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
三十日,周總理兼外交部部長發表了關於朝鮮停戰談判問題的聲明。
我們的志願軍能強攻能堅守,“老禿山”一役就是強有力的證明。同時,我們一貫堅持的是和平政策!
…………
這一戰,除了山上的武器,敵人還使用了七個到十個炮群,打了十萬餘發炮彈。敵機出動二百多架次,投彈五百多枚。
我們共殲敵人二千零六十二人,繳獲坦克四輛,火箭筒五門,六○炮一門,五○重機槍三十二挺,輕機槍四十挺,半自動步槍七十隻,卡賓槍五十二隻,手槍十隻,馬槍一隻,望遠鏡十一個,照像機二十個,步行機三部,電話單機十四部,電話總機一部……擊毀坦克四輛,擊落飛機三架,擊傷飛機五架,擊傷汽車兩輛。
我們攻和守的部隊出現了三百六十六名功臣,集體立功的班、排、連、營共十五個單位。
…………
無名高地果然有了名!
我們的勝利的消息傳遍了全世界。
敵人自打嘴巴的響聲也傳遍了全世界——先說必定奪回“老禿山”,沒隔兩天又說它已無軍事價值。
敵人的內鬨也傳遍了全世界:哥倫比亞抗議把她的部隊放在最危險的地方,而且當受到攻擊的時候,美軍竟坐視不救,使哥倫比亞營遭到慘敗!華盛頓趕緊辯駁:並無此事啊!而且,小小的一個哥倫比亞營的營長怎會曉得美軍司令部的調度與布置呢!
敵人的登陸進攻叫囂也瘲啞了許多,好象有什麼硬東西卡住了喉嚨。
…………
譚明超回到連部,馬上就又向連長要求任務。他已經休息過來,不但忘了疲乏,而且覺得渾身有了更多的力氣。他的膽量也更大了。“現在,老子一個人可以當十個人用了!”他斜翻著眼對自己說。
連長教他到“孤膽大娘”的住處附近去查線。
他嫌那裡的工作太清閒,可是又一想呢,去看看“孤膽大娘”也有點意思。這些日子只顧了打仗,幾乎把她忘了。敵人奪不回“老禿山”,就不住地亂轟炸,亂開炮,虛張聲勢。
離那棵老松不遠的地方,電線被炸斷。譚明超正在接線,腿上受了傷,倒下。
炮又來了。他聽得出,炮還是往這裡打來,他想快快躲開,可是腿已麻木,不能動彈。
這時候,他覺出來,有人壓在他身上。
炮彈炸開,他身上的人還不動。他慢慢地從下面挪出上半身來。
他和“孤膽大娘”臉對了臉。
她的太陽穴上往外冒血。他的臉上並沒顯出痛苦,還是那麼鎮定,和祥,好象剛睡熟了似的閉著眼,說不定哪一會兒就會醒過來。
他腿上的血染紅了一片她的白裙,她頭上的血滴在他的臉上。
不久,英雄營長賀重耘在古松的下面,借著春月的清輝,向“孤膽大娘”致了敬禮。
小司號員郜家寶和衛生員王均化,兩位青年英雄,攙著譚明超,在英雄營長的身後,向她敬禮!
賀營長轉身,望了望“老禿山”。“後邊的那些山也都得拿下來!”他對三個青年們說。
後記
一九五三年十月,我隨同中國人民第三屆赴朝慰問團去到朝鮮。慰問工作結束,我得到總團長賀龍將軍的允許,繼續留朝數月,到志願軍部隊去體驗生活。
我在志願軍某軍住了五個來月,訪問了不少位強攻與堅守“老禿山”的英雄,閱讀了不少有關的文件。我決定寫一部小說。
可是,我寫不出來。五個來月的時間不夠充分了解部隊生活的。我寫不出人物來。
我可也不甘心交白卷。我不甘放棄歌頌最可愛的人們的光榮責任,儘管只能寫點報導也比交白卷好。
於是,我把聽到的和看到的資料組織了一下,寫成此篇。這只能算作一篇報導。
這麼交代一下,並不為卸責,而是有意說明:體驗生活應該是長期間的事,大致參觀一下是不中用的。沒有真實的生活寫不出文藝作品來。
我要對志願軍某軍的軍、師、團、營與連的首長們、幹部們和戰士們作衷心的感謝!沒有他們的鼓勵、照顧和幫助,儘管是一篇報導,我也不會寫成!篇中的人物姓名都不是真的,因為“老禿山”一役出現了許多英雄功臣,不可能都寫進去,掛一漏萬也不好。
老舍一九五四年十二月·北京
我們的志願軍能強攻能堅守,“老禿山”一役就是強有力的證明。同時,我們一貫堅持的是和平政策!
