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些小屍蟲吃光了黃狗的內臟和腦組織,又蜂擁而出,回到了大屍蟲的身上,爬進了它的口裡。

  “砰砰!”震耳欲聾的槍聲。

  王警官果斷地拔槍向大屍蟲連續she擊著,子彈洞穿了那黑色的甲殼,彈孔中流出了黑色的液體。

  大屍蟲忿怒的紅眼睛掃過人們的身上,然後轉身緩慢而痛苦的爬向水裡,一圈漣漪過後,大屍蟲連同測量繩一起不見了。

  半晌,人們呆呆的怔住在了原地。

  “這是什麼生物?”蘭教授戰戰兢兢的說道。

  “屍蟲。”易士奇回答。

  古怪的微笑 正文 第三十三章 終南山

  “怪哉怪哉,最近新疆喀納斯湖水怪和東北長白山天池水怪頻見報導,人們猜測紛紛,可我認為喀納斯水怪不過是哲羅鮭的大型化變異,二三十米長的哲羅鮭魚生活在那兒的深水裡也不足為奇。而長白山火山天池1702年才剛剛噴發過,距今不過才300年,很難有大型生物生活在裡面,所謂的天池水怪,我研究過它的所有資料,它則完全可能是一種淡黃色皮毛的水獺而已。

  可我今天見到的卻是一個真真實實史前生物!蜚蠊目中的大地鱉!”蘭教授興奮之極。

  “它是不是蟑螂的變異?”易士奇問道。

  “絕對不是,蟑螂最顯著的特徵是有翅膀,剛才的所謂屍蟲我仔細觀察它並沒有翅膀,另外它能夠在水下生存,蟑螂則不行。詳細的需要有活體解剖來佐證。”教授解釋道。

  王警官接話道:“我馬上向偵破組領導匯報,可以組織人力將潭水抽乾,生擒此怪。大家看,這條黃狗的屍體面部的表情也露出了微笑,所以很有可能那些小小的屍蟲就是山陰村命案的真兇。大家今天所見都不要往外說,暫時封鎖消息,以免媒體和老百姓知道引起恐慌。”

  大家點頭稱是。

  小華眼圈紅紅的蹲在大黃狗笨笨的屍體旁邊,易士奇走過去輕輕撫摸著她的肩膀。

  山陰村水潭出現史前怪物,也許就是那一連串死亡事件的兇手,這一震撼性的秘密報告迅速的電傳至市縣局和省公安廳。上級機關同意偵破組的抽水擒怪的方案,並派趙局長趕回山陽鎮坐鎮指揮。

  中午時分,一隊武警官兵進駐山陰村,將其封鎖。下午三點鐘,集中來的數部大馬力的抽水機同時轟鳴起來,行動開始了。

  蘭教授作為中科院的生物學家被留在了現場,配合趙局長的現場工作。

  易士奇和小華則被排斥在外,不得進入現場,理由是屬於無關人員。王警官私下告訴易士奇,趙局長認為他到哪兒都會出現新的問題,就好像有死亡的陰影相隨,總之晦氣。

  “既然如此,我還有些私事需要辦,我和小華明天就離開這裡。”易士奇平淡的說。

  “你要去哪兒?”王警官問道。

  易士奇笑笑,回答道:“終南山。”

  偵破組從下午三點開始,連續24小時不間斷的抽水,至午夜12點,仍不見水位有絲毫的降低,再到次日清晨,經測量仍與抽水前的水位線無任何差異。

  “看來,這潭裡一定有補水的通道,而且補水量遠遠大於抽水量。”王警官分析道。

  蘭教授憂心仲仲道:“我看這一帶地質狀況屬於喀斯特地貌,地下溶洞較多,照目前來看,此潭底下應有地下暗河,抽水恐怕無濟於事了。”

