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
兒子都被人害了,他還敢為敵人辯護,是可忍孰不可忍,梁滿囤也發賣了。
最後一個處理的,是合州城大車店的人,掌柜不管是不是趙慶林的人,從他的表現來看,都不值得留下。他竟敢威脅和收買梁滿囤、珠兒爹,想把事情瞞下來。如此不忠不義,要來何用?
還有幾個夥計。廚房的人是自己才換上去的,趙慶林斷斷沒有放著好好的舊人不用,重新在新人里找幫他下藥的,這個危險太大了。葉兒也仔細讓人查過,廚房的幾個人,都還沒有家眷。又不賭博,不嗜酒。也沒發現他們很貪婪,雞絲麵里的瀉藥,就應該是端飯的小二放的了。
大車店裡的小二,有五個,都是趙慶林手裡換上去的,這一次,除了給雞絲麵下藥,還有人把車軸鋸開,也就是白天的三個人和晚上值夜的兩個人都說不清了,那就把這五個人全部換掉。
葉兒做這些事情,並不是悄悄進行的,她把其中緣由,講清楚,喊冤枉的人,必須有足夠的證據,證明自己無罪,或者可以檢舉別人,做不到,那就對不起。
現在,趙東臣把客棧和大車店,從衛城一路開到了京城,這些人一聽大少爺在合州差點出事,都覺得那掌柜的被趕走,一點兒也不冤枉,宜州大車店的掌柜還在背後說了一句:“大少爺來住店,當掌柜的還不親力親為地去伺候著?那也是主子的,竟然會差點讓人下藥,馬車還讓人做了手腳,大奶奶沒有把他送官都是寬容大度了。”
變化最大的,是葉兒身邊的人了,趙得福是葉晨明的親外甥,還是服侍大少爺好幾年的人,主子說辭退就辭退了,大少爺身邊的嬤嬤劉媽,就因為嘴長,也被開銷了。很多下人雖然被葉兒不許嚼舌根的禁令束縛著,平日裡還不那麼肆無忌憚,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的,但他們背著人,嘀咕小話的事情,也不是沒做過,現在看看劉媽的下場,這些人一面暗暗慶幸自己未曾暴露,一面趕緊給自己的嘴上掛個鎖,防止禍從口出。
趙正顯考中了秀才的喜訊,在趙家傳開,送賀禮的絡繹不絕,趙家接連考出人才,各房各支都得到了好處,再說,有些人,那是發自肺腑的高興,跟有沒光兒沾沒關係。比如二老太爺這一支,他們衷心拿趙東臣當親人。
不過,陸氏的禮物是最厚重的,把衛城趙氏族人全體的禮物,都比下去了。
現在葉兒手邊,姚媽、王氏、葉晨明的妻子葉嫂、車成才的妻子蔣氏,她們夠忠誠,也挺能幹,可惜,沒有一個能幫著葉兒拿主意的。
面對一大堆禮物,只有蔣氏小心翼翼地說了一句:“姐姐又不是沒錢,不稀罕這些!”卻不敢說給退回去。
“都收下,造冊、入庫。”葉兒的吩咐令所有人都驚訝,他們都以為蔣氏說得對。
葉兒卻又自己的打算,趙慶林就是一條瘋狗,只要能咬著人,損人不利己的事情都會幹,從他和兒子暗算兒子一事就能看出來。這幾年,她雖然暗算過趙慶林好幾次,但卻沒有和他有直接衝突,並且,那些暗算,也不過是讓他們母子狼狽了些,並沒有傷筋動骨,可這位,竟然害怕趙正顯出頭令他們沒面子,敢下那樣的黑手,實在太過分了。
收下陸氏的禮物,表明和陸氏站在了一個陣線上。等於宣布與趙慶林直接為敵。
趙慶林在合州都做到了那份上,葉兒就算不這麼做,他們也一樣成了仇敵。
現在表明和陸氏聯合,還能給這個女人鼓鼓勁兒,讓她的衝擊更有力些。
陸氏以為,是自己鼓動趙正顯考試,他中了秀才,葉兒對自己感激的。
“哼,我就知道她是怕兒子考不中,面子下不來,現在中了,她還不對我感激不盡?我現在讓她幫著對付慶林這賊,她敢不答應?”陸氏洋洋得意,讓人去請葉兒去她那邊,商量大事。
葉兒盡最大耐心,聽陸氏在她跟前煽風點火,兩人存了一樣的心思,都想讓對方打頭陣。
“嗯,母親說的是,我這回去,就派人打聽那娘倆過去的事兒,看看能拿住她什麼把柄,也好做到有的放矢。”
“還有什麼要打聽的?他們的事兒,就擺在我肚子裡,要知道什麼,只管問就行。”陸氏急了,唯恐葉兒磨嘰,浪費時間。
“母親,趙慶林到底是不是公公的兄弟呀?若不是,趙家人就可以奪回他的全部家產,沒了錢,他還靠什麼蹦躂?這一下子就解決問題了。”
“這個我真不清楚。”陸氏皺眉。
“那,她改嫁一事的前因後果,母親可知道麼?”
