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徐海東還說到,自林育英到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進展的情形,對黨內團結有所幫助。……他特別重視黨內團結,認為團結是生路,分歧是死路,他懇切希望我能到保安去與毛等握手言歡,這樣,會使前方士氣為之大振。
徐海東向張國燾交談的這番話,意在告訴張國燾,毛澤東已經是一位威望很高的領袖人物了,你不能再與他爭高低。同時還策略地勸他與毛澤東握手言歡。這無疑打動了張國燾的心,他當時的心情也在《我的回憶》中作了這樣的敘述:
徐海東這個樸實的軍人所說的這些話,顯然是真情的流露,不僅可以信任,而且令人感動。我同樣覺得戴聶的整肅工作是做得過分了,毛澤東等出面糾正是適當的。我除了對徐海東表示這一點看法以外,也說到我正努力於黨內團結。
看來,張國燾真有點回心轉意了。其實,他已經是一個徹底的失敗者,再行他的分裂陰謀也是不可能的事了,他只得順其自然。當然,此時張國燾放棄他的分裂念頭,應該是毛澤東所期待的。在保安的毛澤東正在與過去不共戴天的張學良商討攜手共同抗日的大計,那麼與張國燾還有什麼恩怨不能暫時擱置起來呢?還有什麼分歧不能解決呢?
毛澤東正在以他那博大的心胸在等待張國燾的到來。
毛澤東一直在等待張國燾與他握手,只是等得太久,許多人都主張開除張國燾的黨籍,但毛澤東沒有同意,目的就是能等他回來,回到黨中央的懷抱里來。並且預言一年之後張國燾肯定會來與他握手。但張國燾卻沒有感受到毛澤東的那種熱切的等待,一直把毛澤東作為他的政治對手來對待。就憑這一點,張國燾與毛澤東相比,他已經顯得十分的渺小。這也決定了他不能做也沒有資格做黨的領袖。
當毛澤東得知張國燾率部從打拉池退到同心城以後,即電告張國燾,已決定派周恩來到寧夏的洪德迎接他。
此時,張國燾已無話可說,即率部奔東,向洪德移動。
11月20日這一天,是一個不尋常的日子,自毛兒蓋與張國燾分手之後,大家都沒有想到會在寧夏的一個叫河連灣的集鎮握手言歡。
樹欲靜風不止(8)
在這個集鎮的一個大路口上,張國燾同朱德一起與周恩來相會。
“你們辛苦了!”周恩來上前一下抓住他們兩人的手,動情地說道。
朱德望著周恩來,眼淚禁不住流淌下來,他什麼也沒有說,只是使勁兒地搖著周恩來的手。這一年來,他所經歷的一切,周恩來是無法想像的,好在張國燾保全了他一條生命,才有今天的重逢。
張國燾則是隨著朱德那搖動的手也跟著搖動。此時,他心裡一片空白,他不知道說什麼好。這一年來,他所做的一切,如何向周恩來交待?如何向他表露自己的心跡?
其實,周恩來不需要他們說什麼,一切都在理解和意料之中。
“國燾兄只是臉黑了些,朱老總也有點瘦了。”周恩來仔細端詳著他們兩人。
“革命嘛,那有不吃點苦的?”朱德說道。
“有勞你大駕迎接,吾兄頗感不安啦!”張國燾拉著周恩來的手往前走。
他們三人邊走邊繼續寒暄,一起來到張國燾的住處,坐下後,周恩來即向他們介紹全國目前的形勢和他與張學良接觸的情況。他說:“我與張學良接頭的時候,張學良的態度很坦率誠懇。當我提出要以‘停止剿共,一致抗日’作為我們聯合的基礎時,他當即表示贊同。張學良的這種抗日決心,是日本侵略行徑和蔣介石逼出來的。他那個著名的父親被日本人謀害以後,他也被攆出了東三省,而且他本人也被國人唾罵為‘不抵抗將軍’。他雖然擔任著剿匪副司令的名義,而蔣介石卻歧視他,要讓他的東北軍在剿匪中被消滅掉。這一切逼使他非抗日不可。”
周恩來稍作停頓,喝了一口水,繼續說:“這些年來,中國的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主要是日寇猖獗,觸發了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就拿這位張少帥來說,他能反過來聯俄聯共抗日,一是以往想像不到的事。所以抗日怒濤瀰漫全國,不久以前,西南軍人李宗仁、白崇禧、陳濟棠等也借抗日的名義反對南京,甚至南京政府內部也有些人具有抗日的情緒。因此,我們不能用老眼光來看張學良和東北軍。張學良過去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們都知道,而現在他卻奮發有為。東北人都希望打回老家去,東北軍就是體現這種願望的部隊。東北軍中的青年軍官最大多數是熱情反日的,東北的青年,尤其東北大學的學生,都群集到西安來,高唱流亡三部曲,這確是動人心弦,張學良本人便成了東北軍和東北人民抗日的號手。”
周恩來還向他們介紹了很多情況,使他們耳目一新。張國燾在《我的回憶》中寫道:
我自從1931年踏進鄂豫皖區之後,老在偏僻地區打游擊,與世隔絕,已達五年之久,時代的推演,簡直使我成為一個孤陋寡聞的鄉下人了。周恩來從偏僻的保安,通過西安這個小窗口,吸取了外來的陽光,他所知道的雖仍極少,所告訴人們的,也不免有些抽象,但已使我們覺得世界真的變了,而他又確已得風氣之先,我須急起學習,趕緊拍去游擊的征塵,換上知識分子的道袍,以適應城市生活。
徐海東向張國燾交談的這番話,意在告訴張國燾,毛澤東已經是一位威望很高的領袖人物了,你不能再與他爭高低。同時還策略地勸他與毛澤東握手言歡。這無疑打動了張國燾的心,他當時的心情也在《我的回憶》中作了這樣的敘述:
徐海東這個樸實的軍人所說的這些話,顯然是真情的流露,不僅可以信任,而且令人感動。我同樣覺得戴聶的整肅工作是做得過分了,毛澤東等出面糾正是適當的。我除了對徐海東表示這一點看法以外,也說到我正努力於黨內團結。
看來,張國燾真有點回心轉意了。其實,他已經是一個徹底的失敗者,再行他的分裂陰謀也是不可能的事了,他只得順其自然。當然,此時張國燾放棄他的分裂念頭,應該是毛澤東所期待的。在保安的毛澤東正在與過去不共戴天的張學良商討攜手共同抗日的大計,那麼與張國燾還有什麼恩怨不能暫時擱置起來呢?還有什麼分歧不能解決呢?