  事實很明顯,趙局長只有撤掉了武警戰士和抽水機,派出所的民警守住山陰村口的石壁要道,潭邊立警示牌,閒人免進。另外再與有關部門聯繫,調水下攝影機前來進行水下攝影,看看能否發現什麼東西。

  北上的列車裡,望著車窗外迥然不同的景色,易士奇在給小華講解著沿途的風景名勝。

  當年,初唐四傑的田園山水派大詩人王維的是這樣描繪終南山的: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終南山,又名中南山或南山,即秦嶺。西起甘肅天水,東至河南陝縣,綿亘千餘里。主峰為太乙峰,亦為終南山別名。終南山在西安市西南方向三十公里處,是道教發祥地之一。

  據傳,周康王時,天文星象學家尹喜為函谷關關令,於終南山中結糙為樓,每日登糙樓觀星望氣。一日忽見紫氣東來,吉星西行,他預感必有聖人經過此關,於是守候關中。不久一位老者身披五彩雲衣,騎青牛而至,原來是老子西遊入秦。尹喜忙把老子請到樓觀,執弟子禮,請其講經著書。老子在樓南的高崗上為尹喜講授《道德經》五千言,然後飄然而去。傳說今天樓觀台的說經台就是當年老子講經之處。道教產生後,尊老子為道祖,尹喜為文始真人,奉《道德經》為根本經典。於是樓觀成了“天下道林張本之地”。

  終南山系道家北派,亦稱北宗,尊王玄甫為一祖,鍾離權為二祖,呂洞賓為三祖,劉海蟾為四祖,王重陽為五祖,俗稱“北五祖”。金世宗大定八年,王重陽創立全真派。

  這一日,秋高氣慡,山間的白楊已有些許枯葉飄落,晚秋的風涼涼的,終南山通往太乙池的山道上,走來風塵僕僕的兩個朝山者。

  前面不遠就是終南山著名的風洞,高15米,深40米,由兩大花崗岩夾峙而成。

  入得洞來,清風習習,涼氣颼颼,精神為之一慡。

  “青虛道長住在這裡不會冷嗎?”小華問道。

  易士奇笑笑,說道:“大凡世外高人,都是選擇僻靜的地方來清修,遠離俗人聚集的場所,你看這裡風景奇秀,人跡稀少,正是藏龍臥虎的之地。”

  穿過風洞,眼前豁然開朗,峰巒之中出現了一個山間湖泊。池面碧波蕩漾,山光水影,風景十分優美,兩人不覺得看得痴了。

  “這池是唐天寶年間的一場大地震造成的,道法自然,貧道青虛。”身後傳來一聲道號。

  易士奇轉回身,見一身著粗布道袍,清癯鶴髮的老者,老者的鼻子尖上一粒硃砂痣。

  易士奇急忙上前行禮。

  “貧道近來心緒不寧,知今日有緣自遠方而來,小兄弟氣宇不凡,卻中奇蠱,也是天意使然。”老道微笑道。

  “晚輩易士奇,道長可曾記得二十多年前,山東蓬萊cháo水鄉。”易士奇提到老家的名字。

  青虛道長略一沉吟,目光如炬,緊緊的盯住了易士奇……

  古怪的微笑 正文 第三十四章 太乙池迷霧

  突然,道長出手如電,手指切住易士奇左腕內關,須臾,點了點頭。

  “請隨我來。”青虛道長前行,繞過一片松林,前面是一個石洞,松林里的背風向陽處有幾間窩棚,窩棚是由松樹幹和樹枝簡易搭成的,一條青石羊腸小道直通太乙池邊。

  “那石洞稱之為冰洞,乃上古遺留,即使三伏酷暑,洞內亦是堅冰不化,寒氣襲人,是貧道修行之所在。這幾間窩棚是以前到此習道之人留下的,你們兩個暫且住一間,因為夜間拔除毒蠱之時需要有人守候在旁。”道長吩咐道。

