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頁
將軍一身正氣站在證人席上時,眾被告無不咬牙切齒,因為知道如此多秘密而又敢於公諸於
眾的高級將領唯田中一人。可單單這一個便能要了不少人的性命,特別是土肥原賢二、松井
石根等人,攥在田中手中的把柄更多,此時不免連連叫苦不迭。
辯方律師開始出具證據時,田中自然成為眾矢之的。日籍律師早志和美國律師沃倫,便
是其中主角。兩個一唱一和,先是攻擊田中本人為一軍國主義者,應負戰爭責任。但此說實
在站不住腳,因為田中1942年便告退役,他雖在"滿洲事變"中出過力,但平時官職尚
低,又非主謀,並不構成大罪。況且他早已覺醒,並已有改邪歸正的表現。這段史實法庭均
已備有詳情,早志和沃倫首戰只能告敗。
接下來,辯方律師指謫田中所言失實,但兩人提出的反證全都不堪一擊,法庭所掌握的
官方文件使這類指謫不攻自破。沃倫和早志只得敗下陣來。
不過,這兩個傢伙在對另一位證人岡田啟介質詢時,倒是頗有收穫。岡田此時已是白髮
蒼蒼的老者。從1920年至1936年,他可一直是日本政府的中流砥柱,先後曾擔任海
軍省次官、海相、高級軍事顧問、陸相,最後於1934年至1936年又登上首相寶座,
而後在陸軍省發動的政變中恰好倖免於死,就此脫離軍界在家賦閒。要說他的閱歷和掌握的
秘密可比田中隆吉豐富得多,但岡田可不像田中那般正直,回答檢察官問題時謊話連篇。即
使這樣他也說出了不少實情,特別是有關滿洲事變的往事,因為自己不需負責,便說得實在
得多。
沃倫聽罷其言,立刻開始反擊。
“你講那麼多日軍殺害張作霖的事,但不知你手中是否有第一手材料?”
岡田說:“當時我任海相,奉天皇的命令全面調查過此事,所得消息當不致於不真。”
沃倫步步緊逼,只見他眼珠一轉,轉臉對譯員說:“請您對岡田先生再次讀此問題,我
想知道他手中所持究竟是否第一手材料?”
沃倫此話實在鋒芒畢露,岡田一時不知作何回答,公訴人達西檢察官趕忙站起身,接過
沃倫的話鋒面向庭長:“庭長先生,證人岡田之言已對此問題做了很好的回答,沃倫先生不
必再問。”
依法庭慣例,庭長只能讓岡田再次回答問題。岡田答:“未得第一手材料!”
此話一出,沃倫大喜,立刻補上一句:“照此說來,你就此問題所作證言均為道聽途
說,對嗎?”
聽眾到此時方明白沃倫提問之用意,他是用詭辯之法,使岡田原本真的證言變得一錢不
值。果真,岡田雙唇蠕動了很久,才吐出一個"是……"字。結果,他這番證言算是白說了。
可笑的是,有時,一位辯護律師為使自己的當事人減少罪責,竟不惜往另一戰犯頭上扣
屎盆子。他們這樣你來我往,反使各戰犯的罪行更加暴露無遺,待得辯、檢雙方展開公開辯
論時,這種情況就更為常見,真是欲蓋彌彰。
再說那二十幾名戰犯,俱是不見棺材不掉淚的主,辯護律師們打頭炮,他們更是緊隨其
後,為自己狡辯。只有最狡猾的土肥原,怕因走上證人席而露出更多的把柄,索性坐著不
動,只任其律師在前台活動。
從1946年6月3日到1948年4月16日,公訴方、辯護方展開了長達兩年半的
"戰爭",雖是聞不見硝煙,看不見戰火,卻可感覺到雙方劍拔弩張的氣氛。公訴方據理力
爭、勝券穩操,而辯護方則巧舌如簧,強詞奪理。旁聽席上的記者們成天忙碌,及時把審判
消息傳遍世界各地。
據後來統計,法庭共開庭八百一十八次,法官內部會議一百三十一次,有四百九十一位
證人出庭作證,七百七十九位證人提供供述書和宣誓陳述書,受理證據四萬三千三百六十
份,審判記錄竟多達四萬八千四百一十二頁,堆起來有一幢兩層樓房高!耗資七百五十萬美
元。
卻說這期間,世界風雲變幻,物是人非。當年德國以閃電戰橫掃歐洲時,蘇美兩國雖是
一個姓"社",一個姓"資",卻因大敵當前,只好前嫌暫釋,聯手抗德,結為盟友。
德國入侵蘇聯的第二天,美國國務院便聲明:“任何對希特勒德國之抵抗,不管來自何
處,均有利於吾自身的國防與安全。"其後,羅斯福總統又宣布:美國將全力援助蘇聯。
就連一貫仇視蘇聯的英國首相邱吉爾,也公開聲言支持蘇聯,他謔言:“如若希特勒入
侵地獄,吾亦會為魔鬼幫腔。”言下之意,蘇聯好比魔鬼,希特勒卻是比魔鬼更可怕的敵
人。眼下只好先與"魔鬼"結盟打敗希特勒,待渡過難關之後,再與蘇聯一決雌雄。
