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Page 202-----------------------

  與史達林談過話以後,奧爾忠尼啟則回到部里,一直工作到深夜兩點鐘。 回到家裡,他又通過電話與史達林談了話。最後一次談話無疑使他徹底絕望。 2 月18 日整個早晨和白天,奧爾忠尼啟則一直關在自己屋裡寫東西,拒絕會 客。直到下午5 點過後,他的妻子季娜伊達·加甫利洛夫娜著急了,要去看 看丈夫。這時聽到了奧爾忠尼啟則臥室里傳來槍聲。她跑進屋裡,丈夫穿著 內衣躺在床上,手槍掉在地板上,他已經死了,全身是血。 米高揚在史達林死後告訴赫魯雪夫,奧爾忠尼啟則在自殺的前一天晚上 曾同他談過一次話。 “那是一個星期六晚上,他們一起在克里姆林宮周圍散 步。謝爾戈告訴阿納斯塔斯·伊凡諾維奇說,他不能再活下去了。他說不能 容忍史達林對黨的所作所為,而他卻不再有力量同這種作法鬥爭了。第二天, 星期日,他就用槍自殺了。” (46) 從奧爾忠尼啟則一生剛直不阿的性格和他敢於當面抗爭史達林的表現, 以及他最後的勇敢的舉動來看,他的自殺絕不是懦弱者的絕望,而是一個正 直的革命家在 “不能容忍”邪惡而又無力改變它時,所作出的英雄的抗議。 他要用自己的血使黨震醒。 季娜伊達當即撲向電話,叫了醫生,接著叫了姐姐薇拉,給史達林打了 電話。醫生已完全無能為力。姐姐很快就來了。又過了半小時,史達林由莫 洛托夫、伏羅希洛夫、卡岡諾維奇和葉若夫陪同,也來了。薇拉站在寫字檯 旁,整理著一張張紙。紙上寫得滿滿的,左邊的空格參差不齊,死者通常就 是這樣起草自己報告的綱要。 史達林走到薇拉跟前,說了聲 “給我!”便把紙張從薇拉手中奪了過去。 季娜伊達說: “你看,史達林同志,不論為我還是為黨,您都沒有把謝 爾戈保護好。” “你給我住嘴,傻瓜!”史達林回答說。 史達林來到客廳,對大家說: “你們看,這是一種多麼可惡的病!人剛 要躺下休息一下,它就發作了,心臟就壞了 ” (47) 當時,季娜伊達對史達林說: “這件事應在報紙上發表。” 史達林回答說: “在報紙上說他是因心臟破裂致死的。” 季娜伊達反駁說: “誰都不會相信。謝爾戈喜歡真話,報紙上應該講真 實情況。” “為什麼不相信?誰都知道,他有心臟病,所以大家都會相信的。”斯 大林就是這樣結束了這一番對話。 (48) 1937年 2 月 19 日正式公布了由當局授意的醫生鑑定:“奧爾忠尼啟則 同志患有動脈硬化及心臟和心血管的嚴重硬變,同時還患有右腎的慢性損 傷,他的左腎因患結核而於 1929年割除。 “近兩年來,奧爾忠尼啟則時有狹心症發作(心絞痛)和心病性氣喘發 作。最近一次非常嚴重的發作是在 1936年 11月初。 “2 月 18 日早晨及以後,奧爾忠尼啟則沒有說明自己有任何身體不適, 可是下午5 時30 分,當他日間休息時突然感到不適,幾分鐘後因心臟麻痹而 逝世。 蘇聯衛生人民委員格·卡明斯基 克里姆林宮醫療局局長伊·霍多羅夫斯基 克里姆林宮醫療局顧問、醫學博士A ·萊溫 克里姆林宮門診部值班醫生c ·梅爾茨”(48)

