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
由於這段獨白所包含的思想極少有人想到,而林肯寫下它時正值亂世,所以它也就越發顯得珍貴。人們可以從中窺見他的內心,一個哲學家的內心。沒有自以為是,沒有對敵人的譴責,甚至也沒有了解上帝意志的自詡,這就是林肯晚年稱之為命運的東西。但文中絲毫沒有痕跡可以說明他信仰人為創造的上帝或是上帝的兒子耶穌,相反,他的宿命觀卻使他相信,或許命運有著其它的不為人所知的理由,否則它為什麼不制止這場戰鬥呢?整篇文章都仿佛在敘述一個問題,它的答案並非找不到,而是天意不願向人們透露面已;文中字裡行間卻流露出他對周圍所發生的以及現在為之奮鬥的一切所持的懷疑。有兩次,他都用“然而”打斷了自己的思考,這是林肯自青年時代以來在作文和說話中所慣用的,這種方式就仿佛是大調三和弦總是被摻到小調區域裡一樣,時不時就會落到他的憂鬱傷感中。
就在說了這第二個“然而”之後,他馬上又重新振作起來,因為無論是所謂命運的意志也好,戰鬥的思想也好,對他來說,有一點是確定的,那就是,奴隸制是不合理的,應該予以廢除。取得安提塔姆勝利後的第五天,他在事先沒有通知會議內容的情況下,召集了內閣開會。林肯,在聽到戰場失利或是首都受到威脅的消息時坐在驚慌失措的部長們中間曾經是那樣的鎮定自若,而今,雖然戰爭前景看好,是的,就在一個普普通通的九月的早晨,他卻變得心急如焚;他要把那份偉大的宣言公之於眾,同時也向尚不了解他內心思想的同仁們敞開自己的心扉!這是他二十年以來的希望,在過去的一年中由於南方的得寸進尺,加之他的多方面考慮,他不敢斷然做出這樣的舉動,今天,他終於可以不慌不忙,有條不紊地把它付諸實施了。
在做出最後決定時,除了政治家特有的憂慮使他對此舉後果產生懷疑以外,他生性謹慎,以及讓他逃避羈絆的流浪漢性格也阻礙了他,這種性格不是曾使他面對婚姻問題兩次堅決地說了“不‘:,並且在結婚的當日逃了婚嗎?所以面對內閣成員們驚奇、懷疑的目光他顯得十分窘迫。他是如何排解這種窘迫的?他拿起了最新一期幽默報紙,給大家讀了一篇他最崇拜的作家阿特穆斯。華德寫的諷刺作在座的各位內閣成員可能沒有人理解他的這一舉動,可能還有幾個人在罵他,而如果他們知道了他召集這次會議的目的的話,他們一定會更加氣憤。這位總統真就像個本性難移的吉卜賽人,即便在他生命中最嚴肅、國家最危急的時刻,沒有笑話和故事,他也活不下去。不過不一會兒,林肯便丟開了報紙,對大家說道:”如大家所知,我就戰爭和奴隸制的關係進行了很長時間的思考……早在叛軍兵臨弗里德里克斯堡時,我就下了決心,只要我們把叛軍趕出馬里蘭州,我就發布這個解放奴隸的宣言……
我向我自己許下了這個諾言……(這裡,他稍作遲疑)——也向我們的造物主許下了這個諾言。現在,南方人被趕出去了,我決定履行我的諾言。我並不要求你們對此提出自己的看法,因為我已經下定決心了。我這樣說,並沒有對諸位有絲毫的不敬,只是我了解大家的意見……如果你們對宣言的措辭,或是一些次要的地方有什麼修改意見的話,我很願意聽,也很感謝大家……我知道,別人可能會比我作得更好。如果我得知公眾對哪個人比對我更加信任的話,我一定會按照憲法的規定讓他來擔任我的職務,我會毫不猶豫地那樣做的。雖然,我也清楚,現在人民不像以前那樣信任我了,但我仍舊相信,經過周到的權衡和比較,大家一定找不出另一個比我強的了。即便有,也沒有什麼憲法允許的途徑可以讓他名正言順地代替我。既然我還呆在這裡,我就要竭盡所能做好分內的事情,為國家擔負起責任,選擇一條我認為正確的道路。“
聽到說話中的停頓了嗎?聽出語氣中的尷尬了嗎?看出他周圍那些人木然的、不約而同的沉默了嗎?感覺到他在說這番話時的孤立無援了嗎?為什麼他談到了是否應該有另一個人替代他的問題?為什麼他會以一種近乎粗暴的口氣說,他根本不想聽部長們的意見?因為他必須以自己男性的力量強迫自己做出這個重大的決定,在表達的時候,他幾乎怕得發抖,就像一個年輕人幾經猶豫,一再拖延,最終決定向自己心愛的姑娘表達愛意一樣。因為他,生就一種詩人的氣質,總是因為周到的權衡而無法下定決心,做出那重要的舉動,直到最後還在尋找一個能夠代他完成這些任務的人選。但是,既然他還呆在這兒,那他就會竭盡所能做好分內的工作,或者,像他緊接著所說的那樣:“我相信上帝,他告訴我,我沒有做錯什麼事。”
