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趕巧李二陛下議完事準備用點吃食,瞧見三個寶貝女兒哭著跑來了,當即把兩個小的都抱到膝上,問道:“誰欺負你們了?”

  兕子抽抽噎噎地把《夜鶯與玫瑰》給李二陛下複述了一遍,最後傷心地抱著李二陛下的脖子哇哇大哭:“夜鶯好可憐啊!”

  作者有話要說:

  李二陛下:來人,給我把那王爾德找出來!

  小王爺:對不起,找不出來嘻嘻。

  第11章 (修錯字

  兕子三人告完狀被李二陛下哄去午歇,孔穎達又找上李二陛下。

  雖說孔穎達負氣地對李治說讓李元嬰愛來不來,李二陛下這邊還是要有個交待。畢竟,李二陛下把李元嬰養在身邊是想展現自己兄友弟恭的一面,李元嬰過於頑劣的話傳出去是不大好聽的。

  旁人會想,你果然是做戲吧,要不怎麼把弟弟養成這樣?孔穎達到了李二陛下面前,便把李元嬰這幾天的所作所為說了出來,話里話外都透露出一個意思:他恐怕教不了這位殿下!

  李二陛下正為李元嬰鬧哭兕子她們的事惱火,聽孔穎達說完後怒火中燒,叫人去把李元嬰拎過來當面對質。

  李元嬰還琢磨下午要不要繼續去請教魏徵,雖說任務做完了,但魏徵才講了一段《禮記》,不聽完他有點心癢。作為一個多年無心向學的學渣,李元嬰還是頭一回生出求知慾來,一時間有點無所適從。

  聽人說李二陛下喊自己過去,李元嬰心裡直打鼓,摸不清李二陛下找自己做什麼。壞事干太多,他都不曉得為的是哪一樁!

  雖然不知道是哪件事東窗事發了,李元嬰還是一點都不慫,邁開腿跑去見他皇兄。

  一瞧見坐在下首的孔穎達,李元嬰馬上明白了,是這老頭兒告的狀!

  不就告假理由露餡了嗎?要不要直接找他皇兄啊!

  李二陛下沒開罵,李元嬰就能裝作啥都沒發生。他乖乖巧巧地向李二陛下問好:“皇兄您找我有事嗎?”

  李二陛下罵道:“你還問我什麼事?這兩天你去哪兒了?”

  李元嬰不慌不忙地扯謊:“我沒去哪,我在認真看書!”他看了孔穎達一眼,口氣大得很,“老孔教的東西我都看會啦,就不去講堂了!”

  孔穎達聽到他那稱呼,氣得差點跳起來罵他一頓。李二陛下希望能“文治”,尊崇儒道,朝中上下對他一直很尊重,唯獨這小子不聽他講學不說,還一口一個“老孔”!

  李二陛下自然也被李元嬰氣到了,當場訓斥:“朕讓孔卿教你們,孔卿就是你們的老師!改掉你那目無尊長的叫法!”

  李元嬰不吭聲了。

  李二陛下又冷笑:“你說你都會了,敢情你把《論語》都學透了?”

  李元嬰這回理直氣壯多了,挺直腰板說:“那是當然,我都會背了!”前些時候為了換一本《王爾德童話》,他可是認真讀完了《論語》的,現在回憶起來每個字都還清清楚楚!

  李二陛下與孔穎達對視一眼,都覺有些不相信。李二陛下也熟讀論語,當即隨意抽了幾段來考李元嬰。

  李元嬰本就聰明過人,這種簡單的提問自是應答如流,甚至連李二陛下抽考一些句子的意思都不懼。

  孔穎達見李元嬰從容應答,心中頗為震驚。

  若李元嬰當真把整本論語都學到倒背如流的程度了,確實沒必要再聽他這兩天的講學。

  只是孔穎達好歹是孔家後人,自不能讓李元嬰這樣落了面子,當即和李二陛下交換了一個眼神,改由他出題考校李元嬰。孔穎達不讓背也不讓釋意,只挑出幾句看似有歧義的經義,問李元嬰這幾句是不是相互矛盾?孔子為什麼要說這些話?

  這是直接提高難度,從背誦題和翻譯題跳到了論述題!

  李元嬰聽完題一下子愣住了,他不知道兩種題型難度不一樣,只知道自己根本不會答。

  李二陛下見狀哼道:“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還洋洋自得!”

  李元嬰生氣地說:“有什麼了不起的,我能學會!”說完他就氣沖沖地跑了。

  李二陛下見弟弟氣得跑走,頓時哈哈大笑。笑完了,他才對孔穎達說:“孔卿,你看元嬰可還算可教?”

  孔穎達也意識到李元嬰有不錯的天資,聽李二陛下這樣說便應道:“臣明白了。”從前他覺得李元嬰不堪造就,自是不會管束他,既然知道李元嬰頗為聰慧,李二陛下又有心讓他們好好教導,他哪裡還會輕慢!

  孔穎達門生多,平時負責給李元嬰講學的人之中也有不少是他門下的,他只要和他們提一句就足以做到全方位嚴抓共管。

  孔穎達說干就干,行動力很強,回去後就找幾個門生開了個小會,把李二陛下的意思傳達給他們:給我抓,給我好好抓!李元嬰要是有八分聰明,你們就把他教成十分!

  李元嬰不曉得李二陛下和孔穎達正在給他織網,他回去後躺在榻上生了好一會兒的氣,翻來覆去睡不著,索性一骨碌地爬起床,抄下孔穎達剛才的問題跑去向魏徵請教。

  魏徵有些納罕:怎地不問《禮記》,改問論語了?

  不過,李元嬰有心請教問題,魏徵自然不會不答。魏徵面上凶,答疑時卻很有耐心,先是引導李元嬰分析幾句話的語境,隨後讓李元嬰自己總結歸納一下為什麼這幾句話看似相互矛盾,卻又都是有理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