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警官的表情越來越嚴肅,說道:“我們先看看這個嬰兒。喂,老和尚把手拿開。”
見紅衣喇嘛沒有反應,那警官伸手就去拉他的手臂,不料剛一挨到其皮膚,便被一股很強的力給彈了回來,而且手指如過電般麻蘇蘇的。
“老和尚還挺邪門!”青年警官怒從中來,手持電警棍,撳動開關向前一擊……
上百萬伏高壓瞬間傳入格桑體內,遠遠高於活佛的生物磁場電流,使得凝成一線的罡氣驀地增強了千百倍,竟然一舉穿透時輪之殼。
活佛哈哈一笑,撤掌站起身來,那邊嬰兒“哇”的一聲啼哭起來。
“多謝警官相助。”格桑活佛雙掌合什。
小華趕緊抱起嬰兒,嬰兒面色紅潤,啼聲響亮,呼吸有力。
易士奇上得前來,取出深圳大學的教師工作證,表明自己的身份。警官懷疑的目光盯著他,並訊問其深圳大學的老師來此地做什麼。
“旅行,橫穿秦嶺中段的徒步旅行。”易士奇解釋道,並敘述了昨夜於水庫邊撿到瀕死棄嬰以及大師用氣功搶救的事情經過。
警官打開布包裹,人群中發出一陣唏噓,那棄嬰果然是個重度殘疾。
“你們一起跟我們回派出所接受調查。”警官吩咐道。
易士奇等人被塞進警車,一路響著警笛,來到了集鎮上的一個小公安派出所。
易士奇、格桑和小華被分別錄了口供。
“這孩子你們不能帶走。”警官嚴肅的說。
“我已經決定收養他。”易士奇鄭重其事說道。
“那也不行,棄嬰的收養需要民政部門處理,手續也需要他們來辦理。”警官如實相告。
“那我們馬上去民政部門辦理。”易士奇焦急說道。
“急不來的,民政部門要先為棄嬰體檢,餵養觀察,還要調查領養人的家庭狀況、經濟收入來源,領養的目的等等,還要收取一筆費用,全部辦好的話,少說也要三個月。”警官解釋道。
“什麼,三個月!那可不行,您就行個方便吧,我們實在是太喜歡這個孩子啦。”易士奇哀求道。
“你說你還是個單身漢,你就這麼急切的想要這個嬰兒,究竟有什麼目的?”警官立即懷疑起來。
“他和我們有緣,我們都喜歡他。”小華接上來說道。
“冥冥中註定他倆是這孩子的再生父母,請讓他們一家人團聚吧。”格桑活佛對警官勸誡道。
“哼,一家人?若是這棄嬰能叫他一聲爸爸,我就放人。”那警官不願意再糾纏下去,索性耍起刁蠻來。
“爸爸!”那出生不久的嬰兒睜著明亮的眼睛,張著小嘴喊著……
古怪的微笑 正文 第五十三章 鄭隱骨碗
那警官瞠目結舌怔住了……
小華一下子撲到孩子身邊,連同布包裹抱起,激動得熱淚盈眶,滴落在棄嬰粉白嬌嫩的臉上,那男嬰狡黠的眨了下小眼睛,小華心中一樂。
易士奇歉意地望了警官一眼,帶著小華和孩子與格桑活佛揚長而去。
不可能啊,那嬰兒明明是剛出生不久呀,邪了,那警官還坐在那兒想不通。
大家的肚子咕咕響,於是來到一麵攤前每人要了碗牛肉麵,香噴噴的吃了起來。
“我要吃奶。”細微稚嫩的聲音,小華低頭一看,那嬰兒正睜著一對黑眼睛盯著她的胸部。
他們來到鎮上的一家超市,買了一箱盒裝牛奶,嬰兒吃飽睡去了。
“小兄弟,此鎮東就有一個小火車站,你們下一步準備去哪兒?”格桑問道。
易士奇望了小華一眼,說道:“我們如今有了個孩子,想回到學校去,但要繞道膠東老家一趟,讓我母親見一見這孩子。”
小華聞言點了點頭。
“敢問大師今欲何往?”易士奇說道。
“唉,繼續雲遊天下,物色我笨教傳人。”活佛嘆道,面現惋惜之色。
易士奇看在眼裡,岔開話題道:“大師,在下有一事不明,一直想問問您。”
“請講。”活佛望著他。
“鄭隱骨碗應是拜屍教之物,不知大師為何對其禮拜有加?”易士奇問道。
格桑活佛沉思半晌,說道:“小兄弟知道東晉葛洪吧?”