陸氏臉漲得通紅,擺手讓下人退去,才低聲說道:“還不是有了個相好?那男人竟敢在她嫁了之後,還追了過去,被夫家發現了。”陸氏皺眉,“這個我知之不詳,只是聽的一些風傳,連我娘都不清楚的,現在外公和舅舅都過世了,根本沒法追查清楚,就連她第一次嫁的人,也都死了啦。”
“清楚,有清楚的好處,不清楚,自然有不清楚的好。”葉兒自言自語,“現在,哪個說話,能有母親的分量重?還不你說什麼就是什麼了?”
陸氏的心一下子豁然開朗,她為何要糾纏與真相呢?現在知道的人都死了,到底怎麼回事,只有沈氏知道。
可在外人的眼裡,自己一定是個知道真相的,只要大家有這個認知就行了,她現在說出的話,就算是假的,依然會令人信以為真的。
陸氏的心激動得怦怦直跳,葉兒後面說了什麼,何時告辭,她都沒在意。
劉媽丟了差事,被賣到人牙子那裡,陸氏聽說了,便派人把她買了過來。劉媽只是嘴大,說話沒遮掩,倒不是陸氏安排的內應。
陸氏買下她,也不過是為了掌握葉兒更多的秘密。
劉媽是個聰明人,此刻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陸氏十分喜歡。
“夫人,京城飯店前賣唱的那對父女,就是假裝的,但是不是大奶奶派去的,我可弄不清,只聽到大奶奶說過一句,‘端的是好手段’。”
“能這麼說,那就不是她了,說不定是二叔的手筆,哼!”想到二老太爺對自己的不搭理,陸氏心中就有氣。
“大奶奶還說,可惜想出那計謀的人不夠狠,要是繼續演下去,還不什麼目的都能達到了。”
陸氏腦子裡忽然一亮,對呀,那對父女,若是指明趙慶林不是自家公公趙進的兒子,現在不管沈氏說什麼,趙家一定會打官司要回財產的。
“哼,那一份財產里,起碼有我一半兒。”想到兒子膝下無子,她們的後半生,就得多些財產傍身,陸氏的雙手緊緊捏了起來。
“哦,夫人,當年,有個和尚在河東府尋兒子,就說的是相好的女人帶著兒子跑那裡去了,聽說趙慶林還派人找了一通,其實,那和尚的年齡,大爺肯定是小了,九爺的年歲才是剛剛合適呢。”
“馬上派人,去找那個和尚!”陸氏握了握拳,心裡說,若是找不到,我造也造出一個。(未完待續)
正文 107
陸氏派的人王林在河東府找了一個月,也沒有那和尚的消息,想著趙慶林找了一年多也沒有蹤跡,便有些灰心喪氣,準備回來給陸氏報信。西行過了瀾河,還有一半的路程到安平城,有個大鎮子,叫尋村,那裡的藥王廟廟會,鎮東頭搭了台子唱大戲,街上擺的滿滿各式各樣的貨物。
王林忍不住在街上逛了逛,買了些小吃,還給兒子買了一個泥塑的哨子。跟著祭祀的人去廟裡逛了一圈。
廟門口有個老和尚,坐在那裡曬太陽,一個小和尚跑過來:“禪真,我師父問你,你的度碟呢?”
王林腳步一個趔趄,這個禪真,是不是自己要找的呢?他扭頭仔細去看,還真的跟趙家人有幾分像。
王林急忙跑上去,對老和尚行了一禮:“嬋真和尚,你可是京城來的?”
“是呀!”
王林支開小沙彌,把禪真拉到沒人處:“聽說你俗世時,有個兒子?現今多大了?”
禪真本來懵懵懂懂的,一臉傻相,聽到此言,眼神立刻便亮了起來:“施主,施主,難不成你知道我兒子哪兒去了?”
“你得先說你兒子多大了?長什麼模樣的?”
“哦,我兒子甲申年生的,屬猴子的,長得白白淨淨大眼睛,可漂亮了。”
“你要不要找他?”
