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皇上呆在當地的衙門。皇上下詔從各地調集糧食賑濟災民。
兩天之後,決口堵塞完畢。皇上再次登上大堤。霏霏細雨。似乎有一種悲壯的歌聲在大河的河面飄去。「壯哉」皇上說。
「可謂驚天地泣鬼神呀」東方朔說。
皇上回頭,目光掃向東方朔、司馬相如、枚皋。相如對那目光讀得很明白:「你們應該賦之。」東方朔為賦來得快。挺奇怪,他在那兒裝糊塗。他不可能讀不懂皇上那目光。至於枚皋,在東方朔和司馬相如面前謙遜著呢,何況,才氣也遜色著呢。
後來,傳說皇上親自——寫了兩篇賦。
「吾丘壽王」剛返到京城的一天早朝皇上鐵青著臉叫道。
「臣在。」
「朕命你肅清東郡的盜賊朕本以為你已經辦妥,可現在朕得到消息朝廷賑濟災民的糧食卻被強盜所掠」
吾丘壽王著實嚇了一跳。雖說東郡他很少去,但捕盜的事他並沒耽擱,安排那裡的官員去辦,也得到消息,強盜也消滅得差不多了呀。可是,賑濟災民的糧食被搶,有口又如何辯也不能說自己忙於拓建上林苑耽擱了「臣失職」他說。
「皇上息怒。即使吾丘壽王先前把盜賊已消滅得乾乾淨淨,但,盜賊往往與天災同時發生。歷史上這樣的事例很多。」公孫弘替吾丘壽王辯解。
每一個人都會想到,先前皇上派吾丘壽王捕抓強盜時他和公孫弘的爭執。此時此刻每一個人都覺得公孫老頭心胸挺寬。皇上點頭呢,誰都相信那點頭的意思一半是認為公孫老頭的話說得有道理,一半是肯定著公孫老頭的人品呢。
皇上心裡明白,全怪罪於吾丘壽王有失公允。「吾丘壽王,你立即趕往東郡捕殺盜賊把賑災的糧食給我搶回來」皇上拍著案幾喊道。
他分明在告訴群臣賑災比拓建他的上林苑更重要。這就是權術吧。
早朝一散,相如把正要匆匆離去的吾丘壽王喊住,拉他到了自己辦公的房間。「今日公孫老頭倒是替你說了句公允的話,挺意外。」相如說。
吾丘壽王對公孫弘的那番感覺並不舒服。老滑頭分明在表演你自己。但是,吾丘壽王找不到合適的言辭來表述自己的感覺。如果得不到對方的認同,自己就變成了什麼人何況,客觀上那話確實是有道理的。何況,現在捕抓強盜的事頭等重要。事關皇上的臉面不是我的臉面。為了皇上的臉面我的臉面是可以犧牲的。
「你找我什麼事」吾丘壽王沒耐心和相如繞下去,單刀直入地問。
「老兄想過怎樣去捕抓東郡的強盜嗎」相如問。問時臉上沒有笑意但也並不十分嚴肅。
「多帶人馬去就是了。」
「烏合之眾,何必」
「那依你說怎樣」
「擒賊擒王。」
吾丘壽王思忖片刻,說:「可我得把事情做得有把握。」
「我把我的管家借給你,興許會助你一臂之力吧。」
「管家」
「是。」
第二天,吾丘壽王集結了隊伍。相如和管家飛馬前來。吾丘壽王心想隨相如同來的那人必是那管家了。待到了跟前驚得他險些從馬上掉了下來。是個羅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個人居然,什麼兵器也沒帶。司馬相如,你在耍我
相如看到了吾丘壽王臉上的怒氣。「吾丘兄,這就是在下舉薦的馬文秀。」相如介紹。
吾丘壽王一聽名字,被逗樂了。「相如,在下依你所言,並未多帶人馬。」吾丘壽王說。言外之意,你派的這人是能擒王之人要不是,還不如我多帶人馬呢
相如明白吾丘壽王的意思。「其實,有將軍的神勇已足夠了。在下再舉薦馬文秀,只不過略表對將軍的相助之意而已。」相如說。隨後,他又趕緊更正說:「是舉薦不夠準確,馬文秀是在下借與將軍。事畢之後,還得交還給我。」
