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十幾名跨而立的護衛,站在樓船的甲板上,一動不動的望著四周。人數雖少,卻自帶一股驍勇的軍威。

  看來寧王敢圖謀造反,手下也不算是烏合之眾。最起碼寧王的護衛營里,全都是訓練有素,軍機嚴明的精銳。按軍中一營兩千人的名額,也就是說寧王手上,至少有兩千精銳。這些精銳,全部都是寧王花費重金,按照親兵待遇養出來的。

  他們所有人,都是寧王府世代的屯田軍戶,命運從一出生,就和寧王府牢牢綁在一起。這些人聚成一營,便是把尖刀。外散出去,作為基層軍官,則立即就可以拉出十幾萬的大軍,使得寧王的命令,能夠貫徹全軍。

  可以說,有這些護衛營的精銳在,寧王便有了造反的本錢。

  李士實迎著清晨的陽光,半眯眼睛,躺在甲板的椅子上,一邊曬著太陽浴,一邊吃著烤乳鴿。和江岸沿途的風景,組成一幅腐朽官僚階級的可惡畫面。

  周星祖實在沒想明白,為什麼李士實一大把年紀的人,牙口又不是很好。偏偏每天早上,還要吃烤乳鴿,為此甚至在停船靠岸時,特意讓下人去市場上買了上百隻乳鴿回來。

  難道自己做的烤乳鴿殺,真的有這麼好吃。李士實吃了一次,便難以忘懷,天天都要吃乳鴿?

  想不明白的事情,便不要去想。

  周星祖搖搖頭,將目光收回,放了手中的一卷書籍上。

  他倚著欄杆,翻閱了完了江湖三書,當中最後的一本《江湖風雲錄》,對江湖中的各種勢力,也算有了大致的了解。

  “江湖三書每年都會更新一期,更新時會有飛鷹送書,直接送到各大門派的手上。然後各大門派,再各自印刷,傳遍江湖。“

  “從第一本的江湖三書,到現在已經百餘年。”

  “百曉生定然不是一個人,肯定是一個組織。而且是個極為龐大,隱秘的組織。偏偏在《江湖風雲錄》上,沒有這個組織。呵呵,是故意不把自己算進去嗎?”

  自蘇州出發已有六個晝夜,周星祖為了打發時間,特意向李士實要來了江湖三書。

  雖然李士實不是江湖中人,但他替寧王收攏人才,不限於文人,也包括武林高手。當然要對江湖所有了解,手中肯定有江湖三書。

  在看完三本書後,周星祖對江湖有了大概的了解。

  他發現在這部電影世界裡,江湖的力量已經被放大到了極致。

  一個化勁宗師為將,可以一敵千,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

  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百年前的北俠郭靖。如果郭靖不是化勁宗師,也不可能以少勝多,於襄陽城下大敗蒙古軍。

  但說到底化勁宗師雖強,卻只能夠影響一地勝負,一城得失。

  可一個強大的江湖門派,卻足夠影響整個天下。

  當今聖上,便是因為手握江湖風雲錄上,排名第一的“東廠”,才能夠坐擁四海,榮登大寶。

  要是沒有足夠的武力,幾名化勁宗師湊在一起,便能夠進入大內,堂而皇之的將皇帝殺死。到時候皇宮天天都要崩喪,還談什么九五至尊。

  但就算有“東廠”鎮壓天下,江湖風雲錄上,排名前十的門派組織,在當地州府,也是土皇帝一般的勢力。

  例如排名排名第二的“少林寺”,排名第三的“武當山”,還有排名第四的“華山派”。都是坐擁弟子數千,高手眾多的門派,當地知府在其門主面前,一個屁都不敢放。

  而且無論是“少林寺”,還是“武當山”,“華山派”,都曾在歷史上的幾次改朝換代中,出現過身影。本身屁股,也都是坐在朝廷那邊,最少也保持著中立。

  除此外,“錦衣衛”,“西廠”,“豹園”,也位列風雲錄前十。

  這三個組織和東廠一樣,雖然分屬不同衙門,但卻都是皇帝手中的屠刀。

  由此看來,皇帝之所以能坐擁天下,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他先坐擁了整個江湖。若非如此,江湖人人不服,天下便絕對處處烽煙,最少都能再演一出水滸傳。

  可江湖風雲錄上,卻沒有一個組織門派,是屬於寧王的。

  周星祖恍然大悟,他總算明白,為什麼歷史上的寧王造反,會失敗的那麼迅速。

  “若要支持寧王,讓寧王坐擁天下,便先需要創建一個,能夠橫掃江湖的組織。”

  “先江湖,後天下,這才是造反的正確套路。”

  “成祖能夠發起靖難之役,不也是因為,手中握著當時江湖風雲錄之首的錦衣衛嗎?”

  要知道江湖三書上的排名,並非一塵不變的。

  例如在成祖朱棣時期,錦衣衛才是江湖排名第一的組織。

  只不過成祖駕崩後,新皇驚於錦衣衛的力量,才特意成立了“東廠”。隨著時間流逝,和聖眷的轉移,錦衣衛才愈發衰弱,掉到了現在江湖第五的排名,東廠則後來居上,成為排名第一的勢力。

  “西廠”則是憲宗皇帝時期,開設的一個組織。因為當時憲宗皇帝深陷宮內爭鬥,無法調動“東廠”的勢力,才會特意開設西廠。經過數十年的發展,西廠排名江湖第八,卻始終鬥不過東廠。

  但無論是東廠,西廠,還是錦衣衛,都不是當今聖上的嫡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