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解縉自己也有些羞見故人,這時被李景隆指出他來,解縉羞慚滿面,只好硬著頭皮上前拜見,夏潯一見是他,不由更是愕然。解縉滿面羞慚,頭也不敢抬,只是兜頭一揖,喚道:「國公!」

  夏潯看著這個有才的官迷,半晌才苦笑道:「大紳兄……」

  解縉道:「解縉不敢再當國公如此稱呼。解縉有負國公厚望,已是慚愧之極。本來,解縉已無顏再見國公,才求得曹國公援手,搭乘他的船去北京,不想終是難免與國公一見……」

  說到這裡,解縉不禁流下兩行眼淚。

  夏潯仰天一聲長嘆,心中只想:「這兩個活寶啊……莫非這就是天意?」

  第1037章 萬邦來賀

  杭州灣,一群大小官員點頭哈腰地看著龐大的艦隊遠去。

  艦隊裡的大人物不少,有輔國公楊旭、曹國公李景隆、前內閣首輔解縉。

  護送的軍隊則是攜老扶少、舉家遷往天津衛的雙嶼官兵,船隊的規模達到了百餘艘,不過在見識了鄭和所率領的千艦北上的壯觀場面以後,百餘艘大艦的場面已經不致於叫他們大驚小怪了。

  大官們由中官們的巴結著離開了,然後小官們耀武揚威地也走了,剩下市舶司的幾個小吏也準備走人。

  「瞧瞧人家國公爺這排場,聲勢浩大啊!」

  「嗨,各有各的命,羨慕不得。咱小人物有咱小人物的爽快處。你瞧這大年就要來了,就不說越往北去天氣越冷吧,光這北風就夠瞧的,他們得在海上劃著名之字往前繞,萬一碰上場大風浪,那多危險?

  當年大元伐日本,幾百條船可不全扔那兒了?沒法子啊,玩命也得趕在春節前到北京,要給皇上老爺拜年去,大人物也不容易啊。」

  「說得也是,你瞧咱們那些上官,平素里簡直就是天王老子第一,他老二,喏,這不府里的官兒們一來,一個個也得陪著笑臉哈著腰,你瞧他們這一回去,少不得要陪著吃吃喝喝,臨走還得把人家答兌得舒舒服服的,還是咱們好啊,犯不著那麼巴結。」

  「嘁,那是因為你巴結也就是個小吏的命!」

  「得得得,你又來了!早點回去置辦年貨吧,過年啦,咱們職微人窮,可過年這時候咱們最自在、最快活,不用絞盡腦汁地想著給上官送什麼禮,不用扔下老婆孩子去陪人家喝個翻江倒海,喜歡了找幾個朋友喝,要不然就在家陪老婆娃兒,舒坦!」

  「哈哈哈……」

  幾個小吏互相打趣著走開了。

  ……

  山東半島。

  早在上古時期,商湯的祖先就通過這裡實現了與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的聯繫。

  膠東半島的萊夷人最早掌握了航海和造船技術,少昊時期,先人就在這一帶活動,夏代帝芒曾「東狩於海,獲大魚」。商末,箕子渡海,由此入朝。

  春秋末葉,孔子曾在此望海而嘆:「道不行,乘桴浮於海。」

  先秦時期,由此赴海外尋找三神山的航海活動更是層出不窮,直至北宋滅亡,宋室南遷,建立南宋,航海中心才漸漸南移。

  這幾年來,山東的幾個港口重新恢復了繁榮景象,此刻,港灣里就停泊著三十多條準備啟航的大船。

  「彭少東,這大雪寒冬的,還要出航啊?」

  彭子期領著幾個人踩著積雪正咯吱咯吱地往碼頭趕,碰上一些剛從碼頭出來的人。

  冬天,港口蕭條了許多,碼頭的人並不多,這些剛從碼頭出來的人也是常年在此進行海洋貿易的人,只是他們財力有限,缺少遠洋大船,主要只跟日本、朝鮮往來貿易。

  老遠看見彭家少東主彭子期,他們就熱情地打招呼。

  「哦,韓老大,過年好啊!」

  看見來人,彭子期站住身子,笑著拱手:「呵呵,我們這趟不是遠洋,這不是我那妹夫要舉家遷往北京麼,我琢磨了,皇上遷都北京,以後這北方航運的生意一定小不了。我爹打算帶些人隨我妹夫一塊兒去北京,等在那兒鋪個攤子。」

  「哎喲,恭喜恭喜!彭少東,你那妹夫是當朝國公啊,有這麼一門親戚,那還有啥說的,等你彭家在北京城站住了腳跟兒,你們可得幫襯兄弟一下呀!」

  彭子期哈哈笑道:「韓老大,瞧你說的,大家鄉里鄉親的,互相幫忙、互相幫忙!」

  對答了一番,雙方拱手作別,彭子期一行人又往碼頭趕,北風呼嘯,彭子期用毛巾掩著口,問旁邊一人:「老爺子啥時到的?」

  「剛到,老爺子正發脾氣呢,所以我才趕緊跑來找上東。」

  「發脾氣?因為啥?」

  「還不是因為西門家麼……」

  彭子期嘆了口氣,無辜地道:「這能怪我麼?我也不知道他會來啊。」

  碼頭上,停泊在岸邊的一艘大船上,彭老莊主正在吹鬍子瞪眼睛。

  西門慶翹著二郎腿坐在下首,慢條斯理地喝著茶,根本沒把他當回事兒。

  小東嫂子跟懷孕的女兒坐在一旁說著悄悄話,南飛飛則攬著小女兒,正給她講故事。

  彭老莊主拍著桌子憤怒地道:「誰叫你來的?」

  西門慶一臉的無所謂:「我自己啊!」

  「你的店鋪生意呢?」

  「我這幾年沒閒著啊,早就暗中陸續盤出去了,接手最多的就是北京謝老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