「好,馬文秀,你就隨我出發。」
吾丘壽王只帶了幾百人出發了。到了東郡,那裡還有人馬可供他調遣。
陽昌高深莫測,那麼,他的這個師兄弟會不會是莫測高深家裡的事務倒是被他管理得井井有條。這些瑣事,是陽昌不屑為之的,所以,陽昌就做老闆,讓自己下邊有個管家,替他在那兒繁瑣,他自己呢,就有空兒深邃。師兄弟相同的是都能甘於寂寞。陽昌在他的深邃中寂寞,羅鍋在他的尋常事務中寂寞。陽昌在山谷中的長嘯是他的宣洩。陽昌對我司馬相如前程的關注也是他的宣洩。甚至他對寂寞的宣洩都不願讓別人知道。而羅鍋呢,從容地混跡於尋常的人群,不在意別人怎麼看他。甚至不在意他自己的羅鍋怎樣地在別人面前突兀。手下有時喚他不留神地把背地裡的叫法喊了出來——「羅總管」他也不惱不怒,很正常地望向你,等待你的下文。如果你的事情沒辦明白,他口中也會溜出尋常人的髒話。真不明白,如果他身懷絕技的話當初是什麼動力促使他練就的呢
相如望向東方——那是隊伍出發的方向。應該有關於羅鍋的傳奇傳來吧。我曾經被陽昌設計,現在我也設計了一回羅鍋。可我的設計能和陽昌相比嗎相如搖了搖頭。
有的行人望向他。他忽視覺得不自在。像他這種身份的人,怎麼可能形單影隻地出現在街上不是前呼後擁,也得乘坐在華麗的馬車中。純粹是為了送羅鍋方便他才騎了馬。怎麼可能還要叫吾丘壽王給羅鍋備馬呢大忙都幫了還差這點兒小事其實根本不是什麼事。相如想到陽昌。陽昌象我這樣出現在街上他會沒有絲毫的不自在。他的衣飾不引人注意,他的形貌不引人注意,特別是他有一顆恬適的內心。我不及陽昌,外部的許多東西都還會很輕易地在我的內心引起騷動。我永遠不會做到陽昌那一步。
兩天之後,決口堵塞完畢。皇上再次登上大堤。霏霏細雨。似乎有一種悲壯的歌聲在大河的河面飄去。「壯哉」皇上說。
「可謂驚天地泣鬼神呀」東方朔說。
皇上回頭,目光掃向東方朔、司馬相如、枚皋。相如對那目光讀得很明白:「你們應該賦之。」東方朔為賦來得快。挺奇怪,他在那兒裝糊塗。他不可能讀不懂皇上那目光。至於枚皋,在東方朔和司馬相如面前謙遜著呢,何況,才氣也遜色著呢。
後來,傳說皇上親自——寫了兩篇賦。
「吾丘壽王」剛返到京城的一天早朝皇上鐵青著臉叫道。
「臣在。」
「朕命你肅清東郡的盜賊朕本以為你已經辦妥,可現在朕得到消息朝廷賑濟災民的糧食卻被強盜所掠」
吾丘壽王著實嚇了一跳。雖說東郡他很少去,但捕盜的事他並沒耽擱,安排那裡的官員去辦,也得到消息,強盜也消滅得差不多了呀。可是,賑濟災民的糧食被搶,有口又如何辯也不能說自己忙於拓建上林苑耽擱了「臣失職」他說。
「皇上息怒。即使吾丘壽王先前把盜賊已消滅得乾乾淨淨,但,盜賊往往與天災同時發生。歷史上這樣的事例很多。」公孫弘替吾丘壽王辯解。
每一個人都會想到,先前皇上派吾丘壽王捕抓強盜時他和公孫弘的爭執。此時此刻每一個人都覺得公孫老頭心胸挺寬。皇上點頭呢,誰都相信那點頭的意思一半是認為公孫老頭的話說得有道理,一半是肯定著公孫老頭的人品呢。
皇上心裡明白,全怪罪於吾丘壽王有失公允。「吾丘壽王,你立即趕往東郡捕殺盜賊把賑災的糧食給我搶回來」皇上拍著案幾喊道。
他分明在告訴群臣賑災比拓建他的上林苑更重要。這就是權術吧。
早朝一散,相如把正要匆匆離去的吾丘壽王喊住,拉他到了自己辦公的房間。「今日公孫老頭倒是替你說了句公允的話,挺意外。」相如說。
