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頁
每天空中三位數字以上的雙方飛機,以超過聲音的速度角逐著勝負。從百公里打到百公尺,從萬米高空打到百米低空,搏鬥是不死不休的,所以也是慘烈的,在太陽的照耀下更是如此。已經殺紅了眼的日本飛行員被犬養牲道的演說激起了“神風突擊隊”基因,為了以後可化作被供奉在神社中的一塊木牌,不時在彈藥完盡的時候,把自己的座機和身軀變成最後一枚飛彈,與對方同歸於盡。
然而人的精神力是有限的,自殺戰術如果能達到最低限度“以一命換一命”也還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只是換一堆遙控裝置,則無論如何都是無效的。具有諷刺意義的是,當日本無力派出飛機去對抗解放軍的無人飛機而可以肆無忌憚地把各種干擾裝置發揮到極至時,解放軍的無人駕駛戰機開始找不到北了。解放軍的遙控人員們只好以不斷增加調整時間來應對,而指數般上升的遙控時間不可避免地大大壓縮了無人駕駛戰機的戰鬥時間。
面對無人駕駛戰機費效比的迅速增加,而日本加速研究生物武器和基因武器──這是李恆等人通過對不斷增加的日本丈夫找失蹤的上海籍妻子或飯館老闆找不來上班的福建籍廚師事件分析得來的──的兩難的選擇,錢寒白只能做出投入解放軍戰術空軍的決定。
轟炸日本本土的任務是危險的,但解放軍飛行員們都爭相報名,弄得行動總負責人沈劍飛直撓頭,最後決定先上最有經驗的。這一下,施鈞他們神氣了,只有他們是遠征日本而又毫髮無損地回來的。9月18日下午,192架J─12隱身戰鬥轟炸機降落在徐州附近的一個前進機場,早已等候多時的地勤人員迅速迎上去,為飛機加油、掛彈、檢修;飛行員們在簡陋的休息室內匆匆用過晚餐,顧不上休息就又義無反顧踏上了遠征日本的漫漫航程。
夕陽西下的時候,機群看見了遼闊的東海,海面上波光粼粼。1938年5月19日,中國國軍空軍的2架“馬丁”式轟炸機也是沿著這條航線遠征日本九州的,不過它們沒有攜帶炸彈,而是在九州上空向日本國民撒下了漫天飛舞的傳單,而日本回敬中國的是炸彈下的無數平民屍體。如今,再次飛臨日本上空的解放軍空軍將撒下血與火的仇恨。
入夜時分,J─12隱身戰鬥轟炸機機群透過淡淡的雲層辨認出了日本海岸的輪廓,開路戰鬥機部隊在地面上炸出的點點火焰為機群指示了方向。領隊指揮官施鈞抑制住激動的心情大聲發出命令:“目標:東京,準備投彈!”
他們此行的目標是東京世田谷區三宿營房的生物武器研究所,它對外卻詭稱是一個“醫療實驗小組”;另一個是設在東京練馬區安積營房的生物武器資料研究辦事處。
正在這時,地面上的高射炮響了──飛彈在不分敵友的全頻電磁干擾下,充其量只是個炮彈──一串串曳光彈飛向空中,似流火一般在天空綻迸開來,幾架日本的夜航戰鬥機也升空攔截,但馬上被J─12隱身戰鬥轟炸機用紅外尾跡雷達飛彈擊落,至於高射炮火則只能作為夜空中的禮花供人觀賞,它們夠不到在高空飛行的J─12隱身戰鬥轟炸機。機群投彈了!成噸的金屬氫炸彈呼嘯著落向兩個目標。最先開始投放的是雷射制導炸彈,炸彈是在防空火力範圍之外的高空投放的,初速極高,借著短短的彈翼與自身的重量,炸彈在空中以音速畫出了一道長長的弧線。早已散開的機群從各個方向按時打開了雷射照射儀,遠紅外雷射照射到目標上,然後再被反射,在空間裡形成了一個肉眼看不到的錐形區域。炸彈的探測頭捕捉到的這一道道錐形區域,通過彈翼自動調整,開始沿著錐形的中心線飛向頂點──三宿營房或安積營房。炸彈飛行的速度快過聲音,所以目標區域的人在炸彈落地之前,是什麼也聽不見的。炸彈本身也沒有動力,不會發出任何光線。仿佛是突然之間,三宿營房和安積營房所以加固過的建築物亮了起來,一瞬之間就被從內部噴發出來的火焰扯碎包圍,萬米高空的施鈞他們先是看見了在火球的升起的同時,伴隨的是一道白色的好像是牆的東西從爆炸中心迅速向四面擴散出來,然後就聽見了爆炸聲。其實他們的眼睛在耳朵之前已經“看”到了聲音,沒有錯,就是那象牆一樣的白色物體,那是幾百公斤金屬氫爆炸時將周圍的空氣極度壓縮形成的衝擊波,從物理學角度來說,那就是聲音。只有在戰場上,人們才能夠經常看見這種相對罕有的景象,但是又有幾個人能夠在此時此地注意到它?