  “多謝道長相救,您……”易士奇剛想問及當年之事,話語已被道長打斷。

  “小兄弟,你要將所有之事詳細道來,貧道方才好對症下藥。”青虛鄭重說道。

  易士奇對這位全真教第一高人不敢有所隱瞞,於是就從山陰村命案講起,怎樣在列車上偶遇伊古都,知道了偏遠的民間仍有傳說中的蠱蟲一事,並親眼所見金蠶與冰蛛的殊死搏鬥。自己如何千里趕屍到苗疆,夜晤苗疆女巫,衝出大苗山,金蠶戰屍蟲,接著又南下哀牢山,茶馬客棧結識岩坎父女,金蠶再度出手刺傷哀牢山花腰傣的五毒蛭,夜探黑水潭,毀岩黑肉身,終被岩黑五毒蛭上身,外公如何得到乾隆指骨,指骨有靈氣遇險則熱,入體內克制住毒蛭使其昏迷,白石道長拔罐驅魔等等敘述給了青虛道長,唯獨未提當年道長為自己更名和師徒緣分一事,如果青虛道長有意自會說到,無緣何必強求。

  “金蠶還在麼?”青虛問道,不經意間眼中閃過一絲異光。

  “在。”易士奇回答。

  “這麼說乾隆指骨仍在你頭中的五毒蛭身體裡。”青虛沉吟道。

  “正是。”易士奇道。

  “我明白了,今夜施法驅魔,你們先去休息,日落吃飯。”青虛吩咐道。

  “道長,我想問一下,那乾隆指骨不過是一段骨頭,怎會如此有靈氣?”易士奇請教道。

  “這與那翡翠玉扳指有關,玉可存氣,乾隆指骨上的氣場被玉扳指裹住而歷百年不散,世上萬物,其小無內,其大無外,小小一段指骨,則蘊藏著乾隆爺的生物磁場,也就是氣場的全部信息,那千古一帝的肅殺之氣對外界事物起反應也是自然的了。”青虛解釋道。

  易士奇豁然開朗,連忙道謝,道長頜首一笑,飄然而去。

  窩棚里簡陋之極,地上松枝鋪就的床鋪,薄薄的行李卷,一隻水桶,未見茶杯牙缸洗漱用品,只有一個水瓢孤零零躺在桶中。看來求道修行之人也如印度苦行僧般,須斷絕一切物質欲望才行。

  易士奇拎起水桶,走下青石小徑,來到太乙池邊,青山環繞著一泓碧水,水質極清澈,喝上一瓢,甘甜可口,直入臟腑。

  太陽落山,青虛已做好一鍋稀飯,幾條咸瓜,如此簡單,易士奇心中又是一番感嘆。

  “伙食太差了,我不餓!”岩黑醒來氣惱道。

  易士奇沒有理他,與小華各自吃了一碗,返回了窩棚內,點燃了油燈,等待道長前來。

  不多時,道長端著一隻粗瓷碗來到了窩棚內,抱歉的說道:“易老師,這裡條件實在太過簡陋,請多包涵。這是貧道配置的藥引,請先飲下,月上東山,即可除魔。”

  “我不喝!這妖道沒安好心。”岩黑抗議道。

  易士奇接過瓷碗,一飲而盡。

  松林里,秋風拂過,傳來輕輕的松濤聲。

  窩棚內,易士奇與小華相對坐在床鋪上,等待著月亮出山。油燈下,易士奇第一次仔細的端詳著小華,她與李西華果真沒有相似之處。小華的五官小巧玲瓏,與網上流傳的天仙妹妹四川阿壩的羌族少女爾瑪依娜酷似,唯一不同的是,小華的臉上多了一層細細的茸毛。

  易士奇聽母親講,老家那兒過去姑娘出嫁時需要以粉線絞去臉上的汗毛,大概指的就是小華面龐上的那些茸毛了。如今都市的姑娘們哪裡還有茸毛可絞?她們的臉早已被那些人為製造的化學品糟蹋得不成樣子了,唉,世風日下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