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頁
“我只希望,在數十年,數百年之後,大秦國王這個稱號,不再代表著權威和強勢,而是代表著大秦的團結和統一。”
說到這裡,劉鎮宇的眼睛裡充滿了淚水,他的語音哽咽起來:“雖然我可以改變甚至創造歷史,但是我無法一直掌控歷史。以後的歷史,就由你們,由世世代代的大秦人來創造了。”
說到這裡,大會場裡一片寂靜,好一會兒,才響起潮水般的掌聲。
在掌聲中,首相高晨淚流滿面地親吻了劉鎮宇的手。
在掌聲中,大會場所有的人都淚流滿面的夾道歡送由劉興平攙扶著的劉鎮宇。
走出大會場,劉興平扶著劉鎮宇向外面的馬車走去。
剛走到台階邊上,劉鎮宇和劉興平等人才發現,可以容納十萬人的勝利大廣場上密密麻麻地都是人,這些從建昌各處和建昌以外聞訊趕來的人站滿了廣場和建昌大街。
在近衛軍士兵們的維護下,人民閃開了一條僅容馬車單行的小道。
劉鎮宇坐上馬車,拉起車蓬,露天坐在上面,含著眼淚,笑著向他的人民招手。
在馬車的前面,人民非常有秩序,讓馬車能緩緩地通過。但是馬車一過,流著淚的人民全部涌了上來,他們使勁地伸出自己的手,虔誠地觸摸著馬車和後面的牡丹旗。
整個廣場迴蕩著一片濃濃的悲傷氣息中。
在建昌城的北面,在烈士陵園-靜園裡,劉鎮宇靜靜地在這裡坐了兩個小時。
他撫mo著刻著一個個熟悉名字的紀念碑,淚如泉湧。
“我很想躺在這裡,躺在他們中間。但是我沒有這個資格躺在這裡。這些烈士為了大秦,早早地就戰死在戰場上了。而我卻苟活了這麼些年,享盡了生命的幸福,最後老死在床榻上。沒有資格呀,我沒有這個資格呀。”
第二日,劉鎮宇啟程回基輔,一路上,無數的大秦人騎上馬,挎著馬刀,一路跟隨,以自己的方式送自己的國王回家。
在建昌,一位青年人讀完當天的《建昌日報》,不由淚流滿面。這位大唐赴大秦留學生長嘆道:“聖君時日不久矣,大秦基業和百年的風liu創於此人手裡,可惜我不能生於其時呀!”
到了基輔,劉鎮宇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了。在他的督促下,他的陵墓終於修好了。一座巨大的墓位位於甑宛兒王后、伊林娜王妃前方的位置,墓位地面建築只是一個花崗石的真人比例的雕像。他戴著頭盔,身穿鎧甲,手持一把長刀,安詳地躺在一人高的石基上。
在石墓的前面是一個不大的廣場,廣場上立著一個雕像,騎馬的劉鎮宇全副武裝,他如同率領無數的大唐移民向西而去。但是在日出的時候,他又忍不住地拉著韁繩,策馬向東回顧。
“興平,你覺得數百年以後,大秦和大唐會一樣嗎?”躺在床上的劉鎮宇問道。
“完全不會的。大秦和大唐走得完全是兩條路。”劉興平說道。
“是啊,我來到這個世界,唯一的想法就是讓我們的民族走上一條富強之路,從此擺脫悲慘的歷史輪迴。”
“但是我猶豫,我不忍心用血和火去為華夏民族建立一個新的世界,更擔心我建立的新世界在我死後沒多少年又煙消雲散,重新回到歷史的輪迴中去。人的一生,只有短短几十年呀,而我們的民族卻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呀。”
說到這裡,劉鎮宇長嘆一口氣。
“其實,我還有一個私心在裡面。如果我改變了歷史,華夏還是歷史上我熟悉的華夏嗎?它還知道自己的錯誤嗎?當我魂回故里的時候,我還找得到路嗎?我寧願在旁邊默默地在一旁守護著它,也不願改變它的一切。”
“誰對誰錯?誰說得清楚呢?沒有對,又怎麼會認識到是錯的呢?沒有錯,又怎麼能走向對的呢?”劉鎮宇嗡嗡地念道。
最後,劉鎮宇如同記起了一般:“興平,你一定要記得,入棺時把那壇唐皇給我的那壇故里泥土撒在我的身體上,用不了多久,我的身體就會融入其中了。”
看到劉興平流著眼淚在點頭,劉鎮宇也滿意地點著頭。
數天後,新曆五十一年三月初十,劉鎮宇終於快不行了。
他緊緊地抓住李明珠的手,笑著說道:“我一直在努力地活著,希望能活在你們的後面,讓喪失親人的痛苦由我一個人來承擔。但是對不起,我還是沒能活到那一天。這份痛苦又要你來承受了。”說到這裡,劉鎮宇的淚水忍不住流出來了。
李明珠的臉上也滿是淚水,再也說不出話來了。
“明珠,為我唱首歌吧。”劉鎮宇說道。
李明珠抹一下眼淚,繼續緊緊地抓著劉鎮宇的手,開始唱起來。
劉鎮宇在妻子的歌聲中,仿佛越過了原野,越過了高山,越過了海洋,又回到了熟悉的地方,看到了熟悉的人。
慢慢地,他似乎什麼都不知道了,只有歌聲還在耳邊迴蕩。
“躺下吧,
我親愛的人,
低下你高貴而倔強的頭顱,
夜幕已經低垂,
你的旅途已到終點。
安睡吧。
