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Mk-19 式加農炮  英國加農炮。口徑 152 毫米,戰鬥全重 10350 公斤, 炮彈重 45 公斤,炮彈初速每秒 735 米,最大射程 17.1 公里。

  MP 式衝鋒鎗   德國衝鋒鎗。1918 年生產的 MP-18 型由施邁塞爾 (Schmeisser)設計,三十年代裝備國防軍內使用,曾用於西班牙內戰。1938 年經改進位成的 MP—38 型和 1940 年的 MP-40 型,為全金屬結構,性能優良, 大戰期間共生產 125 萬支。1944 年底曾由毛瑟(Mauser)工廠秘密生產 2.5 —3 萬支 MP-波茨坦型(仿造英國的斯坦式),計劃供盟軍占領區內德國游擊 隊使用,後亦用於其他部隊。

  MP-43 式突擊步槍  德國突擊步槍。為德國陸軍在大戰中首創的集衝鋒 槍與步槍優點的新槍種。1942 年研製成功。口徑 7.92 毫米,採用導氣自動 式,射速略低於機槍,有效射程 850 米,使用專門的短彈,彈匣可裝彈 30 發。1943 年生產約 1000 支,用於蘇德戰場。初未受希特勒重視,庫爾斯克 戰役後因受德軍前線官兵的讚譽,遂批准擴大生產,並親自命名為“突擊步 槍”。1944 年生產 1 萬支,改稱 MP-44 式,後又稱 StG-44 式。在空軍中使 用的稱*FG-42 式突擊步槍。

  ON-127 護航運輸隊  戰時盟國海軍護航的橫越大西洋運輸船隊之一。 “ON”為英國駛往北美的船隊代號,“127”為航次序號。1942 年 9 月上旬 從英格蘭南部港口開出,編有 32 艘貨船和 6 艘護航艦艇。9 月 10—14 日, 在北大西洋航線上,遭到 13 艘德國潛艇結群追蹤攻擊。12(一說 7)艘貨船 和 1 艘護航的驅逐艦被擊沉。德方無損失。

  ONS-5 護航運輸隊  戰時盟國海軍護航的橫越大西洋運輸船隊之一。 “ONS”為從英國駛在北美的慢速船隊代號,“5”為航次序號。該船隊編有 40 艘貨船,由 9 艘艦艇護航,1943 年 4 月底開出克萊德(Clyde)河口。途 中來自冰島的 3 艘貨船和 1 艘驅逐艦加入。5 月 4 日,船隊闖進德國海軍在 北大西洋航線上布置的潛艇幕中央。當晚和翌日白天,12 艘貨船(約 5.6 萬 噸)先後被擊沉。護航的英國艦艇利用先進的雷達裝置,在空軍以及趕來增 援的 5 艘艦艇配合下,擊沉德國潛艇 6 艘,重創 4 艘。

  OX 打擊  大戰初期英國切斷德國某些戰略資源供應的秘密行動方案。 1939 年 12 月 16 日,由當時任海軍大臣的邱吉爾提出,計劃由英國海軍情報 局以“既非外交也非軍事的手段”,阻止“生命攸關的供應品”到達德國。 該行動方案以瑞典東部不凍港烏克塞勒松德(Oxel sund)的頭兩個字母為 代號。該港濱臨波羅的海,距斯德哥爾摩約 60 英里,為瑞典中部鐵礦出口點。 所謂“生命攸關的供應品”,除鐵礦外,包括後來成為製造原子彈的原料之 一的重水。由於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仍寄望於同德國和談,極力加以反對, 該行動方案被取消。

  P-36 型殲擊機  又稱“隼式戰鬥機”。美國殲擊機。1936 年投產。柯 蒂斯(Curtiss)公司製造。單座,單引擎,下單翼,最大時速239(一說 300) 英里,最大載荷航程 960 英里,裝備 2—4 挺 7.62 毫米機槍。共生產 210 架。 曾出口供法國、中國和泰國空軍使用。在法國空軍中服役的稱為“霍克-75” 式(Hawk-75),法國投降後倖存的轉歸英國。1941 年日本偷襲珍珠港時, 美國曾有 4 架此型飛機升空作戰。以後被淘汰。但英國經改裝後更名“莫霍 克”(Mohawk),裝備6 挺 7.69 毫米機槍,繼續用於印度和緬甸作戰至 1944 年。

  P-38 型殲擊機  又稱“閃電式戰鬥機”。美國殲擊機。原型為高空截 擊機,1939 年 1 月首次試飛成功。1940 年由洛克希德(Loekheed)公司投產。 單座,雙引擎連雙機身、雙機尾,自重達 1.48 萬磅。最大時速 395—455 英 里,爬升率 12 分鐘 2.5 萬英尺,升限達 4 萬英尺,活動半徑 575 英里。機頭 裝有 1 門 20 毫米(後為 37 毫米)航炮和 P—38 型殲擊機 4 挺 12.7 毫米機槍, 直接前射,可在遠距離開火。可攜作彈 500 磅。1941 年起服役至 1949 年。 1942 年首戰於太平洋戰場即顯示其優越性能。1943 年曾在索羅門群島作遠距 離攔截,擊斃*山本五十六。戰時共生產 9923 架。

  P-39 型殲擊機  又稱“飛蛇式戰鬥機”。美國殲擊機。1939 年投產。 貝爾(Bell)公司製造。單引擎,最大時速 355 英里,最大載荷航程 675 英 里,升限 2.9 萬英尺,配備 37 毫米航炮 1 門、12.7 毫米機槍 2 挺和 7.62 毫 米機槍 4 挺,並可載炸彈 500 磅。乘員 1 人。太平洋戰爭初期曾為美軍主要 機種之一。因性能不及日本*零式戰鬥機,被美國飛行員稱之為“破舊的鐘”。 1944 年以後被淘汰。曾據《租借法案》改裝為*P-63 型殲擊機供蘇聯空軍使 用。戰時共製造 9558 架。

  P-40 型殲擊機  又稱“戰鷹式戰鬥機”。美國殲擊機。1938 年投產。 柯蒂斯(Curtiss)公司製造。單座、單引擎、下單翼,最大時速 350 英里, 最大載荷航程 732—852 英里,配備 12.7 毫米機槍 2 挺和 7.62 毫米機槍 2 挺(後改為 12.7 毫米機槍 6 挺)。曾出口到英、法、蘇、中諸國,在英國皇 家空軍中被稱為“戰斧”式,在大英國協國家被稱為“小鷹”式。在中國曾為* 飛虎隊的主要殲擊機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