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長孫無忌擁有的這種東西是他的身份帶給他的,他的妹妹是李世民的妻子。

  中國的裙帶關係十分發達,有時,這種關係的緊密性甚至超過了血親關係。這大概是因為血親往往還會產生利益上的分歧,而裙帶關係卻很容易形成利益同盟。

  現在,秦叔寶尉遲敬德們的武力,房玄齡的謀,杜如晦的斷,長孫無忌的忠誠,最後加上李世民的領導力,這些組合在一起,才是一個真正有競爭力的搶班奪權團隊。

  這樣的團隊,才有可能挑戰東宮,注意,我說的是有可能。我之所以沒有用肯定的語句,那是因為,在秦王府日益壯大之時,東宮的勢力膨脹得更快。

  【東宮的反擊】

  李建成不是一個笨蛋。

  在李世民橫掃天下、樹立軍功、拉攏豪傑時,李建成在長安也沒有閒著,史書記載,李建成第一批拉攏的對象有些特別,她們手無寸鐵,也無過人智謀,但戰鬥力依然很強。這是因為她們有獨門絕技:枕邊風。

  她們是李淵的妃子們。

  我們知道李淵的夜生活是比較豐富的,當初在太原,就跟楊廣的宮人滾到了一起,現在自己當了皇帝,相當於解放了思想,放開了包袱,夫人團伙極速擴張。在長安的數年間,李淵就生下了二十多個兒子(女兒沒統計),可見生產效率之高。

  後宮隊伍大了,自然形成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李建成抓住自己長駐長安的機會,大踏步走上了夫人路線。

  史書里記載李建成跟某些妃子的關係不清不楚。這種事情沒有捉姦在床,咱們是不好傳的。但可以確認的是,經過送禮、恭維等手段,李建成成功爭取到了許多嬪妃的支持。

  漸漸地,宮裡颳起了極其強勁的枕邊風,席捲對象李世民,這些十二級枕邊風效果還是突出的。李世民漸漸失去了李淵的寵信。

  如果只是夫人團隊站在了自己的對立面,李世民是不會害怕的,他相信自己的父親還不至於到色令智昏的地步。但另一個人的站隊卻讓李世民真正感到了威脅。

  四弟齊王李元吉站到了李建成一邊。

  本來爭皇位這種事情跟李元吉沒什麼關係,論出生順序,他比不上大哥,論功勞,他比不上二哥。爭皇位這種事,他也就是一個打醬油的命。但顯然,這位四弟有著李唐家不安分的傳統,智商也不低,竟然給他想到一個曲線接班的辦法。

  也不知道他是怎麼跟李建成談的,最後竟達成了一個協議,李元吉先幫助大哥幹掉二哥,等李建成當上皇帝後,封他為皇太弟,讓李元吉進入接班人梯隊。

  這實在是一個雙贏的結盟,更是一個互補的結盟,李元吉此人在敢說敢幹、心狠手辣上簡直可以說是一個小號的李世民。這些性格特點恰好彌補了李建成性格軟弱、反應遲鈍的缺點。

  在齊王跟東宮打成一片後,李建成的步子果然越邁越大,也明白了槍桿子裡出政權的道理,在長安城裡組織了兩千人的武裝部隊,號長林兵。據史料記載,李世民的秦王府也只有八百的私兵。

  齊王跟太子的組合終於可以跟秦王府叫板,而一個人的存在最終使李建成的力量超過了李世民。

  魏徵的王霸之術終於發揮威力。

  出戰劉黑闥之後,李建成一舉打破了戰事問秦王的壟斷,可所得不僅僅是獲得了聲望,在河北,李建成同樣找到了外援基地。

  武德七年的六月,楊文幹事件發生的不久前,李世民聽到一個讓自己震驚的消息。有三百多幽州的鐵騎悄悄來到了長安,他們分別住在了宮東面的一些坊里,準備趁機進入東宮擔任侍衛。

  幽州是燕郡王羅藝的地盤,幽州的兵馬進了東宮,這說明自己的這位大哥已經爭取到了對方的支持。

  李世民馬上叫人向李淵告發外兵入京的情況。當然,李建成因此受到了批評,三百大兵退出了長安,但下一次,也許偷偷進來的就不只是三百大兵了。

  李世民嗅到了危機,更可怕的是,天下已經大定,他沒有多少用武之地、爭功之機。可李建成只要自保,就可以等待著最終的勝利。

  父親已經不再寵愛於他,已經明確告訴他,你永遠只能做一個藩王。

  後宮已經是李建成的天下,那裡,關於他的謠言每天換一個,不重樣。

  兄弟李元吉已經站在了他的對立面,這是一個無法無天的小霸王。

  外面的大將已經有人投靠東宮,東宮不再只是一座孤立的大殿。

  李建成也不是昨天的李建成了,今天的李建成大功在握,手有強兵,內有良謀。這不再是一個可以忽視的對手。

  如果你是李世民,看著自己的優勢一點點流去,看著自己一步步走進失敗的沼澤,看著自己要得到的東西離自己越來越遠,你會做什麼決定?

  我想,只有一個回應。

  反擊!劍走偏鋒,僥倖一搏的反擊!

  回到楊文幹事件,現在我們知道,李建成已經勝券在握,他完全沒有必要去搞一場沒成功的宮廷政變來登上皇位。而李世民卻有這個需求。

  也許是為了徹底擊敗李建成,李世民跟他的智囊團策劃了這一起楊文幹事件。

  楊文幹事件之後,李淵沒上當,李建成還是太子,李世民還是秦王。所有人的位子都沒有改變,但一切都已經改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