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后羿總感慨,就算是他將在地府中永世受苦吧,至少,他與嫦娥都同存於三界之中。擁有著共同的幸福的回憶,就是別離,心的距離也是有限吧?所以說,浸於愛中,讓人變得堅強自信!后羿相信,總有一日,他會在三界中的某個角落裡,與嫦娥相遇。那一刻,就算彼此已不能相認,但是,在四目相望的瞬間,心一定會記得,當初相守的承諾吧!
當他們在凡塵中再見時,早已忘卻過往的后羿-唐玄奘法師,果然不再識得面前妖嬈多情的天竺國公主就是他前世里不離不棄的愛人,他的心中只有一路西行的信念,還有,就是與眾家弟子同生共死的激昂。公主的笑顏與美麗都不過是,西行路上點綴的風景罷了!
可是,可是心會記得呵,記得那又溫柔如水的眼睛,記得當年捨身保全的愛人,記得――
迷茫的玄奘終於在所謂的玉兔精升空的一刻,感覺到莫名的心痛。
他是迷茫呵,為自己對妖精公主過度的關心。他把疑惑依舊是點點地收於心裡,卻無法輕言與人。
他怎麼能夠明了呢?那在前世即被封印的過往。
當日天帝將他帶離地府時,告訴他,羿啊,朕不得不承認,你當日射日實是有利於天下蒼生的大功德,可是,朕縱為天庭之帝,總也有朕的不得已。此後無盡的輪迴苦修里,若讓你帶著對嫦娥的痴情,恐怕永難再成正果吧?
唉,無論天上地下,多情總是自苦啊!就讓朕為你做最後一件事吧!
於是,天帝以秘咒封印了天神后羿有關前塵過往的所有的回憶。於是,后羿的魂魄終於歷經十世修行做了如來座下虔誠的弟子金蟬子。
然而,就算是法力高深如天帝者亦不曾料到,他封印了后羿的記憶,卻封不掉他靈魂深處對愛人的痴心。
佛言金蟬子輕慢了佛法,那並不是刻意的輕慢佛法啊,只是心裡有隱然多時的回憶的種子,總會讓他於清修時自苦。
恰好如來現世佛要安排燃燈上古佛歸位的一切,於是,便命金蟬子去下世里做個帶經文入唐的佛佗。
在佛的計算里,讓早已佛印深烙的金蟬子去帶領孫悟空等一班眾人踏上西行之路,成功的希望便已是註定。
玄奘果然沒有讓佛失望。
只是他的成佛的心裡早已沒有了激情和感動。
成佛,也不過是不得已的結果。
或者這樣便已是永恆――他自在靈山做他永世慈悲的真佛,嘴裡誦念著經文,心裡,在最深和角落裡,可以溫柔地愐懷居於天庭里孤單的愛人。這一次,不再是誰為誰而承擔痛苦,只不過,兩個用心相愛永不言棄的男女,在遙遠的兩處,懷同一種相思。
佛的無邊法力,斬斷得了深埋於心的刻骨相思嗎?
這一種相思,終於兩處閒愁。
三十二 等待同枯
西方 鬥戰勝佛殿 殿外院內
鬱鬱蔥蔥的婆娑樹高聳入雲。
神情冷峻的鬥戰勝佛――孫悟空,立於樹前執著地觀望著。
這一棵象徵佛家慈悲神跡的婆娑樹呵,是三世佛給紫霞的承諾――紫霞寧原依舊化做燈芯進入佛燈之中經受萬世的油浸火炙,讓佛前之燈長明,只求得能夠給孫悟空一個自由的希望,無論何時呵,只要心中還有一顆希望的種子,自由終不會太遠。
燃燈慈悲。以無上佛力於鬥戰勝佛殿內化出一棵永世長青佛光環繞的婆娑樹,三世佛稱,只要婆娑樹落葉飄零,顯現枯萎,則孫悟空與紫霞可隨其心愿遠離仙佛之界,做一對天地間最自由幸福的俗世情侶。
即使明知婆娑樹枯葉落只是個幾乎難以成真的奢望,鬥戰勝佛的心裡依然一片虔誠,他相信,終有一日,他所心心念念的愛人必將從火炙之苦中脫離,與他一同,自由地,攜手。
立身於雷音寺內,每日裡聽經痛佛,鬥戰勝佛的眼裡卻只有佛座前閃爍的燈芯,那樣不熄的火焰呵,炙在愛人的身上,痛的,卻是他隱忍的心。
每多一分道行,鬥戰勝佛會想,這是在為我們的希望修行,每行一件功德,鬥戰勝佛會想,這是在為受苦的紫霞消罪。當愛成為生命中一種不可缺少的養份,無論犧牲受苦的是哪一個,痛著的,都是兩個人。可是那是生命的養份呵,就算是痛也好苦也罷,總也不會罷手。
因為曾經擁有過,所以不會怨嘆蒼天;因為曾經深愛過,所以不再懷疑真情。
鬥戰勝佛的耳畔總是迴響著當日初遇紫霞時,紫霞那真心的笑聲。彼時,他們一個是天地間最自由的英雄,一個,是佛前心思單純的燈芯。他們的生命,是因為有了彼此的參與才變得不同。
三界諸神十方仙佛皆在傳言,說孫悟空與紫霞的相遇是佛手中最悲慘淒涼的布局。
讓一個傲視寰宇的英雄拋下紅塵中多少繁華放掉生命中許多自由心甘情願地做一個佛前靜修的門徒,還有什麼能夠比佛讓他愛上一根於佛前閃爍的燈芯更好的方法呢?