“要,要,你能帶我去不?”
“能。你跟我走吧。”
王林滿心歡喜,帶著痴和尚回到安平城,給主子交了差。
陸氏把和尚仔細盤問了一遍。最後卻十分失望,除了年齡相符,其他什麼都對不上號。痴和尚的相好叫金姑,他們每次相會都是金姑去廟裡找他,金姑家在哪裡,這個名字是真的還是假的,他都不知道。他們在一起,大概有一年的時間。那次金姑幽會之後。走出廟門,碰上了熟人,痴和尚聽到吵吵嚷嚷的,趕緊出去。他們已經走了。從那以後,金姑就再也沒去找過他,痴和尚心裡割捨不下,假借化緣,在京城到處走,希望能有個巧遇。
大概有半年時間,很巧的還真碰上了,這金姑挺著個大肚子,好幾個丫鬟婆子簇擁著。正往集市上買花兒。痴和尚趕緊跑上前欲要相認,那金姑看到他時,臉色一下子就變得蒼白。指著痴和尚:“這就是那個花和尚,在慶寧寺悄悄摸農婦的那個。”
幾個婆子趕緊把金姑圍起來,擁上了轎子,急急走了,痴和尚失望地很,但想到這裡人多眼雜。金姑肯定怕自己說什麼過頭的話,便強忍住了。但他不肯死心,便遠遠跟著金姑的轎子,他在拐進了一個小胡同時,忽然後腦一震,便暈了過去,等他醒來什麼都不記得了。
禪真和尚說,他渾渾噩噩地過了好多年,不知道自己是誰,為何這樣,便成天到處亂走,餓了化點吃食,困了隨處找個地方休息,不知道走了多少地方,那天,是在江南的一個破廟裡。他靠在菩薩腳下睡覺,夢裡忽然便出現了金姑,金姑喊他王真。
痴和尚忽然想起,自己沒出家的時候就是叫王真的,是京城人,還是一個富家少爺。
痴和尚一路化緣,回到京城,期間,又做了很多夢,想起更多的事情,但自己為何出家,金姑到底是誰,還是想不起來,他在京城亂走,不知怎麼聽說,有個女人懷了野男人的孩子,被迫嫁給一個老頭,跟著回河東府去了。他聽人講那女人容貌,極像金姑,便就走了過來,不知誰給他說,金姑去了安平城,他又往那個方向而去。
最後一個處理的,是合州城大車店的人,掌柜不管是不是趙慶林的人,從他的表現來看,都不值得留下。他竟敢威脅和收買梁滿囤、珠兒爹,想把事情瞞下來。如此不忠不義,要來何用?
還有幾個夥計。廚房的人是自己才換上去的,趙慶林斷斷沒有放著好好的舊人不用,重新在新人里找幫他下藥的,這個危險太大了。葉兒也仔細讓人查過,廚房的幾個人,都還沒有家眷。又不賭博,不嗜酒。也沒發現他們很貪婪,雞絲麵里的瀉藥,就應該是端飯的小二放的了。
大車店裡的小二,有五個,都是趙慶林手裡換上去的,這一次,除了給雞絲麵下藥,還有人把車軸鋸開,也就是白天的三個人和晚上值夜的兩個人都說不清了,那就把這五個人全部換掉。
葉兒做這些事情,並不是悄悄進行的,她把其中緣由,講清楚,喊冤枉的人,必須有足夠的證據,證明自己無罪,或者可以檢舉別人,做不到,那就對不起。
現在,趙東臣把客棧和大車店,從衛城一路開到了京城,這些人一聽大少爺在合州差點出事,都覺得那掌柜的被趕走,一點兒也不冤枉,宜州大車店的掌柜還在背後說了一句:“大少爺來住店,當掌柜的還不親力親為地去伺候著?那也是主子的,竟然會差點讓人下藥,馬車還讓人做了手腳,大奶奶沒有把他送官都是寬容大度了。”