…………
這一戰,除了山上的武器,敵人還使用了七個到十個炮群,打了十萬餘發炮彈。敵機出動二百多架次,投彈五百多枚。
我們共殲敵人二千零六十二人,繳獲坦克四輛,火箭筒五門,六○炮一門,五○重機槍三十二挺,輕機槍四十挺,半自動步槍七十隻,卡賓槍五十二隻,手槍十隻,馬槍一隻,望遠鏡十一個,照像機二十個,步行機三部,電話單機十四部,電話總機一部……擊毀坦克四輛,擊落飛機三架,擊傷飛機五架,擊傷汽車兩輛。
我們攻和守的部隊出現了三百六十六名功臣,集體立功的班、排、連、營共十五個單位。
…………
無名高地果然有了名!
我們的勝利的消息傳遍了全世界。
敵人自打嘴巴的響聲也傳遍了全世界——先說必定奪回“老禿山”,沒隔兩天又說它已無軍事價值。
敵人的內鬨也傳遍了全世界:哥倫比亞抗議把她的部隊放在最危險的地方,而且當受到攻擊的時候,美軍竟坐視不救,使哥倫比亞營遭到慘敗!華盛頓趕緊辯駁:並無此事啊!而且,小小的一個哥倫比亞營的營長怎會曉得美軍司令部的調度與布置呢!
敵人的登陸進攻叫囂也瘲啞了許多,好象有什麼硬東西卡住了喉嚨。
…………
譚明超回到連部,馬上就又向連長要求任務。他已經休息過來,不但忘了疲乏,而且覺得渾身有了更多的力氣。他的膽量也更大了。“現在,老子一個人可以當十個人用了!”他斜翻著眼對自己說。
連長教他到“孤膽大娘”的住處附近去查線。
他嫌那裡的工作太清閒,可是又一想呢,去看看“孤膽大娘”也有點意思。這些日子只顧了打仗,幾乎把她忘了。敵人奪不回“老禿山”,就不住地亂轟炸,亂開炮,虛張聲勢。
離那棵老松不遠的地方,電線被炸斷。譚明超正在接線,腿上受了傷,倒下。
炮又來了。他聽得出,炮還是往這裡打來,他想快快躲開,可是腿已麻木,不能動彈。
這時候,他覺出來,有人壓在他身上。
炮彈炸開,他身上的人還不動。他慢慢地從下面挪出上半身來。
他和“孤膽大娘”臉對了臉。
她的太陽穴上往外冒血。他的臉上並沒顯出痛苦,還是那麼鎮定,和祥,好象剛睡熟了似的閉著眼,說不定哪一會兒就會醒過來。
他腿上的血染紅了一片她的白裙,她頭上的血滴在他的臉上。
不久,英雄營長賀重耘在古松的下面,借著春月的清輝,向“孤膽大娘”致了敬禮。
小司號員郜家寶和衛生員王均化,兩位青年英雄,攙著譚明超,在英雄營長的身後,向她敬禮!
賀營長轉身,望了望“老禿山”。“後邊的那些山也都得拿下來!”他對三個青年們說。
後記
一九五三年十月,我隨同中國人民第三屆赴朝慰問團去到朝鮮。慰問工作結束,我得到總團長賀龍將軍的允許,繼續留朝數月,到志願軍部隊去體驗生活。
我在志願軍某軍住了五個來月,訪問了不少位強攻與堅守“老禿山”的英雄,閱讀了不少有關的文件。我決定寫一部小說。
可是,我寫不出來。五個來月的時間不夠充分了解部隊生活的。我寫不出人物來。
我可也不甘心交白卷。我不甘放棄歌頌最可愛的人們的光榮責任,儘管只能寫點報導也比交白卷好。
於是,我把聽到的和看到的資料組織了一下,寫成此篇。這只能算作一篇報導。
這麼交代一下,並不為卸責,而是有意說明:體驗生活應該是長期間的事,大致參觀一下是不中用的。沒有真實的生活寫不出文藝作品來。
我要對志願軍某軍的軍、師、團、營與連的首長們、幹部們和戰士們作衷心的感謝!沒有他們的鼓勵、照顧和幫助,儘管是一篇報導,我也不會寫成!篇中的人物姓名都不是真的,因為“老禿山”一役出現了許多英雄功臣,不可能都寫進去,掛一漏萬也不好。
老舍一九五四年十二月·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