眾皆為鬥戰勝佛孫悟空和燈芯紫霞嘆息,孰不知,他們的心裡,因了愛而通透無悔。
佛言,只要婆娑樹有枯萎的一天,鬥戰勝佛的愛情就有圓滿的一日。
所以鬥戰勝佛總會站於大殿之外的婆娑樹前祈禱,祈禱婆娑早日枯萎,祈禱他與紫霞的劫難,終能遠離。
當他們在凡塵中再見時,早已忘卻過往的后羿-唐玄奘法師,果然不再識得面前妖嬈多情的天竺國公主就是他前世里不離不棄的愛人,他的心中只有一路西行的信念,還有,就是與眾家弟子同生共死的激昂。公主的笑顏與美麗都不過是,西行路上點綴的風景罷了!
可是,可是心會記得呵,記得那又溫柔如水的眼睛,記得當年捨身保全的愛人,記得――
迷茫的玄奘終於在所謂的玉兔精升空的一刻,感覺到莫名的心痛。
他是迷茫呵,為自己對妖精公主過度的關心。他把疑惑依舊是點點地收於心裡,卻無法輕言與人。
他怎麼能夠明了呢?那在前世即被封印的過往。
當日天帝將他帶離地府時,告訴他,羿啊,朕不得不承認,你當日射日實是有利於天下蒼生的大功德,可是,朕縱為天庭之帝,總也有朕的不得已。此後無盡的輪迴苦修里,若讓你帶著對嫦娥的痴情,恐怕永難再成正果吧?
唉,無論天上地下,多情總是自苦啊!就讓朕為你做最後一件事吧!
於是,天帝以秘咒封印了天神后羿有關前塵過往的所有的回憶。於是,后羿的魂魄終於歷經十世修行做了如來座下虔誠的弟子金蟬子。
然而,就算是法力高深如天帝者亦不曾料到,他封印了后羿的記憶,卻封不掉他靈魂深處對愛人的痴心。
佛言金蟬子輕慢了佛法,那並不是刻意的輕慢佛法啊,只是心裡有隱然多時的回憶的種子,總會讓他於清修時自苦。
恰好如來現世佛要安排燃燈上古佛歸位的一切,於是,便命金蟬子去下世里做個帶經文入唐的佛佗。
在佛的計算里,讓早已佛印深烙的金蟬子去帶領孫悟空等一班眾人踏上西行之路,成功的希望便已是註定。
玄奘果然沒有讓佛失望。
只是他的成佛的心裡早已沒有了激情和感動。
成佛,也不過是不得已的結果。
或者這樣便已是永恆――他自在靈山做他永世慈悲的真佛,嘴裡誦念著經文,心裡,在最深和角落裡,可以溫柔地愐懷居於天庭里孤單的愛人。這一次,不再是誰為誰而承擔痛苦,只不過,兩個用心相愛永不言棄的男女,在遙遠的兩處,懷同一種相思。
佛的無邊法力,斬斷得了深埋於心的刻骨相思嗎?
這一種相思,終於兩處閒愁。
三十二 等待同枯
西方 鬥戰勝佛殿 殿外院內
鬱鬱蔥蔥的婆娑樹高聳入雲。
神情冷峻的鬥戰勝佛――孫悟空,立於樹前執著地觀望著。
這一棵象徵佛家慈悲神跡的婆娑樹呵,是三世佛給紫霞的承諾――紫霞寧原依舊化做燈芯進入佛燈之中經受萬世的油浸火炙,讓佛前之燈長明,只求得能夠給孫悟空一個自由的希望,無論何時呵,只要心中還有一顆希望的種子,自由終不會太遠。
燃燈慈悲。以無上佛力於鬥戰勝佛殿內化出一棵永世長青佛光環繞的婆娑樹,三世佛稱,只要婆娑樹落葉飄零,顯現枯萎,則孫悟空與紫霞可隨其心愿遠離仙佛之界,做一對天地間最自由幸福的俗世情侶。
即使明知婆娑樹枯葉落只是個幾乎難以成真的奢望,鬥戰勝佛的心裡依然一片虔誠,他相信,終有一日,他所心心念念的愛人必將從火炙之苦中脫離,與他一同,自由地,攜手。
立身於雷音寺內,每日裡聽經痛佛,鬥戰勝佛的眼裡卻只有佛座前閃爍的燈芯,那樣不熄的火焰呵,炙在愛人的身上,痛的,卻是他隱忍的心。
每多一分道行,鬥戰勝佛會想,這是在為我們的希望修行,每行一件功德,鬥戰勝佛會想,這是在為受苦的紫霞消罪。當愛成為生命中一種不可缺少的養份,無論犧牲受苦的是哪一個,痛著的,都是兩個人。可是那是生命的養份呵,就算是痛也好苦也罷,總也不會罷手。
因為曾經擁有過,所以不會怨嘆蒼天;因為曾經深愛過,所以不再懷疑真情。
鬥戰勝佛的耳畔總是迴響著當日初遇紫霞時,紫霞那真心的笑聲。彼時,他們一個是天地間最自由的英雄,一個,是佛前心思單純的燈芯。他們的生命,是因為有了彼此的參與才變得不同。
三界諸神十方仙佛皆在傳言,說孫悟空與紫霞的相遇是佛手中最悲慘淒涼的布局。
讓一個傲視寰宇的英雄拋下紅塵中多少繁華放掉生命中許多自由心甘情願地做一個佛前靜修的門徒,還有什麼能夠比佛讓他愛上一根於佛前閃爍的燈芯更好的方法呢?
眾皆為鬥戰勝佛孫悟空和燈芯紫霞嘆息,孰不知,他們的心裡,因了愛而通透無悔。
佛言,只要婆娑樹有枯萎的一天,鬥戰勝佛的愛情就有圓滿的一日。
所以鬥戰勝佛總會站於大殿之外的婆娑樹前祈禱,祈禱婆娑早日枯萎,祈禱他與紫霞的劫難,終能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