李元嬰覺得圖書館可以先解決一部分人買不起書的問題。至於更多的,李元嬰還沒想好!

  這小小的地方,就是李元嬰小試牛刀弄出來的大唐圖書館。

  由於需要的東西許多都是現成的,標語也只需要找寫字先生幫忙寫一下就好,費不了多少時間,所以閱覽室改裝得很快。

  反倒是書架做得久一些,從李元嬰回京到現在才做好。

  看著一行行空蕩蕩的書架,李元嬰決定去搬救兵。

  李元嬰先去尋孔穎達。

  回京後孔穎達要忙國子監的事、要給監生們編教材,還得去給太子李承乾講課,再沒機會看到整天沒大沒小喊他的李元嬰了。

  見李元嬰居然跑來尋自己,孔穎達覺得有些稀奇:“殿下找我何事?”

  李元嬰把自己要弄個圖書館的事告訴孔穎達。這個地方平時是對外開放的,不收錢,誰都可以來看書,他要是要搞什麼活動則會清場徵用場地。

  李元嬰道:“我將這圖書館設在西市,那一帶有更多買不起書的人,城外的人入城來也更好找。”

  孔穎達聽完李元嬰的安排,心中有些震動。讀書難,難在買不起書,拜不起師,甚至田地里也脫不開身。

  所以,難處實在太多,即便朝廷開了科舉,每年來應考的人也不多!

  李二陛下一直在和他商量國子監擴招的事,幾乎年年都會讓國子監多招些生員。但是,還不夠!遠遠不夠!

  國事艱難啊!

  孔穎達捋須問道:“你這地方,為何要叫‘圖書館’?”

  李元嬰早想好答案,應答如流:“最近天氣太冷,我都躲在屋裡看書,近來讀的是《史記》。《史記》里寫了這麼一段故事,漢高祖帶人攻入咸陽,其他人都忙著去搶金銀珠寶,唯有蕭何先去把秦朝丞相、御史家的律令圖書收集起來。後來漢高祖建立漢朝,輕輕鬆鬆就能接管秦朝的天下,知道有多少戶人家、知道百姓疾苦、知道哪些山川險要哪些地方防守薄弱,原因就在於蕭何搜羅到的那些秦朝圖書!所以,天下有用之書可以稱之為‘圖書’,藏書之館自然叫‘圖書館’。”

  孔穎達聽完李元嬰有理有據的應答,問道:“你要我幫你做什麼?”

  李元嬰很是靦腆地說:“就是,我這圖書館裡還一卷書都沒有,您能不能把國子監的學生借我幾天,讓他們幫我抄點書呢?反正,他們都是要練字的,且讓他們幫我抄抄吧!”

  孔穎達被李元嬰的話噎了一下。

  若是別的事,孔穎達肯定會把這厚顏無恥的傢伙趕出去。可李元嬰做的這事卻讓他趕不了人,換成別人,誰會樂意花大錢買下兩個大店面坐著等費力不討好的事?這小子縱是沒臉沒皮了些,要做這件事總歸是好的!

  孔穎達道:“行,我叫人給你抄。不過,筆墨紙這些總不會還叫他們自備吧?”

  見孔穎達一臉“你再說一句他們本來就要寫的,我就把你趕出去”的冷酷表情,李元嬰放棄了這個得寸進尺的要求,積極表態:“那我明日便讓人把這些東西都送到國子監!”

  李元嬰找完孔穎達這個教育部部長,又挨個去騷擾魏徵等人,他們也都是有學生、有下屬的人,而且家中藏書頗多。只要人人都奉獻一卷書,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李元嬰溜達了一圈,差不多滿朝上下都知道他要搞個圖書館了,連房玄齡都被他找過,說是想討點刑律宗卷之內的擺去圖書館裡頭,好讓大夥增加點法律知識。

  房玄齡也被李元嬰講述的圖書館理念征服了,爽快地答應讓人抄錄刑律和典型宗卷送過去。

  圖書館的藏書逐漸變得豐富起來。

  由於經常有讀書人模樣的人在這個神秘新店進進出出,許多人都非常好奇這到底是什麼店。被命令幫忙抄書的學生小吏們都閉嘴不答,一臉苦相,誰願意沒事埋頭抄書啊?辛辛苦苦埋頭苦抄了這麼些天,他們只想趕緊擺好這些書了事,哪裡有心情理會周圍那些百姓的議論和詢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