毛澤東正在以他那博大的心胸在等待張國燾的到來。
毛澤東一直在等待張國燾與他握手,只是等得太久,許多人都主張開除張國燾的黨籍,但毛澤東沒有同意,目的就是能等他回來,回到黨中央的懷抱里來。並且預言一年之後張國燾肯定會來與他握手。但張國燾卻沒有感受到毛澤東的那種熱切的等待,一直把毛澤東作為他的政治對手來對待。就憑這一點,張國燾與毛澤東相比,他已經顯得十分的渺小。這也決定了他不能做也沒有資格做黨的領袖。
當毛澤東得知張國燾率部從打拉池退到同心城以後,即電告張國燾,已決定派周恩來到寧夏的洪德迎接他。
此時,張國燾已無話可說,即率部奔東,向洪德移動。
11月20日這一天,是一個不尋常的日子,自毛兒蓋與張國燾分手之後,大家都沒有想到會在寧夏的一個叫河連灣的集鎮握手言歡。
樹欲靜風不止(8)
在這個集鎮的一個大路口上,張國燾同朱德一起與周恩來相會。
“你們辛苦了!”周恩來上前一下抓住他們兩人的手,動情地說道。
朱德望著周恩來,眼淚禁不住流淌下來,他什麼也沒有說,只是使勁兒地搖著周恩來的手。這一年來,他所經歷的一切,周恩來是無法想像的,好在張國燾保全了他一條生命,才有今天的重逢。
張國燾則是隨著朱德那搖動的手也跟著搖動。此時,他心裡一片空白,他不知道說什麼好。這一年來,他所做的一切,如何向周恩來交待?如何向他表露自己的心跡?
其實,周恩來不需要他們說什麼,一切都在理解和意料之中。
“國燾兄只是臉黑了些,朱老總也有點瘦了。”周恩來仔細端詳著他們兩人。
“革命嘛,那有不吃點苦的?”朱德說道。
“有勞你大駕迎接,吾兄頗感不安啦!”張國燾拉著周恩來的手往前走。
他們三人邊走邊繼續寒暄,一起來到張國燾的住處,坐下後,周恩來即向他們介紹全國目前的形勢和他與張學良接觸的情況。他說:“我與張學良接頭的時候,張學良的態度很坦率誠懇。當我提出要以‘停止剿共,一致抗日’作為我們聯合的基礎時,他當即表示贊同。張學良的這種抗日決心,是日本侵略行徑和蔣介石逼出來的。他那個著名的父親被日本人謀害以後,他也被攆出了東三省,而且他本人也被國人唾罵為‘不抵抗將軍’。他雖然擔任著剿匪副司令的名義,而蔣介石卻歧視他,要讓他的東北軍在剿匪中被消滅掉。這一切逼使他非抗日不可。”
周恩來稍作停頓,喝了一口水,繼續說:“這些年來,中國的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主要是日寇猖獗,觸發了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就拿這位張少帥來說,他能反過來聯俄聯共抗日,一是以往想像不到的事。所以抗日怒濤瀰漫全國,不久以前,西南軍人李宗仁、白崇禧、陳濟棠等也借抗日的名義反對南京,甚至南京政府內部也有些人具有抗日的情緒。因此,我們不能用老眼光來看張學良和東北軍。張學良過去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們都知道,而現在他卻奮發有為。東北人都希望打回老家去,東北軍就是體現這種願望的部隊。東北軍中的青年軍官最大多數是熱情反日的,東北的青年,尤其東北大學的學生,都群集到西安來,高唱流亡三部曲,這確是動人心弦,張學良本人便成了東北軍和東北人民抗日的號手。”
周恩來還向他們介紹了很多情況,使他們耳目一新。張國燾在《我的回憶》中寫道:
我自從1931年踏進鄂豫皖區之後,老在偏僻地區打游擊,與世隔絕,已達五年之久,時代的推演,簡直使我成為一個孤陋寡聞的鄉下人了。周恩來從偏僻的保安,通過西安這個小窗口,吸取了外來的陽光,他所知道的雖仍極少,所告訴人們的,也不免有些抽象,但已使我們覺得世界真的變了,而他又確已得風氣之先,我須急起學習,趕緊拍去游擊的征塵,換上知識分子的道袍,以適應城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