不用悽厲的防空警報來烘托氣氛了,空前的光亮和巨響對比下混亂的東京市顯得黑暗和沉靜。爆炸引起的大火照亮了一座座殘垣斷壁,爆炸聲震動著大地,世界末日也不過如此。
震波深傳進地下的權做防空掩體的“大江戶線”地鐵,將昏黃的燈振的搖晃起來,每人能夠感覺到。耗資九十億美元的“大江戶線”花了十三年時間興建,奢侈得差點讓東京市破產。它於2000年12月12日正式啟用,馬上成為日本現代科技的標誌。“大江戶線”由都營地下鐵公司經營,跟舊“山手線”一樣環繞東京市中心,接駁新宿、六本木和上野等要站,全長四十一公里。列車以電磁力推動,無聲無震,配有的電腦系統在緊急情況將自動控制列車速度。但沒有電,這一切都白搭,只能屈尊當防空洞。
然而人的精神力是有限的,自殺戰術如果能達到最低限度“以一命換一命”也還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只是換一堆遙控裝置,則無論如何都是無效的。具有諷刺意義的是,當日本無力派出飛機去對抗解放軍的無人飛機而可以肆無忌憚地把各種干擾裝置發揮到極至時,解放軍的無人駕駛戰機開始找不到北了。解放軍的遙控人員們只好以不斷增加調整時間來應對,而指數般上升的遙控時間不可避免地大大壓縮了無人駕駛戰機的戰鬥時間。
面對無人駕駛戰機費效比的迅速增加,而日本加速研究生物武器和基因武器──這是李恆等人通過對不斷增加的日本丈夫找失蹤的上海籍妻子或飯館老闆找不來上班的福建籍廚師事件分析得來的──的兩難的選擇,錢寒白只能做出投入解放軍戰術空軍的決定。
轟炸日本本土的任務是危險的,但解放軍飛行員們都爭相報名,弄得行動總負責人沈劍飛直撓頭,最後決定先上最有經驗的。這一下,施鈞他們神氣了,只有他們是遠征日本而又毫髮無損地回來的。9月18日下午,192架J─12隱身戰鬥轟炸機降落在徐州附近的一個前進機場,早已等候多時的地勤人員迅速迎上去,為飛機加油、掛彈、檢修;飛行員們在簡陋的休息室內匆匆用過晚餐,顧不上休息就又義無反顧踏上了遠征日本的漫漫航程。
夕陽西下的時候,機群看見了遼闊的東海,海面上波光粼粼。1938年5月19日,中國國軍空軍的2架“馬丁”式轟炸機也是沿著這條航線遠征日本九州的,不過它們沒有攜帶炸彈,而是在九州上空向日本國民撒下了漫天飛舞的傳單,而日本回敬中國的是炸彈下的無數平民屍體。如今,再次飛臨日本上空的解放軍空軍將撒下血與火的仇恨。
入夜時分,J─12隱身戰鬥轟炸機機群透過淡淡的雲層辨認出了日本海岸的輪廓,開路戰鬥機部隊在地面上炸出的點點火焰為機群指示了方向。領隊指揮官施鈞抑制住激動的心情大聲發出命令:“目標:東京,準備投彈!”
他們此行的目標是東京世田谷區三宿營房的生物武器研究所,它對外卻詭稱是一個“醫療實驗小組”;另一個是設在東京練馬區安積營房的生物武器資料研究辦事處。
正在這時,地面上的高射炮響了──飛彈在不分敵友的全頻電磁干擾下,充其量只是個炮彈──一串串曳光彈飛向空中,似流火一般在天空綻迸開來,幾架日本的夜航戰鬥機也升空攔截,但馬上被J─12隱身戰鬥轟炸機用紅外尾跡雷達飛彈擊落,至於高射炮火則只能作為夜空中的禮花供人觀賞,它們夠不到在高空飛行的J─12隱身戰鬥轟炸機。機群投彈了!成噸的金屬氫炸彈呼嘯著落向兩個目標。最先開始投放的是雷射制導炸彈,炸彈是在防空火力範圍之外的高空投放的,初速極高,借著短短的彈翼與自身的重量,炸彈在空中以音速畫出了一道長長的弧線。早已散開的機群從各個方向按時打開了雷射照射儀,遠紅外雷射照射到目標上,然後再被反射,在空間裡形成了一個肉眼看不到的錐形區域。炸彈的探測頭捕捉到的這一道道錐形區域,通過彈翼自動調整,開始沿著錐形的中心線飛向頂點──三宿營房或安積營房。炸彈飛行的速度快過聲音,所以目標區域的人在炸彈落地之前,是什麼也聽不見的。炸彈本身也沒有動力,不會發出任何光線。仿佛是突然之間,三宿營房和安積營房所以加固過的建築物亮了起來,一瞬之間就被從內部噴發出來的火焰扯碎包圍,萬米高空的施鈞他們先是看見了在火球的升起的同時,伴隨的是一道白色的好像是牆的東西從爆炸中心迅速向四面擴散出來,然後就聽見了爆炸聲。其實他們的眼睛在耳朵之前已經“看”到了聲音,沒有錯,就是那象牆一樣的白色物體,那是幾百公斤金屬氫爆炸時將周圍的空氣極度壓縮形成的衝擊波,從物理學角度來說,那就是聲音。只有在戰場上,人們才能夠經常看見這種相對罕有的景象,但是又有幾個人能夠在此時此地注意到它?
不用悽厲的防空警報來烘托氣氛了,空前的光亮和巨響對比下混亂的東京市顯得黑暗和沉靜。爆炸引起的大火照亮了一座座殘垣斷壁,爆炸聲震動著大地,世界末日也不過如此。
震波深傳進地下的權做防空掩體的“大江戶線”地鐵,將昏黃的燈振的搖晃起來,每人能夠感覺到。耗資九十億美元的“大江戶線”花了十三年時間興建,奢侈得差點讓東京市破產。它於2000年12月12日正式啟用,馬上成為日本現代科技的標誌。“大江戶線”由都營地下鐵公司經營,跟舊“山手線”一樣環繞東京市中心,接駁新宿、六本木和上野等要站,全長四十一公里。列車以電磁力推動,無聲無震,配有的電腦系統在緊急情況將自動控制列車速度。但沒有電,這一切都白搭,只能屈尊當防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