易士奇道:“知道,葛洪是中國古代自然科學的鼻祖,他的丹砂制水銀法是世界化學史上第一例分解化合試驗,他採用疫苗治療狂犬病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他又是道家思想之集大成者,西方人稱他是世界上的第一個化學家。”
活佛道:“葛洪信奉自然,推崇道法自然,他的徒弟鄭隱你又知道多少?”
易士奇搖搖頭道:“知之甚少。”
“鄭隱也是曠世之才,他的九字源更是驚世駭俗,是自然界的至高秘籍,遠勝於釋道儒法,不過外人難窺其皮毛啊。”活佛景仰道。
易士奇回憶道:“葛洪好像曾在《抱朴子。登涉篇》中提到過什么九字源。”
“不錯,後來鄭隱從其師的九字源中悟出了一番道理,這也是葛洪所始料不及的,長江後浪推前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也是定數。”活佛說。
“如此說來,鄭隱的九字源與大師的笨教都是悉悉相通於自然,彼此也有共同點了。”易士奇道。
“正是。”活佛一臉的嚴肅。
易士奇點點頭,道:“鄭隱的確是一代高人,可惜歷代史書上卻把這個人遺忘掉了。”
“他創建了極其神秘的拜屍教,據說在雲貴高原一帶發展甚速,不知怎的又突然從江湖上銷聲匿跡,而且這一消失就是1600多年。”活佛說。
“這麼說,失蹤了十六七個世紀的拜屍教又重出江湖了?”易士奇問道。
活佛點了點頭,道:“這骨碗就是信號。”
“為什麼?”易士奇不解的說道。
活佛道:“它是拜屍教的第一聖物,鄭隱頭蓋骨製成的嘎巴拉。”
難怪此碗盛的水都有祛除五毒蛭的功效,若不然,乾隆爺又如何看得上眼?易士奇知道,要想骨碗有功力,須得於鄭隱死後七七之內,當然是越早功力越強,趁他遺留的生物磁場還未散盡之前設法儲存在天靈蓋內,這樣以此天靈蓋骨製作的碗才具功效,否則也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塊骨頭而已,用於祭祀憑弔可以,用來降魔除妖則絲毫沒有用處。鄭隱畢生的生物磁場都集聚在骨碗之中,那可是石破天驚的啊,裡面定另有其它特異的功能。
“怪不得大師敬拜骨碗,確該如此。”易士奇點頭道。
“此碗作為拜屍教頭號聖物,肯定不只是因鄭隱的頭蓋骨之故,目前看到的已經有解毒之效,你且收好,以後慢慢研究,但決不可為外人知。”活佛再次叮囑道。
他們邊說邊走著,前面來到了這個秦嶺山區的小火車站。這是一座典型的山區小站,票房的樣式已經老舊,月台的圍牆刷著白灰,寥寥無幾的旅客,一條清澈小河,河中到處都是圓圓的大卵石,對面的大山聳立,擋住了人們的視線。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易士奇嘴裡哼出兩句詩來。
“易大哥是在作詩麼?”小華抱著孩子問道。
易士奇笑道:“秦嶺山脈自古交通不便,我想起了唐憲宗時為了一段釋迦牟尼小指骨險些殺掉大文學家韓愈,那韓愈被貶cháo州途徑秦嶺時冷落淒涼的心情。同樣我今天懷揣乾隆爺的一段指骨和鄭隱的頭骨碗,口袋裡裝著天下第一毒蠱,懷裡抱著一個小巫師,與小華在此地候車,與當年韓侍郎的心情真是迥然不同啊。”
活佛呵呵一笑,說道:“小兄弟有沒有想好給這個嬰兒取個什麼名字?”