果然,隨著反法西斯戰爭的節節勝利,原本並不牢固的聯盟便開始出現裂痕。
眾的高級將領唯田中一人。可單單這一個便能要了不少人的性命,特別是土肥原賢二、松井
石根等人,攥在田中手中的把柄更多,此時不免連連叫苦不迭。
辯方律師開始出具證據時,田中自然成為眾矢之的。日籍律師早志和美國律師沃倫,便
是其中主角。兩個一唱一和,先是攻擊田中本人為一軍國主義者,應負戰爭責任。但此說實
在站不住腳,因為田中1942年便告退役,他雖在"滿洲事變"中出過力,但平時官職尚
低,又非主謀,並不構成大罪。況且他早已覺醒,並已有改邪歸正的表現。這段史實法庭均
已備有詳情,早志和沃倫首戰只能告敗。
接下來,辯方律師指謫田中所言失實,但兩人提出的反證全都不堪一擊,法庭所掌握的
官方文件使這類指謫不攻自破。沃倫和早志只得敗下陣來。
不過,這兩個傢伙在對另一位證人岡田啟介質詢時,倒是頗有收穫。岡田此時已是白髮
蒼蒼的老者。從1920年至1936年,他可一直是日本政府的中流砥柱,先後曾擔任海
軍省次官、海相、高級軍事顧問、陸相,最後於1934年至1936年又登上首相寶座,
而後在陸軍省發動的政變中恰好倖免於死,就此脫離軍界在家賦閒。要說他的閱歷和掌握的
秘密可比田中隆吉豐富得多,但岡田可不像田中那般正直,回答檢察官問題時謊話連篇。即
使這樣他也說出了不少實情,特別是有關滿洲事變的往事,因為自己不需負責,便說得實在
得多。
沃倫聽罷其言,立刻開始反擊。
“你講那麼多日軍殺害張作霖的事,但不知你手中是否有第一手材料?”
岡田說:“當時我任海相,奉天皇的命令全面調查過此事,所得消息當不致於不真。”
沃倫步步緊逼,只見他眼珠一轉,轉臉對譯員說:“請您對岡田先生再次讀此問題,我
想知道他手中所持究竟是否第一手材料?”
沃倫此話實在鋒芒畢露,岡田一時不知作何回答,公訴人達西檢察官趕忙站起身,接過
沃倫的話鋒面向庭長:“庭長先生,證人岡田之言已對此問題做了很好的回答,沃倫先生不
必再問。”
依法庭慣例,庭長只能讓岡田再次回答問題。岡田答:“未得第一手材料!”
此話一出,沃倫大喜,立刻補上一句:“照此說來,你就此問題所作證言均為道聽途
說,對嗎?”
聽眾到此時方明白沃倫提問之用意,他是用詭辯之法,使岡田原本真的證言變得一錢不
值。果真,岡田雙唇蠕動了很久,才吐出一個"是……"字。結果,他這番證言算是白說了。
可笑的是,有時,一位辯護律師為使自己的當事人減少罪責,竟不惜往另一戰犯頭上扣
屎盆子。他們這樣你來我往,反使各戰犯的罪行更加暴露無遺,待得辯、檢雙方展開公開辯
論時,這種情況就更為常見,真是欲蓋彌彰。
再說那二十幾名戰犯,俱是不見棺材不掉淚的主,辯護律師們打頭炮,他們更是緊隨其
後,為自己狡辯。只有最狡猾的土肥原,怕因走上證人席而露出更多的把柄,索性坐著不
動,只任其律師在前台活動。
從1946年6月3日到1948年4月16日,公訴方、辯護方展開了長達兩年半的
"戰爭",雖是聞不見硝煙,看不見戰火,卻可感覺到雙方劍拔弩張的氣氛。公訴方據理力
爭、勝券穩操,而辯護方則巧舌如簧,強詞奪理。旁聽席上的記者們成天忙碌,及時把審判
消息傳遍世界各地。
據後來統計,法庭共開庭八百一十八次,法官內部會議一百三十一次,有四百九十一位
證人出庭作證,七百七十九位證人提供供述書和宣誓陳述書,受理證據四萬三千三百六十
份,審判記錄竟多達四萬八千四百一十二頁,堆起來有一幢兩層樓房高!耗資七百五十萬美
元。
卻說這期間,世界風雲變幻,物是人非。當年德國以閃電戰橫掃歐洲時,蘇美兩國雖是
一個姓"社",一個姓"資",卻因大敵當前,只好前嫌暫釋,聯手抗德,結為盟友。
德國入侵蘇聯的第二天,美國國務院便聲明:“任何對希特勒德國之抵抗,不管來自何
處,均有利於吾自身的國防與安全。"其後,羅斯福總統又宣布:美國將全力援助蘇聯。
就連一貫仇視蘇聯的英國首相邱吉爾,也公開聲言支持蘇聯,他謔言:“如若希特勒入
侵地獄,吾亦會為魔鬼幫腔。”言下之意,蘇聯好比魔鬼,希特勒卻是比魔鬼更可怕的敵
人。眼下只好先與"魔鬼"結盟打敗希特勒,待渡過難關之後,再與蘇聯一決雌雄。
果然,隨著反法西斯戰爭的節節勝利,原本並不牢固的聯盟便開始出現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