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看來這場龍氣內戰,必須儘快結束。

  不然內鬥消耗太大,反而給了異族機會。

  要知道順應歷史的話,北疆外的那支異族,也是有天命在身的。

  此時寧王轉身登上帥台點將,軍師忌酒李士實,高念禱文,隨著一個個軍令的頒布,台下眾將紛紛領命。

  寧王最後拔出身旁佩劍,吼道:“大軍攻城!”

  三十萬兵馬,頓時響起了山崩海嘯般的吼聲。

  前營的十萬兵馬,在大將的率領下,如潮水一般的向潼關涌去。

  沖在最前面的,是數萬身著輕甲,手持圓盾的輕卒。他們按照編織,或是抬著雲梯,或是推著撞車,迅速的沖向關門,當中還夾雜著少量的樓車。

  十幾米高的樓車,建造複雜,由八個木輪支撐,數十個十卒推行。在樓車頂上,則是手持勁弩的士兵,他們能夠平射城牆上的守兵,是攻城當中的一大殺器。

  而且樓車只要靠近城牆後,就可以伸出梯子,使得士兵源源不斷的,通過樓車殺向城牆。

  在攻城輕卒的後面,則是數千弓手,他們在旗官的號令下,彎弓攢射,一波波的箭雨,疾風般的射向牆頭。但由於是仰射,加上牆垛的防禦,對守成士兵,其實造成不了多大的殺傷。最重要的作用,還是掩護攻城的輕卒。

  “先登先登,退者斬首!”

  “王上有命,先登者,賞萬金,封縣侯。”

  “將軍令,一人退者,全伍誅首,三族貶為苦役。”

  在戰場上,橫成一列的軍法隊,揮舞著屠刀,將任何一個想要後退的士卒,硬生生的砍倒在地。

  要知道古代的攻城戰,可都是毫無技巧,需要用人肉堆起來的血戰。

  何況還是要打一座名關,數百人的血肉,根本激不起一點的浪花。

  人在恐懼當中,不免會心生膽怯,想要逃跑。可惜這些逃兵,都毫無例外的死在了軍法隊的屠刀下。

  因為軍法隊往往都是由將領的親兵擔任,是軍隊中最精銳的甲士,也是這些士卒,無法逾越的一道鴻溝。

  當然,更多的士卒,則是在重賞的激勵下,不要命的向潼關發起了衝擊。一個人倒下,另一人會麻木的跟上去,扛起地上掉落的梯子,繼續往前衝鋒。

  一但戰爭的機器開啟,每個人都將漸漸喪失理智,成為戰爭機器中,不斷運轉的一個零件。

  潼關之上,密密麻麻的守軍,則一共分為三列。

  站在最前排的一列,身披重甲,腰垮長刀,負責將登上城牆的敵軍擊退。

  第二列,身著輕甲,手持唱戈,負責將靠在牆上的雲梯搗毀。

  第三列,身著布甲,拉開短弓,負責射殺城下的敵軍。

  他們號令整齊,分工明確,全都是朝廷從各地抽調來的府兵,一舉一動間,配合有素,是朝廷最後的底蘊。

  除此之外,還有眾多民夫,在城牆上吆喝著號子,負責拋下擂石滾木。

  轟!

  在經過數百步的衝鋒後,一個接一個的梯子,駕到了潼關的城牆上。

  只見無數的輕卒,像是小小的螞蟻一樣,開始攀登雲梯,向城牆上爬去。

  但迎接他們的,卻是巨大的石塊,燒滾的油汁,慘叫呼喝之聲,響徹天際。

  “這就是蟻附,攻城之戰的第一步。”

  周星祖深吸了一口氣,他發現戰爭,比他想像的還要血腥殘酷。

  第321章 運在事先(2/2)

  隨著兩軍交戰,攻城開始,天上的運勢,也產生了濃烈的變化。

  只見蛟龍騰空而起,張牙舞爪的撲向白虎,白虎一展雙翅,伸出虎爪,和蛟龍纏鬥在一起。

  龍呤虎嘯,血肉四濺,雙方殺的難解難分,身上的運勢也是不斷消磨。

  從中午發起攻城,只到日暮時分,寧王才下令休戰。

  在古代戰場上,少有夜戰。

  因為士卒大部分都出身貧寒,平日缺少肉食,多患有夜盲症,不利於夜間行動。何況北方的秋季,晝夜溫差很大,士卒的身體,也撐不住。

  除非是傾盡全力,進行最後一擊的情況下,才會晝夜不斷的攻城。

  現在戰爭才開剛剛開始,寧王顯然不會做出這麼愚蠢的決定。

  於是潼關前的士兵,都如潮水般退去,只留下了遍地屍體,在關下堆起了一座座小山。

  雖然雙方已經收兵,但大營之外,還是有甲士巡戈,避免敵軍夜襲。同時雙方都派出民夫,收攏城下的屍體,用木車拉走,就地安葬。

  “這種天氣,屍體爆曬一日便會腐爛,而且很容易滋生瘟疫。”

  “這也算是古代戰爭中,雙方的默契了。”

  周星祖站在一座高台上,遠眺戰場,看著屍體被來往的民夫拉走,送到指定的大坑掩埋,心中有所瞭然。

  隨後他再度展開特異功能,望向天上的氣運。

  只見無論是蛟龍,還是白虎,身上都已是血跡斑斑,正在舔著傷口。

  並且和上午相比,雙方的運氣都消磨了不少,可見這場戰爭中,兩軍死傷的兵馬都不在少數。

  但兩者當中,蛟龍的消耗,無疑要超出白虎許多。照這樣消磨下去,最終先支撐不住的,肯定是寧王這隻蛟龍。

  畢竟寧王的根基,不可能有朝廷深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