易士奇道:“還是叫岩黑吧。”
小華聽到點點頭,也表示讚許。
“大師若是沒有其它緊要事,不如和在下做伴一起南下廣東,深圳是個移民城市,全國三教九流匯聚之地,興許可以物色到中意的人選呢。”易士奇建議道。
小華也接道:“是啊,活佛一起去,多一個熟人說說話多好。”
活佛道:“此地西北方向去法門寺不遠,貧僧一直想去看看,日後貧僧當去廣東羅浮山,當年鄭隱也是從那裡失蹤的,到時候再順路探望小兄弟。”
格桑活佛本是雲遊四海的苦行僧,行事灑脫,告辭二人便絕塵而去。
“活佛是個好人。”小華惋惜的說。
“是啊,雪域高原上默默無聞的笨教竟也如此樂於助人,近山者仁,近水者智,真是不假啊。”易士奇說著想起了終南山,又搖了搖頭。
格桑活佛將要去廣東羅浮山,鄭隱當年失蹤的地方,他難道也是要去追蹤拜屍教?青虛道長留言也是去追蹤拜屍教,一去十年都沒有消息,自己回到深圳後,要不要上報登尋人啟事呢?還有山陰村,也不知王警官他們有沒有捉到真兇,蘭教授是否有新的發現。唉,還是儘快早點返回深圳吧,大學老師這個職位對於他和小華,還有孩子,都是太重要了。
“易大哥,你在想什麼?”小華看見易士奇緊縮眉頭,關切地問。
易士奇正想回答,被一急切的稚嫩童音打斷:“媽媽,我屙了……”
古怪的微笑 正文 第五十四章 梅姬
東行的列車上,旅客們都喜歡這個可愛的寶寶,寶寶講話不多,帶有西南口音,但每每都是切中要害。尤其是看到對面座位上的一對青年人啃燒雞的時候,寶寶竟流下了口涎。
“老是喝牛奶。”寶寶盯著小華的胸部,不滿意的說,這句話引起了旅客們的哄堂大笑。
日夜兼程,第三日早上終於趕到了蓬萊。
母親見到兒子回來,並帶來個懷抱嬰兒的漂亮姑娘,起先是驚愕,隨即歡喜起來。一會兒拽著小華的手,噓寒問暖,一會兒又抱著寶寶轉來轉去。
易士奇告訴母親,孩子是撿來的,身體有殘疾,他與小華還未成親,但他倆已經決定了收養這個可憐的棄嬰。
母親說,既然撿來就是緣分,她願意照顧這孩子。
易士奇則勸母親離開老家,到深圳去幫他帶孩子,這次母親沒有拒絕。
cháo水鄉就在黃海邊,從家裡到海邊不過兩三里路,陣陣海風吹來,略帶咸澀的味道,小華第一次來到海邊,嗅到大海的氣息,興奮莫名。
見紅衣喇嘛沒有反應,那警官伸手就去拉他的手臂,不料剛一挨到其皮膚,便被一股很強的力給彈了回來,而且手指如過電般麻蘇蘇的。
“老和尚還挺邪門!”青年警官怒從中來,手持電警棍,撳動開關向前一擊……
上百萬伏高壓瞬間傳入格桑體內,遠遠高於活佛的生物磁場電流,使得凝成一線的罡氣驀地增強了千百倍,竟然一舉穿透時輪之殼。
活佛哈哈一笑,撤掌站起身來,那邊嬰兒“哇”的一聲啼哭起來。
“多謝警官相助。”格桑活佛雙掌合什。
小華趕緊抱起嬰兒,嬰兒面色紅潤,啼聲響亮,呼吸有力。
易士奇上得前來,取出深圳大學的教師工作證,表明自己的身份。警官懷疑的目光盯著他,並訊問其深圳大學的老師來此地做什麼。
“旅行,橫穿秦嶺中段的徒步旅行。”易士奇解釋道,並敘述了昨夜於水庫邊撿到瀕死棄嬰以及大師用氣功搶救的事情經過。
警官打開布包裹,人群中發出一陣唏噓,那棄嬰果然是個重度殘疾。
“你們一起跟我們回派出所接受調查。”警官吩咐道。
易士奇等人被塞進警車,一路響著警笛,來到了集鎮上的一個小公安派出所。
易士奇、格桑和小華被分別錄了口供。
“這孩子你們不能帶走。”警官嚴肅的說。
“我已經決定收養他。”易士奇鄭重其事說道。
“那也不行,棄嬰的收養需要民政部門處理,手續也需要他們來辦理。”警官如實相告。
“那我們馬上去民政部門辦理。”易士奇焦急說道。
“急不來的,民政部門要先為棄嬰體檢,餵養觀察,還要調查領養人的家庭狀況、經濟收入來源,領養的目的等等,還要收取一筆費用,全部辦好的話,少說也要三個月。”警官解釋道。
