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翟讓不問如何救天下,卻在懷疑救天下的可行性,足見此人缺乏自信,這樣的人不是一個優秀的領袖,但也許正是我要找的人。

  李密睜開眼,望向翟讓,一字一頓地說出下面的話,像鐵錘擊打釘子一樣將這些話釘進翟讓的內心:

  “劉備、劉秀都出身平民,但最後都成為了帝王,現在隋帝昏庸,民怨沸騰,隋朝的精兵折損在遼東,又跟突厥翻臉,隋朝皇帝竟然還跑到揚州去了,這正是當年劉項奮起的情景!”

  “以足下的雄才偉略,士馬精銳,席捲二京,誅滅暴虐,隋氏不足亡也!”

  至此,李密收腹,沉氣,說完收工。

  再渺小的心靈也經不起這樣的鼓舞。

  翟讓雙眼放出了光芒,急切地問道:“那我應該怎麼做?”

  李密站了起來,撣掉身上的塵土:“第一步,先把我放出來!”

  不久後,李密離開瓦崗,大步向山下走去。他不再是流浪人士,而是瓦崗的一員,此次下山算出差,有出差補助,自然,也有出差任務。

  李密是去拉隊伍的。憑著這些年在各地義軍拉下的關係,很快,李密就拉來了大大小小的人馬。

  翟讓很高興,隊伍壯大了,實力加強了,瓦崗的前途一片光明。

  從這一點看,翟讓連晁蓋的智商都沒達到。晁老大看到宋老二天天往梁山上領新人,臉黑賽鍋底,但翟讓樂呵呵的,完全沒想到一個問題。

  這些新來的兵馬雖然屬於瓦崗,屬於翟讓,但更準確地描述,他們是李密的人。

  從這一天開始,瓦崗寨就有了派系之分,翟讓系跟李密系。

  翟讓並沒有想到這一點,在他看來,李密是我的兵,李密的兵自然也是我的兵,在這一指導思想下,翟讓沒有給李密提高待遇,將他的座椅朝前移兩位的想法。

  此時要是瓦崗開大會,進了聚義廳後,李密估計也就自覺地在最後面找把椅子安慰一下屁股。

  《水滸傳》中,宋江走上梁山,屁股還沒坐穩,晁蓋就哭著喊著要讓出頭把交椅,而翟讓如此不上道,只好用點手段了。

  翟讓最近有點煩,這是幸福的煩惱,手下的兵馬越來越多,李密說的理想已經有了實現的可能,但翟讓總覺得幸福來得太突然,他有點不敢相信這一切。最後,他決定找一個人來問一下。

  被請來參謀的是他的軍師,姓賈名雄,此人通曉陰陽占卜。古時出門辦事先邁左腳還是右腳要看一下皇曆,打仗是朝東還是朝西要諮詢專業人士,賈雄因為這項絕活成為翟讓的心腹。

  “李密說的靠譜嗎?”翟讓問道。

  賈大師掐起手指算了算,然後露出喜悅的表情:“吉不可言。”

  “怎麼說?”

  “李密所說的一定能成!但……”

  賈雄拖長了聲調,正如釣者放長了魚線,就等魚兒咬鉤。

  “但什麼?”翟讓一口咬住了魚餌。

  “如果您自立為王未必能成,要是擁立此人,事情一定能辦成。”

  自己給李密騰位子?!這就是騙小孩了,翟讓自覺尊嚴受到了侮辱,馬上憤然反問:“李密要是像你說的這樣牛,他應該自立,何必來投靠我?”

  賈雄不慌不忙拋出了他的解釋:“這是有原因的,將軍姓翟,澤也,而李密位蒲山公,蒲要是沒澤就無法生長,所以他要依靠將軍。”

  這也行?!

  在山頭,只有一種真理,就是一山不容二虎。

  翟老大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妥了,妥了,原來對方還是離不開我啊。

  翟讓受傷的心靈得到了修復,他馬上贊同賈雄的說法。

  上山之前,翟讓是一名法曹,應該也是讀過書的,也不知道那些年書都讀到哪裡去了,難怪法曹當到了牢里,又混到了山上。

  大家應該猜得到,賈雄早已經被收買成為了李密的人。而讀過《水滸傳》的對這一幕會很熟悉,這跟梁山上的那些事兒太像了。當年晁蓋也有個能掐會算的參謀吳用,而等宋江上山之後,吳用就成了宋江的人。

  第二把交椅雖然還暫時輪不上李密,但他總算有了發言權。

  李密很快就提了一條建議,他告訴翟讓,現在兵馬多了,糧食供給是大問題,要是還像以前一樣搶掠是行不通的,應該就近攻打滎陽郡,奪取那裡的糧倉,建立永久基地。

  這是一個合理化的建議。

  翟讓大喜。

  果然澤生蒲,蒲潤澤。一合作就將瓦崗帶上一個新的台階。

  翟讓大力表揚了李密的計劃,並當場拍板馬上行動。

  李密告退,在轉身那一刻,他的臉上浮現出難以察覺的笑容。

  翟讓自然沒有想到,攻打滎陽,不過是李密宏大計劃里的第一環,目的並不僅僅是奪取糧食那麼簡單。

  真正的目的,李密是絕不會告訴翟讓的。

  第三章 瓦崗聚義

  【必須戰勝的對手】

  隋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滎陽(今河南鄭州)。

  瓦崗大軍旗開得勝,連下滎陽郡數縣,可很快,翟讓就急得跳腳。

  翟讓叫來了李密,急匆匆說道:“不能再待在滎陽了,我們馬上撤回瓦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