過往的人民將在你的睡夢中呼喚你,
從遙遠海洋的另一邊,
說到這裡,劉鎮宇的眼睛裡充滿了淚水,他的語音哽咽起來:“雖然我可以改變甚至創造歷史,但是我無法一直掌控歷史。以後的歷史,就由你們,由世世代代的大秦人來創造了。”
說到這裡,大會場裡一片寂靜,好一會兒,才響起潮水般的掌聲。
在掌聲中,首相高晨淚流滿面地親吻了劉鎮宇的手。
在掌聲中,大會場所有的人都淚流滿面的夾道歡送由劉興平攙扶著的劉鎮宇。
走出大會場,劉興平扶著劉鎮宇向外面的馬車走去。
剛走到台階邊上,劉鎮宇和劉興平等人才發現,可以容納十萬人的勝利大廣場上密密麻麻地都是人,這些從建昌各處和建昌以外聞訊趕來的人站滿了廣場和建昌大街。
在近衛軍士兵們的維護下,人民閃開了一條僅容馬車單行的小道。
劉鎮宇坐上馬車,拉起車蓬,露天坐在上面,含著眼淚,笑著向他的人民招手。
在馬車的前面,人民非常有秩序,讓馬車能緩緩地通過。但是馬車一過,流著淚的人民全部涌了上來,他們使勁地伸出自己的手,虔誠地觸摸著馬車和後面的牡丹旗。
整個廣場迴蕩著一片濃濃的悲傷氣息中。
在建昌城的北面,在烈士陵園-靜園裡,劉鎮宇靜靜地在這裡坐了兩個小時。
他撫mo著刻著一個個熟悉名字的紀念碑,淚如泉湧。
“我很想躺在這裡,躺在他們中間。但是我沒有這個資格躺在這裡。這些烈士為了大秦,早早地就戰死在戰場上了。而我卻苟活了這麼些年,享盡了生命的幸福,最後老死在床榻上。沒有資格呀,我沒有這個資格呀。”
第二日,劉鎮宇啟程回基輔,一路上,無數的大秦人騎上馬,挎著馬刀,一路跟隨,以自己的方式送自己的國王回家。
在建昌,一位青年人讀完當天的《建昌日報》,不由淚流滿面。這位大唐赴大秦留學生長嘆道:“聖君時日不久矣,大秦基業和百年的風liu創於此人手裡,可惜我不能生於其時呀!”
到了基輔,劉鎮宇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了。在他的督促下,他的陵墓終於修好了。一座巨大的墓位位於甑宛兒王后、伊林娜王妃前方的位置,墓位地面建築只是一個花崗石的真人比例的雕像。他戴著頭盔,身穿鎧甲,手持一把長刀,安詳地躺在一人高的石基上。
在石墓的前面是一個不大的廣場,廣場上立著一個雕像,騎馬的劉鎮宇全副武裝,他如同率領無數的大唐移民向西而去。但是在日出的時候,他又忍不住地拉著韁繩,策馬向東回顧。
“興平,你覺得數百年以後,大秦和大唐會一樣嗎?”躺在床上的劉鎮宇問道。
“完全不會的。大秦和大唐走得完全是兩條路。”劉興平說道。
“是啊,我來到這個世界,唯一的想法就是讓我們的民族走上一條富強之路,從此擺脫悲慘的歷史輪迴。”
“但是我猶豫,我不忍心用血和火去為華夏民族建立一個新的世界,更擔心我建立的新世界在我死後沒多少年又煙消雲散,重新回到歷史的輪迴中去。人的一生,只有短短几十年呀,而我們的民族卻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呀。”
說到這裡,劉鎮宇長嘆一口氣。
“其實,我還有一個私心在裡面。如果我改變了歷史,華夏還是歷史上我熟悉的華夏嗎?它還知道自己的錯誤嗎?當我魂回故里的時候,我還找得到路嗎?我寧願在旁邊默默地在一旁守護著它,也不願改變它的一切。”
“誰對誰錯?誰說得清楚呢?沒有對,又怎麼會認識到是錯的呢?沒有錯,又怎麼能走向對的呢?”劉鎮宇嗡嗡地念道。
最後,劉鎮宇如同記起了一般:“興平,你一定要記得,入棺時把那壇唐皇給我的那壇故里泥土撒在我的身體上,用不了多久,我的身體就會融入其中了。”
看到劉興平流著眼淚在點頭,劉鎮宇也滿意地點著頭。
數天後,新曆五十一年三月初十,劉鎮宇終於快不行了。
他緊緊地抓住李明珠的手,笑著說道:“我一直在努力地活著,希望能活在你們的後面,讓喪失親人的痛苦由我一個人來承擔。但是對不起,我還是沒能活到那一天。這份痛苦又要你來承受了。”說到這裡,劉鎮宇的淚水忍不住流出來了。
李明珠的臉上也滿是淚水,再也說不出話來了。
“明珠,為我唱首歌吧。”劉鎮宇說道。
李明珠抹一下眼淚,繼續緊緊地抓著劉鎮宇的手,開始唱起來。
劉鎮宇在妻子的歌聲中,仿佛越過了原野,越過了高山,越過了海洋,又回到了熟悉的地方,看到了熟悉的人。
慢慢地,他似乎什麼都不知道了,只有歌聲還在耳邊迴蕩。
“躺下吧,
我親愛的人,
低下你高貴而倔強的頭顱,
夜幕已經低垂,
你的旅途已到終點。
安睡吧。
過往的人民將在你的睡夢中呼喚你,
從遙遠海洋的另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