  ----------------------- Page 203-----------------------

  在這份鑑定上簽名的前3 個人後來都被處決了。卡明斯基當時根本不願 意簽自己的名字。梅爾茨下落不明。 三天以後,赫魯雪夫在奧爾忠尼啟則的葬禮致悼詞時說: “這是他們以 自己的背叛、自己的變節、間諜和破壞行動給你高尚的心帶來的打擊。皮達 可夫是一個間諜、破壞分子、勞動人民的敵人和卑鄙的托洛茨基分子。他被 當場抓獲,被抓住和處決了,就像一個畜牲一樣被工人階級撕碎了。然而, 只是他的反革命活動加速了我們的親愛的謝爾戈的死亡。” (50)這種說法 當然只是官方根據政治需要所做出的決定,並非赫魯雪夫的由衷之言。把這 一說法與追悼基洛夫的說法相比,除了沒有關於奧爾忠尼啟則是被謀殺的內 容外,其他內容幾乎一樣。他們逼死了他,把罪過栽到反對派身上,同時給 他帶上一頂桂冠。 1956年,赫魯雪夫在蘇共二十大上報告說:“貝利亞還殘暴地處理了奧 爾忠尼啟則同志的一家。為什麼呢?因為奧爾忠尼啟則曾試圖阻止貝利亞實 現其無恥的計劃。貝利亞清除了自己道路上一切可能妨礙他的人。奧爾忠尼 啟則始終是貝利亞的反對者,這一點他曾告訴過史達林。史達林沒有審查這 一事件和採取適當的措施,就允許除掉了奧爾忠尼啟則的兄弟,從而把奧爾 忠尼啟則逼上了不得不開槍自殺的境地。 (大廳里憤怒難平)”(51)這是 蘇聯官方在史達林死後首次糾正 1937年的官方說法。這種說法離事實近了一 步,肯定了是自殺而不是因病去世,但卻把死因歸之於貝利亞。這種說法顯 然是迴避了主要矛盾,並且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順序顛倒了。若沒有與 史達林的矛盾的存在,奧爾忠尼啟則是能夠輕而易舉地把貝利亞排除的。 1961 年,赫魯雪夫在蘇共二十二大的講話中談到奧爾忠尼啟則之死時, 又接近了事實一步。他沒有提貝利亞的作用,而認為主要原因是奧爾忠尼啟 則與史達林的矛盾。他說: “奧爾忠尼啟則看到他己不能再與史達林一起工 作,儘管以前他是史達林最親近的朋友之一 情況到了這種地步,奧爾忠尼 啟則已經不能繼續正常地工作,為了不與史達林發生衝突,為了不為史達林 濫用權力的狀況分擔責任,他決定用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 (52)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赫魯雪夫的上述說法比較接近事實。更具體的更接 近事實的情況還有待於披露。之所以說上述說法 “比較”接近事實,是因為 這個說法還有些不大合乎當時的情況。赫魯雪夫把奧爾忠尼啟則描繪成一個 消極的人,一個不願分擔責任者。這不符合奧爾忠尼啟則容易激動和剛直不 阿的性格和品質,也不符合他已經進行奮爭和與史達林發生了衝突的事實。 當時已經宣布要召開中央全會。3 個烏克蘭的政治局委員正待起程前往莫斯 科,他們都屬於抵制恐怖政策的人。奧爾忠尼啟則不可能不了解他們的態度, 不可能不了解他本人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許多人寄厚望於他的情況。在這時 候,他不可能自動放棄聯合志同道合者在中央全會上作一共同鬥爭的機會。 如果他在會上表達出自己的意見,將比烏克蘭的波斯蒂舍夫起到大得多的作 用。然而,他卻在正當需要他的時候死了。那麼,如果他不是被謀殺和被威 逼自殺的話 (提出這樣兩種設想不是沒有一些道理的),(53)那就決不是 一種絕望的消極的自殺。奧爾忠尼啟則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資歷、威信和在黨 內的地位。他的自殺應該看成是對恐怖政策的抗議,是希望以自己的死使黨 和人民震醒。注釋:① 《史達林全集》第11卷,第7 頁。②Г·什梅寥夫: 《轉折之前》,載《真理報》,1989年2 月3 日。③《轉折之前》。④Г·博 爾久科夫、В·科茲洛夫: 《尼古拉·布哈林——政治傳記紀事》,載(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