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回到營後,李密聽到了一個人的死訊,他的一員大將在渡洺水時不幸落水溺亡。李密當場痛哭不已。

  此人不像秦叔寶羅士信那樣勇冠三軍,也不像徐世勣那樣多智,也沒有裴仁基那樣的根基,似乎還有明顯的技能缺陷:不會游泳。但對李密而言,他是一個特殊的存在。

  這個人叫柴孝和,他關係著李密爭奪天下的方略。

  【李密的方略】

  一場戰鬥的勝利是無法決定整個戰局的,也無法成就一位王者,真正起決定性作用的是方略。正如成就劉邦的是約法三章,成就劉備的是隆中策,成就曹操的是奉天子,修耕植,畜軍資,成就朱元璋的是緩稱王廣積糧。正如當年李密曾經想用天下三計成就楊玄感。

  李密也需要能成就自己的方略。

  柴孝和給他送來了這個方略。

  在李密進軍洛陽時,柴孝和是附近鞏縣的縣長,柴孝和沒有頑抗,瓦崗軍一到,就率全城投了降。但他提供給李密的絕不是一座縣城。

  柴孝和找到李密,告訴他咱們雖然糧食多,四面來投靠的人也多,但這些糧食遲早會吃完的,等糧食一吃完,那些前來掛單的義軍一定會離開,到時,魏公用什麼去爭天下?

  聽到這個提問,李密沒有回答,他知道對方肯定是帶著方案來的。於是,他反問:“先生說得有道理,你看這個事情怎麼辦?”

  柴孝和說出了藏在李密內心深處的一個地名——長安!

  “秦地阻山帶河,是霸王之資,當年項羽棄之而亡,劉邦得之而王,在下愚意,不如讓翟司徒守洛口,裴柱國守回洛。然後明公率精銳西上,拿下長安。天下就是明公的了。”

  “如果下手晚了,只怕被別人搶先一步!”最後,柴孝和加重了語氣。

  李密內心一陣激動。

  是的,這個方案我並不陌生,這是我當年給楊玄感的中計,現在該是上計吧。

  但我也許無法用這條上計。

  想到這裡,李密苦笑。

  柴孝和的這個方法很好,但他忽略了一個問題,這是關於派系的問題,俗稱山頭問題。

  李密雖然是瓦崗軍的首領,但他並沒有完全控制住這支軍隊,這裡有老大哥翟讓系,還有裴仁基系。讓翟讓守洛口,那單雄信、徐世勣不會去長安,讓裴仁基守回洛,只怕羅士信、秦叔寶也不會去長安,沒有這些人,李密去了長安也只能搞單程游。

  這種東西是不能拿到桌面上來說的。可這世界上的很多事情又恰恰是由桌面下的東西決定。

  還是說點桌面上的吧。

  李密突然問道:“先生知道此時的天下有三大中心嗎?”

  “是的,長安、洛陽、揚州。”

  “關中人以長安為中心,河北山東以洛陽為中心,江左以揚州為中心。我的部下都是山東豪傑,打不下洛陽,他們是不會願意跟我去長安的。”

  柴孝和馬上意識到李密在說什麼,想了一會兒,他提了一個折中方案:“如果大軍無法西進,請讓我先去探探路!”

  這相當於一個小經理主動要求去開拓一片全新的市場。懷著讚嘆,李密批准了這個行動方案。

  柴孝和領著數騎挺進長安,一路上打著瓦崗的大旗竟然招到了一萬多兵馬,正當他要到長安看看形勢時,李密中了流箭從洛陽城外撤走。

  李密一退就如倒了大旗,一萬多新加入的兄弟發現前景並不看好,頓時一鬨而散,柴孝和只好幾個人去的幾個人回來。

  現在柴孝和死了,李密再也找不到有這樣大氣魄為他獨闖一面的人。

  接下來,李密只能守著糧倉跟王世充死拼洛陽了。不久後,他派徐世勣拿下了黎陽倉。隋朝的三大名倉盡在他的手裡,吃是不用愁了,但柴孝和的擔憂終於成了現實。

  在柴孝和向李密建議謀奪長安時,有一個人同樣看到了逐鹿的關鍵,正收拾東西準備進軍關中。

  論起來,這個人跟李密也是階級兄弟了,平時,他叫李密一聲老弟。

  此人,唐國公李淵。

  第六章 關隴貴族

  【雀屏中選】

  李淵的祖父李虎是當年西魏八柱國之一,父親李昞是當朝柱國大將軍。而他作為唐朝開國帝王,出生時自然要搞點事。

  據史書記載,李淵生下來時有三個乳房,這當然是神化開國帝王的老招數,但不得不說,這比那些滿篇放紅光(朱元璋),生紫煙(楊堅),散異香(趙匡胤),打雷閃電(劉邦)等來說,還是比較有創意的。

  雖然男人不能奶孩子,多一乳實屬多而無用,還有礙觀瞻,但史書不惜筆墨,自然是有用意的。這是一個有很深政治寓意的異象,歷史上,有一位老兄比李淵還多一個乳。《史記》里記載,偉大的周文王有四乳,實在想不通狹窄的胸部怎麼布得下四乳。

  周文王生平一大功績,就是為推翻商紂王的暴政打下基礎。

  根據對比,可知李淵也是帶著這樣的使命來到人間。

  如果李淵真有三乳,他一時半會兒也不會想到自己負有推翻暴政的使命。作為貴公子,享受生活的特權總是來得比較直接。跟一幫長安貴少,提籠架鳥,放鷹逐兔,掐架摔跤,騎馬射箭是他的常備娛樂項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