“什麼,三個月!那可不行,您就行個方便吧,我們實在是太喜歡這個孩子啦。”易士奇哀求道。
“你說你還是個單身漢,你就這麼急切的想要這個嬰兒,究竟有什麼目的?”警官立即懷疑起來。
“他和我們有緣,我們都喜歡他。”小華接上來說道。
“冥冥中註定他倆是這孩子的再生父母,請讓他們一家人團聚吧。”格桑活佛對警官勸誡道。
“哼,一家人?若是這棄嬰能叫他一聲爸爸,我就放人。”那警官不願意再糾纏下去,索性耍起刁蠻來。
“爸爸!”那出生不久的嬰兒睜著明亮的眼睛,張著小嘴喊著……
古怪的微笑 正文 第五十三章 鄭隱骨碗
那警官瞠目結舌怔住了……
小華一下子撲到孩子身邊,連同布包裹抱起,激動得熱淚盈眶,滴落在棄嬰粉白嬌嫩的臉上,那男嬰狡黠的眨了下小眼睛,小華心中一樂。
易士奇歉意地望了警官一眼,帶著小華和孩子與格桑活佛揚長而去。
不可能啊,那嬰兒明明是剛出生不久呀,邪了,那警官還坐在那兒想不通。
大家的肚子咕咕響,於是來到一麵攤前每人要了碗牛肉麵,香噴噴的吃了起來。
“我要吃奶。”細微稚嫩的聲音,小華低頭一看,那嬰兒正睜著一對黑眼睛盯著她的胸部。
他們來到鎮上的一家超市,買了一箱盒裝牛奶,嬰兒吃飽睡去了。
“小兄弟,此鎮東就有一個小火車站,你們下一步準備去哪兒?”格桑問道。
易士奇望了小華一眼,說道:“我們如今有了個孩子,想回到學校去,但要繞道膠東老家一趟,讓我母親見一見這孩子。”
小華聞言點了點頭。
“敢問大師今欲何往?”易士奇說道。
“唉,繼續雲遊天下,物色我笨教傳人。”活佛嘆道,面現惋惜之色。
易士奇看在眼裡,岔開話題道:“大師,在下有一事不明,一直想問問您。”
“請講。”活佛望著他。
“鄭隱骨碗應是拜屍教之物,不知大師為何對其禮拜有加?”易士奇問道。
格桑活佛沉思半晌,說道:“小兄弟知道東晉葛洪吧?”
易士奇道:“知道,葛洪是中國古代自然科學的鼻祖,他的丹砂制水銀法是世界化學史上第一例分解化合試驗,他採用疫苗治療狂犬病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他又是道家思想之集大成者,西方人稱他是世界上的第一個化學家。”
活佛道:“葛洪信奉自然,推崇道法自然,他的徒弟鄭隱你又知道多少?”
易士奇搖搖頭道:“知之甚少。”
“鄭隱也是曠世之才,他的九字源更是驚世駭俗,是自然界的至高秘籍,遠勝於釋道儒法,不過外人難窺其皮毛啊。”活佛景仰道。
易士奇回憶道:“葛洪好像曾在《抱朴子。登涉篇》中提到過什么九字源。”
“不錯,後來鄭隱從其師的九字源中悟出了一番道理,這也是葛洪所始料不及的,長江後浪推前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也是定數。”活佛說。
“如此說來,鄭隱的九字源與大師的笨教都是悉悉相通於自然,彼此也有共同點了。”易士奇道。
“正是。”活佛一臉的嚴肅。
易士奇點點頭,道:“鄭隱的確是一代高人,可惜歷代史書上卻把這個人遺忘掉了。”
“他創建了極其神秘的拜屍教,據說在雲貴高原一帶發展甚速,不知怎的又突然從江湖上銷聲匿跡,而且這一消失就是1600多年。”活佛說。
“這麼說,失蹤了十六七個世紀的拜屍教又重出江湖了?”易士奇問道。
活佛點了點頭,道:“這骨碗就是信號。”
“為什麼?”易士奇不解的說道。
活佛道:“它是拜屍教的第一聖物,鄭隱頭蓋骨製成的嘎巴拉。”
