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元嬰有心求教,魏徵便把文稿推到一邊,悉心解答起李元嬰的問題來。

  李元嬰算是誤打誤撞地找對人了,真要論起對《禮記》的理解和運用,朝中恐怕沒多少人能比得過魏徵。他噴李二陛下的時候,經常就拿“於禮不合”當由頭,可謂是將《禮記》運用得爐火純青!

  魏徵旁徵博引地解決著李元嬰的疑問,聽得李元嬰震驚不已。

  原本他覺得自己已經把《禮記》看懂了,聽魏徵深入一講,他又覺得自己一點都沒懂!

  最要緊的是,魏徵還會給他舉例,百姓中的事、朝堂上的事、史書上的記載,魏徵都信手拈來、隨意化用,把他不理解的點講得通透無比!

  這一招要是學來了,往後他誰都能辯贏啦!

  李元嬰登時來了精神,聽得更加起勁。

  一老一小一個教、一個學,不知不覺竟到了下衙的點,該回去吃飯了!

  李元嬰有些意猶未盡,收起《禮記》表示要跟魏徵回家。

  由於李二陛下一般要在九成宮待上小半年,所以百官是允許帶上妻兒的,魏徵也帶著妻兒一起過來,一家老小都住在按照品階分下來的住處里。

  聽李元嬰要跟自己回家,魏徵道:“我家可沒什麼好吃的。”

  李元嬰說:“那我叫人送些好吃的過去!”不等魏徵反對,李元嬰已經吩咐左右去膳房弄些好菜送去魏徵家裡。

  意猶未盡的可不止李元嬰,魏徵剛才也教出了興頭來。他聽李元嬰都吩咐下去了,便也不再拒絕,由著李元嬰亦步亦趨地跟在自己身邊。

  正是下衙的時候,百官都在往外走。

  有不少人注意到了這一老一小一起往外走的身影,心裡免不了暗暗吃驚:那小子怎麼和魏徵湊一塊了?!

  換了平時,那小子別說自己去找魏徵了,躲魏徵還來不及!

  這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吧?

  作者有話要說:

  小王爺:我一開始想幹什麼來著?忘記了!先跟大佬學知識!以後坑人有用!

  老魏:?????

  第8章

  李元嬰翹課和找魏徵的消息也傳到了李二陛下耳中。

  李二陛下本就有心觀察一下李元嬰,聽到李元嬰跟魏徵走了後也覺稀奇,不過李二陛下處理了一天的公務,頗覺疲憊,分不出太多精神在李元嬰身上,只準備明日問問魏徵是怎麼回事。

  別人怎麼看,李元嬰才不管。李元嬰麻溜地跟在魏徵身後,隨著魏徵回了他的住處。

  雖然這次集體出差上頭包住,吃喝卻是不包的,魏徵家得自己開火。李元嬰跟在魏徵後頭踏進屋一看,發現魏徵住哪兒都能住出一股子清貧味道,瞧著很是寒酸。

  魏徵的妻子裴氏親自在廚下忙碌,聽魏徵帶了個宗室子弟回來,愣了一下,抹了把手撩開門帘走出來。

  李元嬰正好奇地打量著魏徵住處里的陳設,瞧見裴氏出來了,立刻很有禮貌地向這位衣著素簡的婦人問好,沒有半點傳言中的荒唐跋扈。

  簡直乖得連魏徵都忍不住多看了他幾眼。

  米剛下鍋,裴氏知曉李元嬰要留下用膳,當即揭開鍋多放了些米下去。他們家的米不是上好的米,還混著些雜糧,一鍋蒸熟,口感不大好,卻管飽。

  見李元嬰又在那探頭探腦,魏徵板起臉道:“離晚膳還早,你還有什麼要問的可以先問問。”

  李元嬰立刻收回目光,再次攤開《禮記》向魏徵請教起來。

  李元嬰年紀小,悟性卻不差,難得的是能舉一反三、活學活用。魏徵越教越覺得若不是這小子過於疲懶和頑劣,指不定也能把經義學得很好!

  兩人再次進入你教我學的忘我狀態,忽聽有人從外面推門而入。李元嬰還沒到學痴的境界,一聽到動靜便抬頭往門外看去。只見一個男孩兒從門外走進來,年紀約莫六七歲,長得眉清目秀,很是好看,一不留神肯定會錯眼認成女孩兒。

  李元嬰平日裡玩伴不少,卻沒見過這男孩兒,有些好奇地打量著他。那男孩兒跑到魏徵身邊,也好奇地看著李元嬰發問:“祖父,他是誰啊?”

  魏徵看到男孩兒跑到自己跟前,先是不太贊同地擰眉看了男孩兒一眼,接著才把李元嬰的身份說了出來。

  男孩兒顯然對李元嬰那些混帳事早有耳聞,聽到李元嬰的名字便頗覺稀奇地多看了他幾眼。

  男孩兒偎到魏徵身邊,落落大方地和李元嬰坦白:“我叫魏姝,是女孩兒,穿男孩兒的衣裳只為了方便,你不要跟別人說!”

  李元嬰沒想到自己的第一感覺還真蒙對了。他渾不在意地說道:“不稀奇,高陽也愛穿男孩兒的衣裳,她馬球打得比很多男孩兒都要好!”

  若說李元嬰是宗室之中的混世小魔王,高陽則是公主里的搞事精,比皇子還活潑愛鬧!李元嬰與高陽小時候不太對付,碰一次面互毆一次,後來打得多了,一起被罰的次數也多了,關係竟莫名其妙地好了不少。

  魏姝見李元嬰拿著本書,便也不打擾,安靜地坐在一邊看他們重新進入問答教學環節。到裴氏招呼她將飯菜端出去,魏姝才起身去廚下幫忙。

  此時李元嬰身邊伺候的人也端著豐盛的菜餚過來了,他們徵得魏徵的同意後魚貫而入,將熱騰騰的美味分到每個人面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