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再倉皇逃回北方後,他原以為會受到朝廷重罰,沒想到卻被舉薦重用,擔任平南元帥,領軍二十萬大軍駐守潼關,成為這場南北決戰中,最重要的一位人物。

  “上回劍門關之敗,定要在潼關雪恥。”

  懷著這種心態,王守仁來到潼關布防。

  憑藉兵力和地形的優勢,守住潼關獲得勝利,並不足以讓他滿足。

  他要的不僅是勝利,更要打一場名留青史的大勝仗。

  所以在戰爭一開始,他就做好了另一手準備。

  將一支三千人的鐵騎,埋伏在了二十里外的一座山頭上。

  只要號令一出,這支奇兵就會突襲寧王大營,並且藉助風勢,突入大營,縱火燒營。寧王怎麼想,都想不到,兩軍交戰的第一天,他便會發動夜襲吧。

  王守仁心中冷笑,看著長龍一般的寧王大營,眼神中閃過一絲很辣。

  “青龍指揮使,派人傳令,發起夜襲!”

  他玩的就是出其不意!

  “諾。”

  錦衣衛指揮使“青龍”,點頭後一揮手,便有錦衣衛的高手,轉身離開,前去穿令。至於他這位化勁宗師,則是一動不動的,始終守護在王守仁身邊。

  作為一軍大帥,王守仁的安全乃是頭等大事。

  錦衣衛中內勁高手不少,這次負責傳令的,則是一名千戶。

  他展開步法,飛馳在叢林間,不過一刻的時間,就來到二十里外的一座山頭。

  按照約定的暗號,他嘴中發出三長三短的鳥叫後,一名士卒便從山中出現。

  “平南將軍令,發起夜襲。”

  “得令。”

  這名士卒應命離開,走入山林中,不過半晌的時間,一個接一個的士兵,拉著馬匹,便從地穴中走來出來。

  原來王守仁為了隱藏這支奇兵,竟然在山中挖了地穴,備好糧草後,將人馬全部藏入了地穴當中。難怪寧王的探馬,來會巡邏,都沒有發現這支奇兵的蹤跡。

  只見三千鐵騎在從地穴中走出後,全部口銜軍刀,馬蹄裹布,聚集在一名黑臉大將面前。隨著黑臉大將跨馬而上,三千鐵騎全部整齊劃一的跨上戰馬,壓低速度,朝寧王大營殺去。

  跟在騎兵身後的,還有兩位化勁宗師,一人身披袈裟,手持禪杖,一人身穿道袍,手提長劍。他們分別是少林寺方丈“法悟大師”,和武當山門主“宋遠橋”。

  加上錦衣衛指揮使“青龍”,這場戰爭中,朝廷便派遣了三位化勁宗師,歸於王守仁派遣。

  其中青龍本就效命於朝廷,至於少林寺和武當山的兩位宗師,雖然都是化外之人,但卻是江湖正道,必要時刻,也需要聽命於朝廷。

  為了保證夜襲成功,王守仁將其中的兩位宗師,都隱藏在這支奇兵當中。

  三千鐵騎距離寧王大營不過五里時,便撕去了偽裝,策馬疾馳,發起了衝鋒。

  “敵襲,有敵襲。”

  “擂鼓擂鼓!”

  “不好,居然是騎兵。”

  寧王前營當中的士兵,突然聽見一陣轟隆隆的巨響。

  戰場上的經驗,立即讓他們明白,這是大股騎兵發起衝鋒的馬蹄聲。

  帳內的士兵們都已卸甲,進入夢鄉。當他們被戰鼓驚醒後,手無寸鐵的走出帳外,便已看見敵軍沖入了大營。

  “馬踏連營,便在今夜!”

  “眾將士隨我踏破敵營,殺殺殺!”

  “殺啊!”

  在黑臉大將的率領下,三千鐵騎劈刀了在外巡戈的甲士,縱馬衝破了寧王大營。

  他們四處縱火,見人便砍,一下沖入了前營數里,如入無人之境。

  大火藉助風勢,立即席捲了整個大營,燒成一片火海。

  “不對勁。”

  “為什麼只有外圍是甲士,營帳當中的,全都是不堪一擊的民夫。”

  “每個軍帳內,按理來說,至少有一伍的士兵,但為什麼逃出來的民夫,亦不是一兩而已。”

  由於騎兵踏營的速度太快,並沒有發現這點。

  但是法悟大師和宋遠橋兩人,都是化勁宗師,感知和其敏銳,立即就發現了不妥。

  他們對視一眼,破口驚呼道:“寧王早有準備,事泄矣。”

  率領騎兵的黑臉大將,聽見兩位化勁宗師的聲音,勒住了跨下戰馬,面上露出駭然之色。他早已感覺到,破營的過程,是在太過輕鬆,但他心中的疑惑,卻被破營的興奮給蓋過。這時冷靜下來,再一看四周,這分明是一座空營。

  “撤,撤,快派人去通知王將軍,敵軍有埋伏,前往別出城門。”

  黑色大將剛說完,潼關上就響起一陣轟鳴聲。

  王守仁放下關門,親率二十萬大軍,如潮水一般的,衝出了潼關。

  “殺敵建功,當在今夜。”

  王守仁騎在一屁駿馬上,高舉帥劍,帶著大軍湧向寧王大營。

  看見這一幕,黑臉大將臉上泛起病態般的紅暈,猛的突出一口鮮血。

  “完了。”

  法悟大師和宋遠橋,看見這一幕便知道,潼關之戰已敗也。

  要知道二十萬大軍在戰場上,一但發起衝鋒,可不是說停就停的,關門已經不可能再閉上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