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日跟隨竇建德孤軍深入,在虎牢關一敗而亡國,劉黑闥就認識到擊敗實力強勁的唐軍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接近於不可能,要完成這件不可能的任務,只有一個方法。

  向自己的對手學習,將對方引進來,利用主場的優勢擊敗他。

  在唐軍進駐相州,逼進洺州,踏入山東的腹地時,劉黑闥終於動了,他率領兵馬挺進到離洺州三十五里的肥鄉,列陣於洺水之岸。

  洺水對岸,便是唐營。

  接下來的十多天裡,兩軍沒有發起大規模的進攻,而是十分默契地採取了同一種策略,每天各自派一支小分隊到對方的營門挑戰,要求對方放馬過來,決一死戰。

  誰都沒有動。正如兩個絕世高手過招,誰也不會率先使出全力,而是反覆地試探挑逗,以期發現對方的弱點。

  這是對一個隊伍意志力的考驗,從後面的事情發展看來,也是對一個隊伍凝聚力的考驗。

  全神貫注觀察唐營,希望找到對方破綻的劉黑闥並沒有發現自己的陣營出了一些異常。

  在一天夜裡,軍營里有數名軍將悄悄牽馬離開了軍營,離營後,他們上馬直奔洺州下屬的洺水縣。

  不遵守軍營作息時間的人是洺水縣人李去惑等人,他們擅自離營,返回老家,並不是想老婆孩子熱炕頭那麼簡單。

  回到城下,他們大聲向上招呼:

  “劉黑闥已經大敗,大家快逃,慢一步就走不掉了。”

  在這個善意的勸告下,守城的軍隊紛紛走路,李去惑順利進城,招集本縣子弟,把守城門,然後給李世民送去了投誠信。

  李世民喜出望外。

  他一直在為找不到劉黑闥的弱點而焦急,現在機會送到了眼前。洺水雖然地方不大,但蘿蔔不大長在梗上。這裡是洛州聯絡山東各地的中轉站,而劉黑闥的軍糧都要從山東各地運來,控制了洺水,就等於控制了劉黑闥的鍋碗瓢盆,以後老劉吃完就得省著點,戰時吃干,閒時吃稀,不戰不閒半干半稀了。

  於是,李世民馬上派人前去接管洺水,受命的是原瓦崗軍將王君廓。

  沒過多久,李世民就開始後悔了。

  當初應該多派些人去的,至少派一個比王君廓更勇猛的人去。

  劉黑闥向洺水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劉黑闥怒火衝天。

  為了戰勝對方,他做了充分的準備,他料到李世民會打持久戰,會奇襲,會斷糧道,可他就是沒有想到自己的隊伍會出叛徒。

  我待他們不薄,他們為什麼要背叛我?

  這個問題說起來千頭萬緒,情與義能說上半天,但簡單起來也很簡單,利益而已。

  在判斷出兩軍最後的形勢後,有一些自然選擇了守衛自己的鄉土,投靠希望更大的一方。

  對於這些,劉黑闥是不會理解的,他只相信我對你好,你就該盡忠這樣的草莽法則,這也是他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最終原因。

  對於這次的背叛,劉黑闥十分憤怒,他甚至丟下跟唐軍主力的對峙,把大營搬到了洺水城外。

  一定要拿下洺水,讓叛徒付出代價。

  抵達城下後,劉黑闥沒有急著攻城,反而開始在兩個城門外掘壕溝豎柵欄。

  這不僅僅是要攻城,還要不讓城內的人逃走。可見劉老大的火氣實在很大。

  在城門外搞隔離工程很簡單,但要攻進城就比較麻煩了。

  洺水城雖然是個小城,但有一個有利的防守條件,城的四面被水環繞,水面闊有五十步,深達三四尺。

  要攻到城下,必須先解決過河的問題。

  劉黑闥採取了一個笨辦法。

  在城的東北角兩處,劉黑闥組織了民兵填柴運土,準備填一條直通城牆的甬道。這個方法簡單,但有效。

  【鐵血孤城】

  “如果讓劉黑闥修成甬道,洺水城一定守不住。”

  在唐軍的軍事會議上,跟劉黑闥屢有交手的徐世勣憂心忡忡地說道。

  李世民也沒有想到一個小小的洺水城會讓老劉發這麼大的火,這可能是因為他生來就不知道背叛的滋味,也就無從了解這種羞憤經常會讓人失去理智。

  在徐世勣表示自己的擔憂時,李世民並沒有露出應有的緊張,相反,他的臉上浮現出了神秘的笑容。

  兵書里寫道憤軍必敗,現在劉黑闥就處在這個階段。一直以來,李世民都在試探對方,大打太極,忽悠對方輕易出招,但沒想到這個草莽英雄也是太極門的高手,你玩游騎,他也玩游騎,就是不露底牌。

  現在,洺水城的意外叛變終於讓老劉暴露了他所有的主力。

  在所有人看到危機時,李世民卻看到了勝機,難怪以後,李世民談起兵法,連軍事教父李靖都連連稱讚。

  決戰的機會浮現了,可有一個問題。唐軍的主力還沒有集結完畢。

  在唐軍完成集結前,必須要將劉黑闥拖在洺水城外,顯然,現在的守城將領王君廓是無法完成這個使命的。

  於是,李世民掃視了他的部將,這裡面有許多能征善戰的大將,到了這個關鍵時刻,他只有寄希望這些部將的個人能力了。

  “誰能代替王君廓去守洺水城?”

  這是一個死亡任務,也是一個吃苦不討好的活,歷史上出彩的總是攻城拔寨的大將,很少有人會想起死守一城的將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