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唯一可惜的是在地球已經沒有其他國家可以和華夏帝國做生意了,因此華夏帝國與時俱進地,將全球分成了若干商業區。

  這些商業區分別是:美洲商業區、澳洲商業區、東亞商業區、東南亞商業區、歐洲商業區、印州商業區和非洲商業區等七個商業區。

  每一個商業區的宗旨就是生產本土特色產品,然後通過運輸公司販賣到全球。隨著運輸業的不斷發展,運輸成本也在不斷降低,這使得許多地區沒有的特產,可以第一時間運送到該地販賣。

  這種自家人把錢賺來賺去的方法大概可以解除一時的矛盾,但長久下去並沒有什麼好處。於是探索外星的任務就拉上了議案,而且得到了大量商人的支持。

  第一艘火箭已經開始在製造階段,這是第一艘已經設計已經通過了各方認證,被認定可以成功飛出大氣層的火箭。而在它之前,一些民間研究所建造的所謂的‘破天飛機’之類玩具,很多都在大氣層毀掉了。

  科技與生活方面:

  華夏人的頭腦的一流的,只要給他們打下基礎,並且政府予以一定的支持和重視,他們可以不斷發展。

  張銘這個作弊器在不斷揮舞著金手指,他這個偽宅男當然沒辦法去參與研究那種高科技的玩意,他來之前背下的,也不過是最多不過清代年間的技術而已,而且大部分都是很容易做到的技術。

  不過他本人來自的年代本身就是他的優勢,任何新的研究,他多少都能大概指點一下,讓研究者少走一些彎路。很多需要上百年才能研究的技術,在他的指點下二三十年,甚至十來年的功夫就完成了。

  然而更重要的是,大概因為張銘自稱是墨家子弟的關係,所以他的子孫對科技的研究那是絕對不留餘力。其中或許是出於討好這位老祖宗,但更多是他們也享受到了科技進步帶給他們的好處。

  於是,汽車在300年這年已經幾乎達到了後世的水平,而且成本降低了許多,一些稍微富裕一點的百姓都能買上一輛私家車開開了。

  而每一個城市裡面,公車和計程車的出現更是惠及了大量的百姓,他們上班上課變得輕鬆了許多,當然前提是他們口袋裡有足夠的華夏幣。

  值得一說的是隨著新政策的出台,所有未滿十八歲的未成年人搭乘公共汽車是不需要收費的,這倒是讓不少學生的家長鬆了口氣。

  飛機已經研究出了空中巴士,運輸機的運輸噸位也在不斷提高,飛行距離更是越來越遠,已經做到了上萬米飛行的水準。這使得一些帝國發生自然災害的時候,一些救難物資能夠在第一時間送到事發地點,造福受災百姓。

  電話已經完全普及,州際電話雖說費用貴了點,但也可以做到了。而科學家們也開始致力研究無線電話,張銘手中就有一個‘大方磚’,這是研究所給他的試用機。

  醫院裡面,西醫慢慢變得比中醫受歡迎,這是一種中醫的無奈。說穿了西醫只需要配合大量的儀器就能診斷病情,學習起來三五年就能出師。然而中醫需要學習的東西太龐雜了,而且出師最少也要十來二十年的,加上別人只相信那些上了年紀的中醫,所以那些剛出師的中醫就少了許多收入。

  還好張沖(張銘孫子,張瓏與黃舞蝶之子)這些年一直在著力於中醫的發展,而且每一個達到一定職稱的中醫還給予資金補助,所以每一個醫院依然保留著中醫這個區域,而且西醫許多治不好的病,在這裡都能治癒。當然,前提是這裡是公立醫院,而且坐鎮的是行醫經驗超過三十年的老中醫。

  電子計算機也已經開始在研究,這裡張銘沒辦法給他們提供任何建議,只能依靠大家不斷摸索。或許百來年後,張銘還沒有進入棺材之前,就能看到個人電腦的出現吧?

  至於城市的住宅,也開始出現了類似小區、公寓這樣的玩意。雖說這年代依然地廣人稀,華夏人加上那些已經開始漢化的異族已經差不多達到了四億人口,但對於整個地球來說,這四億人口顯得是那麼的稀少。

  不過人總是喜歡趨向繁華的地方,尤其是作為首都的北京,更是集中了差不多三四個縣的人口。那麼多的人口當然就沒有那麼多的土地可以供應,於是向天要地盤的口號就被人提了出來。

  公寓和小區這兩種居住方式開始被人所認可,順帶著對提出這兩種概念的張銘也不由得有點佩服。這老祖宗年紀也不大了,不過對於這些事情卻是絕對的精通,不少人也在感慨,為毛這樣的能人,不繼續當皇帝,而是當一個沒什麼權利的司長呢?

  至於每一個家庭,裡面的家電同樣在完善。電冰箱雖說做不到無氟,但至少可以冷藏點什麼東西了;電暖爐和空調的出現,更是讓飽受夏天和冬天折磨的百姓,尤其是那些住在高層的居民鬆了口氣。

  每晚,他們都能在華夏電視台看到一些電影公司製作的影片,《華夏大帝》與其相關的翻拍電影那是收視率最高的。而第二高的是則是《新聞聯播》這個節目。

  至於那傳說中的GG,在張銘的建議與張沖的詔令下,每一個節目結束到下一個節目開始這段時間內,才會播放十個GG,因此那些想要做GG的商人,沒點資金去競拍那可就只能歇菜了。

  不過還好,華夏一頻的GG競拍不到,可以去別的頻道競拍。那些競拍到的,因為付出的太多,也往往不會去其他頻道競拍,因此多少給了一些資金不太充裕的大商家一點生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