現在,各位部長仿佛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在他作完報告之後,他們似乎連他說“我的造物主”之前的遲疑都覺察出來了。在這個偉大的時刻,西部的那個貧窮的農夫要解放奴隸的強烈願望,把一股人性的暖流撒在了內閣會議上。在稍許爭論之後,他用一種生動的口吻向大家講述了在困境當中,他怎樣像個孩子一樣感到受挫和委屈,他說這次把叛軍趕出馬里蘭州的勝利乃是邁出最後一步的標誌。
就在說了這第二個“然而”之後,他馬上又重新振作起來,因為無論是所謂命運的意志也好,戰鬥的思想也好,對他來說,有一點是確定的,那就是,奴隸制是不合理的,應該予以廢除。取得安提塔姆勝利後的第五天,他在事先沒有通知會議內容的情況下,召集了內閣開會。林肯,在聽到戰場失利或是首都受到威脅的消息時坐在驚慌失措的部長們中間曾經是那樣的鎮定自若,而今,雖然戰爭前景看好,是的,就在一個普普通通的九月的早晨,他卻變得心急如焚;他要把那份偉大的宣言公之於眾,同時也向尚不了解他內心思想的同仁們敞開自己的心扉!這是他二十年以來的希望,在過去的一年中由於南方的得寸進尺,加之他的多方面考慮,他不敢斷然做出這樣的舉動,今天,他終於可以不慌不忙,有條不紊地把它付諸實施了。
在做出最後決定時,除了政治家特有的憂慮使他對此舉後果產生懷疑以外,他生性謹慎,以及讓他逃避羈絆的流浪漢性格也阻礙了他,這種性格不是曾使他面對婚姻問題兩次堅決地說了“不‘:,並且在結婚的當日逃了婚嗎?所以面對內閣成員們驚奇、懷疑的目光他顯得十分窘迫。他是如何排解這種窘迫的?他拿起了最新一期幽默報紙,給大家讀了一篇他最崇拜的作家阿特穆斯。華德寫的諷刺作在座的各位內閣成員可能沒有人理解他的這一舉動,可能還有幾個人在罵他,而如果他們知道了他召集這次會議的目的的話,他們一定會更加氣憤。這位總統真就像個本性難移的吉卜賽人,即便在他生命中最嚴肅、國家最危急的時刻,沒有笑話和故事,他也活不下去。不過不一會兒,林肯便丟開了報紙,對大家說道:”如大家所知,我就戰爭和奴隸制的關係進行了很長時間的思考……早在叛軍兵臨弗里德里克斯堡時,我就下了決心,只要我們把叛軍趕出馬里蘭州,我就發布這個解放奴隸的宣言……
我向我自己許下了這個諾言……(這裡,他稍作遲疑)——也向我們的造物主許下了這個諾言。現在,南方人被趕出去了,我決定履行我的諾言。我並不要求你們對此提出自己的看法,因為我已經下定決心了。我這樣說,並沒有對諸位有絲毫的不敬,只是我了解大家的意見……如果你們對宣言的措辭,或是一些次要的地方有什麼修改意見的話,我很願意聽,也很感謝大家……我知道,別人可能會比我作得更好。如果我得知公眾對哪個人比對我更加信任的話,我一定會按照憲法的規定讓他來擔任我的職務,我會毫不猶豫地那樣做的。雖然,我也清楚,現在人民不像以前那樣信任我了,但我仍舊相信,經過周到的權衡和比較,大家一定找不出另一個比我強的了。即便有,也沒有什麼憲法允許的途徑可以讓他名正言順地代替我。既然我還呆在這裡,我就要竭盡所能做好分內的事情,為國家擔負起責任,選擇一條我認為正確的道路。“
聽到說話中的停頓了嗎?聽出語氣中的尷尬了嗎?看出他周圍那些人木然的、不約而同的沉默了嗎?感覺到他在說這番話時的孤立無援了嗎?為什麼他談到了是否應該有另一個人替代他的問題?為什麼他會以一種近乎粗暴的口氣說,他根本不想聽部長們的意見?因為他必須以自己男性的力量強迫自己做出這個重大的決定,在表達的時候,他幾乎怕得發抖,就像一個年輕人幾經猶豫,一再拖延,最終決定向自己心愛的姑娘表達愛意一樣。因為他,生就一種詩人的氣質,總是因為周到的權衡而無法下定決心,做出那重要的舉動,直到最後還在尋找一個能夠代他完成這些任務的人選。但是,既然他還呆在這兒,那他就會竭盡所能做好分內的工作,或者,像他緊接著所說的那樣:“我相信上帝,他告訴我,我沒有做錯什麼事。”
現在,各位部長仿佛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在他作完報告之後,他們似乎連他說“我的造物主”之前的遲疑都覺察出來了。在這個偉大的時刻,西部的那個貧窮的農夫要解放奴隸的強烈願望,把一股人性的暖流撒在了內閣會議上。在稍許爭論之後,他用一種生動的口吻向大家講述了在困境當中,他怎樣像個孩子一樣感到受挫和委屈,他說這次把叛軍趕出馬里蘭州的勝利乃是邁出最後一步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