難怪此碗盛的水都有祛除五毒蛭的功效,若不然,乾隆爺又如何看得上眼?易士奇知道,要想骨碗有功力,須得於鄭隱死後七七之內,當然是越早功力越強,趁他遺留的生物磁場還未散盡之前設法儲存在天靈蓋內,這樣以此天靈蓋骨製作的碗才具功效,否則也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塊骨頭而已,用於祭祀憑弔可以,用來降魔除妖則絲毫沒有用處。鄭隱畢生的生物磁場都集聚在骨碗之中,那可是石破天驚的啊,裡面定另有其它特異的功能。
“怪不得大師敬拜骨碗,確該如此。”易士奇點頭道。
“此碗作為拜屍教頭號聖物,肯定不只是因鄭隱的頭蓋骨之故,目前看到的已經有解毒之效,你且收好,以後慢慢研究,但決不可為外人知。”活佛再次叮囑道。
他們邊說邊走著,前面來到了這個秦嶺山區的小火車站。這是一座典型的山區小站,票房的樣式已經老舊,月台的圍牆刷著白灰,寥寥無幾的旅客,一條清澈小河,河中到處都是圓圓的大卵石,對面的大山聳立,擋住了人們的視線。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易士奇嘴裡哼出兩句詩來。
“易大哥是在作詩麼?”小華抱著孩子問道。
易士奇笑道:“秦嶺山脈自古交通不便,我想起了唐憲宗時為了一段釋迦牟尼小指骨險些殺掉大文學家韓愈,那韓愈被貶cháo州途徑秦嶺時冷落淒涼的心情。同樣我今天懷揣乾隆爺的一段指骨和鄭隱的頭骨碗,口袋裡裝著天下第一毒蠱,懷裡抱著一個小巫師,與小華在此地候車,與當年韓侍郎的心情真是迥然不同啊。”
活佛呵呵一笑,說道:“小兄弟有沒有想好給這個嬰兒取個什麼名字?”
易士奇道:“還是叫岩黑吧。”
小華聽到點點頭,也表示讚許。
“大師若是沒有其它緊要事,不如和在下做伴一起南下廣東,深圳是個移民城市,全國三教九流匯聚之地,興許可以物色到中意的人選呢。”易士奇建議道。
小華也接道:“是啊,活佛一起去,多一個熟人說說話多好。”
活佛道:“此地西北方向去法門寺不遠,貧僧一直想去看看,日後貧僧當去廣東羅浮山,當年鄭隱也是從那裡失蹤的,到時候再順路探望小兄弟。”
格桑活佛本是雲遊四海的苦行僧,行事灑脫,告辭二人便絕塵而去。
“活佛是個好人。”小華惋惜的說。
“是啊,雪域高原上默默無聞的笨教竟也如此樂於助人,近山者仁,近水者智,真是不假啊。”易士奇說著想起了終南山,又搖了搖頭。
格桑活佛將要去廣東羅浮山,鄭隱當年失蹤的地方,他難道也是要去追蹤拜屍教?青虛道長留言也是去追蹤拜屍教,一去十年都沒有消息,自己回到深圳後,要不要上報登尋人啟事呢?還有山陰村,也不知王警官他們有沒有捉到真兇,蘭教授是否有新的發現。唉,還是儘快早點返回深圳吧,大學老師這個職位對於他和小華,還有孩子,都是太重要了。
“易大哥,你在想什麼?”小華看見易士奇緊縮眉頭,關切地問。
易士奇正想回答,被一急切的稚嫩童音打斷:“媽媽,我屙了……”
古怪的微笑 正文 第五十四章 梅姬
東行的列車上,旅客們都喜歡這個可愛的寶寶,寶寶講話不多,帶有西南口音,但每每都是切中要害。尤其是看到對面座位上的一對青年人啃燒雞的時候,寶寶竟流下了口涎。
“老是喝牛奶。”寶寶盯著小華的胸部,不滿意的說,這句話引起了旅客們的哄堂大笑。
日夜兼程,第三日早上終於趕到了蓬萊。
母親見到兒子回來,並帶來個懷抱嬰兒的漂亮姑娘,起先是驚愕,隨即歡喜起來。一會兒拽著小華的手,噓寒問暖,一會兒又抱著寶寶轉來轉去。
易士奇告訴母親,孩子是撿來的,身體有殘疾,他與小華還未成親,但他倆已經決定了收養這個可憐的棄嬰。
母親說,既然撿來就是緣分,她願意照顧這孩子。
易士奇則勸母親離開老家,到深圳去幫他帶孩子,這次母親沒有拒絕。
cháo水鄉就在黃海邊,從家裡到海邊不過兩三里路,陣陣海風吹來,略帶咸澀的味道,小華第一次來到海邊,嗅到大海的氣息,興奮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