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天色不早了,蘭雪絨帶著若鳴要將他送回寺里去,可剛行不多遠,災難就一下子又降臨到了她母子身上。

  國軍從漢口撤退時,魯道源下達了炸毀電廠、橋樑及電訊大樓等設施的命令;且因當時的漢口已處於無政府狀態,「青洪幫」的勢力更是蠢蠢欲動,整個局面一片混亂。負責實施爆炸活動的軍警與工人護廠隊發生了衝突,「青洪幫」的人也乘機打搶商鋪,引起很大的騷亂。

  蘭雪絨帶著兒子行不多遠,便聽到一陣陣汽車追趕的轟鳴聲和刺耳的緊急剎車聲,還沒等她看清楚是怎麼一回事,身邊的小若鳴就被飛馳而來的一輛小卡車撞飛了,重重摔在十多米外的路牙邊。

  一切來得那麼突然。那車卻沒有絲毫的停留,轟地一聲,跑的不見了蹤影。後面追趕的車也風馳電掣般地轟鳴著一下子沖了過去拐過彎不見了。

  蘭雪絨嚇得魂飛魄散,奔過來抱起若鳴,只見耳鼻流血早不醒人事了,飽受磨難的蘭雪絨直挺挺地倒下去,同她的兒子一起躺在了大街上。市民紛紛圍了過來,痛恨地議論那剛才橫衝直撞的是洪幫袍哥的車,跟那些人是無道理可講的,撞了也就撞了,算背時。蘭雪絨眼睜睜地說不出話來,看著她娘兒倆可憐,圍觀的人幫忙攔了輛黃包車,把雪絨母子送到協和醫院去了。

  健壯可愛、充滿慈悲之心的小和尚林若鳴被飛車撞傷之後再也沒有醒來過。永遠自責的蘭雪絨悲痛欲絕,深感對不起命運乖舛的幼子、對不起孩兒他爹。在醫院搶救了一段時間,若鳴仍是沒有甦醒的跡象,希望渺茫的雪絨只得攜了他返回了蘄州。

  那一天是一九四九年的五月十四日,國民黨桂系的主力軍還在武昌紙坊一帶進行抵抗,人民解放軍已從蘄春縣的茅山鎮渡江,自陽新、大冶一帶直搗粵漢鐵路,華中「剿匪」總司令白崇禧部全線潰敗。

  第 一 百 回 天地悠悠 數代豪門起起落落終解體 過客匆匆 百年雪絨生生死死有善終 文 / 西陵梅園

  責編:冰絡  更新:2008-10-20 6:28:31 本章:1747字 總點擊:32341 總收藏:21 總推薦:242

  林氏族人大結局:

  新中國成立後,林楚威仍在武漢經營他的「蘄威」公司。因在解放戰爭中為共產黨供應過大量的醫藥及其醫療器械用品,故他這個民族資本家在有功人士之列,沒有受到什麼衝擊。公私合營後,他自然而然地成了公司領導中的一個副職;文革開始時,60歲的他便退了休,平穩安靜地走完了他餘生的道路。

  聽了八弟林昌威的建議,大武漢一解放,蘭雪瓶便走出家門參加了衛生工作。因林楚威經營醫藥、她又從事過文藝宣傳和護士工作,便在衛生廳任了一名科員。更為值得慶幸的是她「參加革命」是在1949年6月,屬於建國前的幹部,於是到老了,竟還成了「離休幹部」。

  林若涵武大畢業後到了北京,在農業部工作。

  自人民解放軍從蘄春的茅山鎮渡江起,林若嫣便離開她就讀的黃岡師範學校,進入了「湖北革大」,後來當了文藝兵參加志願軍赴朝作戰。戰爭結束後轉業在湖北省宜昌行署工作。

  林若詠在台灣成長,後留洋哈佛大學。

  林若音跟隨養父母林江威夫婦長大,上海商學院畢業後一直在上海工作

  林若鳴受傷後再沒返回歸元寺,昏沉癱瘓十年,於1960年的三年困難時期去世

  林鄂威購下漢威的房子後遷移到武漢成了市民,土改時家鄉的田產全被分掉,他便也與其他兄弟一樣與老家沒了關係;又因林昌威在捐糧與剿匪之事上為他在縣解放史中濃濃地抹上的兩筆,實在是救了他!所以在歷次大小鬥爭中他都躲過了非人的折磨。然而到了「文化大革命」,他終於在劫難逃,被老家來到武漢的紅衛兵揪斗回鄉,拷打致死且無葬身之地。他受此迫害,還與受到七弟林湖威的株連有關。與此同時,鬥爭大地主還附帶有「破四舊、立四新」的革命內容,於是造反派們剷平了占地整座山林的林氏祖墓陵園,並催枯拉朽地推倒了屹立在蓮藕塘通往外面世界大道上的那座座牌坊。當然,其中有林四娘穆氏的那座貞節牌坊。

  譚金簪與夫一起長住漢口,鄂威去世後她獨居直至老死。其長子林若蘇和次子隨襄威旅居美國後,完成學業成了美籍華僑,後衣錦還鄉。然而留在其身邊的三個小孩子卻沒有兄長那麼幸運,雖沒象他們父親那樣挨整挨斗甚至死於非命,但「地主子女」的出身陰影一直鬼魅般地伴隨著他們,伸不起腰來,直到二十世紀末葉才「重新做人」。

  林江威的店鋪後改為公司合營股份制,與任梓茗成了供銷社的營業員。

  林荊威的礦產工業公司規模不小,在大辦鋼鐵的年代自然成了國有企業,在礦務局任了一名一般的職工。

  林漢威隨部長駐台島,官至陸軍中將退役;柳玉璽在「宋慶齡慈善基金會」工作,並精心扶養照料若詠及他們自己生育的四個孩子。

  林昌威官至省長,馮秋池省農工部長至離休。

  柳水兒和馮冰兒在廣州軍區工作至離休。

  林襄威與艾鹿蕎五十年代學成歸國定居北京,醫學專家。

  柳玉來成了京漢鐵路上的一名工人,蘭雪蕊當了小學教師。

  蘭雪絨常住蘄春蘄州。一生喜愛孩子的她於1950年利用自己的幾間住房和門前的一塊場地,自辦了一座託兒所;1956年託兒所收為國有,擴充至蘭府原整棟樓房和院子,改為「蘄州幼兒園」。雪絨便在該園任保育員,直至六十年代退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