變化最大的,是葉兒身邊的人了,趙得福是葉晨明的親外甥,還是服侍大少爺好幾年的人,主子說辭退就辭退了,大少爺身邊的嬤嬤劉媽,就因為嘴長,也被開銷了。很多下人雖然被葉兒不許嚼舌根的禁令束縛著,平日裡還不那麼肆無忌憚,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的,但他們背著人,嘀咕小話的事情,也不是沒做過,現在看看劉媽的下場,這些人一面暗暗慶幸自己未曾暴露,一面趕緊給自己的嘴上掛個鎖,防止禍從口出。
趙正顯考中了秀才的喜訊,在趙家傳開,送賀禮的絡繹不絕,趙家接連考出人才,各房各支都得到了好處,再說,有些人,那是發自肺腑的高興,跟有沒光兒沾沒關係。比如二老太爺這一支,他們衷心拿趙東臣當親人。
不過,陸氏的禮物是最厚重的,把衛城趙氏族人全體的禮物,都比下去了。
現在葉兒手邊,姚媽、王氏、葉晨明的妻子葉嫂、車成才的妻子蔣氏,她們夠忠誠,也挺能幹,可惜,沒有一個能幫著葉兒拿主意的。
面對一大堆禮物,只有蔣氏小心翼翼地說了一句:“姐姐又不是沒錢,不稀罕這些!”卻不敢說給退回去。
“都收下,造冊、入庫。”葉兒的吩咐令所有人都驚訝,他們都以為蔣氏說得對。
葉兒卻又自己的打算,趙慶林就是一條瘋狗,只要能咬著人,損人不利己的事情都會幹,從他和兒子暗算兒子一事就能看出來。這幾年,她雖然暗算過趙慶林好幾次,但卻沒有和他有直接衝突,並且,那些暗算,也不過是讓他們母子狼狽了些,並沒有傷筋動骨,可這位,竟然害怕趙正顯出頭令他們沒面子,敢下那樣的黑手,實在太過分了。
收下陸氏的禮物,表明和陸氏站在了一個陣線上。等於宣布與趙慶林直接為敵。
趙慶林在合州都做到了那份上,葉兒就算不這麼做,他們也一樣成了仇敵。
現在表明和陸氏聯合,還能給這個女人鼓鼓勁兒,讓她的衝擊更有力些。
陸氏以為,是自己鼓動趙正顯考試,他中了秀才,葉兒對自己感激的。
“哼,我就知道她是怕兒子考不中,面子下不來,現在中了,她還不對我感激不盡?我現在讓她幫著對付慶林這賊,她敢不答應?”陸氏洋洋得意,讓人去請葉兒去她那邊,商量大事。
葉兒盡最大耐心,聽陸氏在她跟前煽風點火,兩人存了一樣的心思,都想讓對方打頭陣。
“嗯,母親說的是,我這回去,就派人打聽那娘倆過去的事兒,看看能拿住她什麼把柄,也好做到有的放矢。”
“還有什麼要打聽的?他們的事兒,就擺在我肚子裡,要知道什麼,只管問就行。”陸氏急了,唯恐葉兒磨嘰,浪費時間。
“母親,趙慶林到底是不是公公的兄弟呀?若不是,趙家人就可以奪回他的全部家產,沒了錢,他還靠什麼蹦躂?這一下子就解決問題了。”
“這個我真不清楚。”陸氏皺眉。
“那,她改嫁一事的前因後果,母親可知道麼?”
陸氏臉漲得通紅,擺手讓下人退去,才低聲說道:“還不是有了個相好?那男人竟敢在她嫁了之後,還追了過去,被夫家發現了。”陸氏皺眉,“這個我知之不詳,只是聽的一些風傳,連我娘都不清楚的,現在外公和舅舅都過世了,根本沒法追查清楚,就連她第一次嫁的人,也都死了啦。”
“清楚,有清楚的好處,不清楚,自然有不清楚的好。”葉兒自言自語,“現在,哪個說話,能有母親的分量重?還不你說什麼就是什麼了?”