吾丘壽王對公孫弘的那番感覺並不舒服。老滑頭分明在表演你自己。但是,吾丘壽王找不到合適的言辭來表述自己的感覺。如果得不到對方的認同,自己就變成了什麼人何況,客觀上那話確實是有道理的。何況,現在捕抓強盜的事頭等重要。事關皇上的臉面不是我的臉面。為了皇上的臉面我的臉面是可以犧牲的。
「你找我什麼事」吾丘壽王沒耐心和相如繞下去,單刀直入地問。
「老兄想過怎樣去捕抓東郡的強盜嗎」相如問。問時臉上沒有笑意但也並不十分嚴肅。
「多帶人馬去就是了。」
「烏合之眾,何必」
「那依你說怎樣」
「擒賊擒王。」
吾丘壽王思忖片刻,說:「可我得把事情做得有把握。」
「我把我的管家借給你,興許會助你一臂之力吧。」
「管家」
「是。」
第二天,吾丘壽王集結了隊伍。相如和管家飛馬前來。吾丘壽王心想隨相如同來的那人必是那管家了。待到了跟前驚得他險些從馬上掉了下來。是個羅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個人居然,什麼兵器也沒帶。司馬相如,你在耍我
相如看到了吾丘壽王臉上的怒氣。「吾丘兄,這就是在下舉薦的馬文秀。」相如介紹。
吾丘壽王一聽名字,被逗樂了。「相如,在下依你所言,並未多帶人馬。」吾丘壽王說。言外之意,你派的這人是能擒王之人要不是,還不如我多帶人馬呢
相如明白吾丘壽王的意思。「其實,有將軍的神勇已足夠了。在下再舉薦馬文秀,只不過略表對將軍的相助之意而已。」相如說。隨後,他又趕緊更正說:「是舉薦不夠準確,馬文秀是在下借與將軍。事畢之後,還得交還給我。」
「好,馬文秀,你就隨我出發。」
吾丘壽王只帶了幾百人出發了。到了東郡,那裡還有人馬可供他調遣。
陽昌高深莫測,那麼,他的這個師兄弟會不會是莫測高深家裡的事務倒是被他管理得井井有條。這些瑣事,是陽昌不屑為之的,所以,陽昌就做老闆,讓自己下邊有個管家,替他在那兒繁瑣,他自己呢,就有空兒深邃。師兄弟相同的是都能甘於寂寞。陽昌在他的深邃中寂寞,羅鍋在他的尋常事務中寂寞。陽昌在山谷中的長嘯是他的宣洩。陽昌對我司馬相如前程的關注也是他的宣洩。甚至他對寂寞的宣洩都不願讓別人知道。而羅鍋呢,從容地混跡於尋常的人群,不在意別人怎麼看他。甚至不在意他自己的羅鍋怎樣地在別人面前突兀。手下有時喚他不留神地把背地裡的叫法喊了出來——「羅總管」他也不惱不怒,很正常地望向你,等待你的下文。如果你的事情沒辦明白,他口中也會溜出尋常人的髒話。真不明白,如果他身懷絕技的話當初是什麼動力促使他練就的呢
相如望向東方——那是隊伍出發的方向。應該有關於羅鍋的傳奇傳來吧。我曾經被陽昌設計,現在我也設計了一回羅鍋。可我的設計能和陽昌相比嗎相如搖了搖頭。
有的行人望向他。他忽視覺得不自在。像他這種身份的人,怎麼可能形單影隻地出現在街上不是前呼後擁,也得乘坐在華麗的馬車中。純粹是為了送羅鍋方便他才騎了馬。怎麼可能還要叫吾丘壽王給羅鍋備馬呢大忙都幫了還差這點兒小事其實根本不是什麼事。相如想到陽昌。陽昌象我這樣出現在街上他會沒有絲毫的不自在。他的衣飾不引人注意,他的形貌不引人注意,特別是他有一顆恬適的內心。我不及陽昌,外部的許多東西都還會很輕易地在我的內心引起騷動。我永遠不會做到陽昌那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