陸氏的心一下子豁然開朗,她為何要糾纏與真相呢?現在知道的人都死了,到底怎麼回事,只有沈氏知道。
可在外人的眼裡,自己一定是個知道真相的,只要大家有這個認知就行了,她現在說出的話,就算是假的,依然會令人信以為真的。
陸氏的心激動得怦怦直跳,葉兒後面說了什麼,何時告辭,她都沒在意。
劉媽丟了差事,被賣到人牙子那裡,陸氏聽說了,便派人把她買了過來。劉媽只是嘴大,說話沒遮掩,倒不是陸氏安排的內應。
陸氏買下她,也不過是為了掌握葉兒更多的秘密。
劉媽是個聰明人,此刻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陸氏十分喜歡。
“夫人,京城飯店前賣唱的那對父女,就是假裝的,但是不是大奶奶派去的,我可弄不清,只聽到大奶奶說過一句,‘端的是好手段’。”
“能這麼說,那就不是她了,說不定是二叔的手筆,哼!”想到二老太爺對自己的不搭理,陸氏心中就有氣。
“大奶奶還說,可惜想出那計謀的人不夠狠,要是繼續演下去,還不什麼目的都能達到了。”
陸氏腦子裡忽然一亮,對呀,那對父女,若是指明趙慶林不是自家公公趙進的兒子,現在不管沈氏說什麼,趙家一定會打官司要回財產的。
“哼,那一份財產里,起碼有我一半兒。”想到兒子膝下無子,她們的後半生,就得多些財產傍身,陸氏的雙手緊緊捏了起來。
“哦,夫人,當年,有個和尚在河東府尋兒子,就說的是相好的女人帶著兒子跑那裡去了,聽說趙慶林還派人找了一通,其實,那和尚的年齡,大爺肯定是小了,九爺的年歲才是剛剛合適呢。”
“馬上派人,去找那個和尚!”陸氏握了握拳,心裡說,若是找不到,我造也造出一個。(未完待續)
正文 107
陸氏派的人王林在河東府找了一個月,也沒有那和尚的消息,想著趙慶林找了一年多也沒有蹤跡,便有些灰心喪氣,準備回來給陸氏報信。西行過了瀾河,還有一半的路程到安平城,有個大鎮子,叫尋村,那裡的藥王廟廟會,鎮東頭搭了台子唱大戲,街上擺的滿滿各式各樣的貨物。
王林忍不住在街上逛了逛,買了些小吃,還給兒子買了一個泥塑的哨子。跟著祭祀的人去廟裡逛了一圈。
廟門口有個老和尚,坐在那裡曬太陽,一個小和尚跑過來:“禪真,我師父問你,你的度碟呢?”
王林腳步一個趔趄,這個禪真,是不是自己要找的呢?他扭頭仔細去看,還真的跟趙家人有幾分像。
王林急忙跑上去,對老和尚行了一禮:“嬋真和尚,你可是京城來的?”
“是呀!”
王林支開小沙彌,把禪真拉到沒人處:“聽說你俗世時,有個兒子?現今多大了?”
禪真本來懵懵懂懂的,一臉傻相,聽到此言,眼神立刻便亮了起來:“施主,施主,難不成你知道我兒子哪兒去了?”
“你得先說你兒子多大了?長什麼模樣的?”
“哦,我兒子甲申年生的,屬猴子的,長得白白淨淨大眼睛,可漂亮了。”
“你要不要找他?”
“要,要,你能帶我去不?”
“能。你跟我走吧。”
王林滿心歡喜,帶著痴和尚回到安平城,給主子交了差。
陸氏把和尚仔細盤問了一遍。最後卻十分失望,除了年齡相符,其他什麼都對不上號。痴和尚的相好叫金姑,他們每次相會都是金姑去廟裡找他,金姑家在哪裡,這個名字是真的還是假的,他都不知道。他們在一起,大概有一年的時間。那次金姑幽會之後。走出廟門,碰上了熟人,痴和尚聽到吵吵嚷嚷的,趕緊出去。他們已經走了。從那以後,金姑就再也沒去找過他,痴和尚心裡割捨不下,假借化緣,在京城到處走,希望能有個巧遇。
大概有半年時間,很巧的還真碰上了,這金姑挺著個大肚子,好幾個丫鬟婆子簇擁著。正往集市上買花兒。痴和尚趕緊跑上前欲要相認,那金姑看到他時,臉色一下子就變得蒼白。指著痴和尚:“這就是那個花和尚,在慶寧寺悄悄摸農婦的那個。”
幾個婆子趕緊把金姑圍起來,擁上了轎子,急急走了,痴和尚失望地很,但想到這裡人多眼雜。金姑肯定怕自己說什麼過頭的話,便強忍住了。但他不肯死心,便遠遠跟著金姑的轎子,他在拐進了一個小胡同時,忽然後腦一震,便暈了過去,等他醒來什麼都不記得了。
禪真和尚說,他渾渾噩噩地過了好多年,不知道自己是誰,為何這樣,便成天到處亂走,餓了化點吃食,困了隨處找個地方休息,不知道走了多少地方,那天,是在江南的一個破廟裡。他靠在菩薩腳下睡覺,夢裡忽然便出現了金姑,金姑喊他王真。
痴和尚忽然想起,自己沒出家的時候就是叫王真的,是京城人,還是一個富家少爺。
痴和尚一路化緣,回到京城,期間,又做了很多夢,想起更多的事情,但自己為何出家,金姑到底是誰,還是想不起來,他在京城亂走,不知怎麼聽說,有個女人懷了野男人的孩子,被迫嫁給一個老頭,跟著回河東府去了。他聽人講那女人容貌,極像金姑,便就走了過來,不知誰給他說,金姑去了安平城,他又往那個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