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從長白山下來,李密徹底陷入了困境,他想做一個良民,但楊廣不給他機會,他想當土匪,可沒有山寨願意收留他,混到這一步,真可謂山窮水盡。

  更要命的是身上的錢也沒有了。

  李密原以為憑著自己過人的智慧,一定能找到單位(山寨單位),但沒想到,對這樣的高層次造反人才,各地山寨竟然都不歡迎。

  而且這些山寨頭目大多小市民出身,小氣得很,連應聘人員的差旅費都不報銷,李密跑了大半年,很快把不多的盤纏花了個精光。

  對於普通行走江湖的人來說,沒錢並不是問題,時遷可以去偷雞,史進可以客串一下路匪,要麼就投靠一個大地主打打秋風。但李密出身貴族,就算逃亡也保持著貴族的尊嚴。沒有吃的也不願意偷老鄉的走地雞,更不願干乞食的活。當然,李密似乎也欠缺一些野外生存的能力。

  小說里將李密描述成箭術過人,但從史書來看,這多半也是虛構的,因為李密並不擅長打獵這樣的貴族活動,流浪在野外,連一隻野兔子都無法打來充飢。

  一開始沒吃的時候,李密勒了勒腰帶,但顯然,把肚皮勒得再緊也無法控制胃口的張開,最後,李密選擇了吃樹皮。

  樹皮是第一次進入李密的食譜,不消說,味蕾跟胃都拒絕這樣的進貢,好多次,李密都要將樹皮吐出來,最終,還是強忍著吞了下去。

  不吃,就死,吃,就活。李密的世界突然變得簡單而殘酷。

  除了吃之外,住也成了大問題,為了躲避隋兵的追捕,他選擇了晝伏夜出,白天要麼躲在山溝里,要麼找一座破廟。到了夜晚,借著月色奔向自己也無法確定的前方。

  這是狼狽不堪的李密,但這也是洗盡鉛華的李密。

  這時的李密才真正明白世間的苦難,懂得了那些拒絕他入伙的人曾經承受過的一切。沒有經歷這一切,李密永遠都無法融入他們當中去。

  介紹信是靠不住的,投名狀也說明不了什麼,只有相同的苦難才能真正將人與人緊密聯繫在一起。

  繼續走吧,上天已經勞君筋骨,餓君體膚,但歷練並沒有結束。

  老天爺的藥似乎下得過猛,在去除李密身上傲氣的同時,將李密的志氣也洗得一乾二淨。此時李密的軀體像一個空殼,等待著一股全新的力量注入體內。

  經過一段窘迫的日子,李密流浪到淮陽郡,在一個小村子裡潛伏下來,為了掩人耳目,也為了解決吃飯問題,他辦了一個私塾。

  在這裡,他不再叫李密,他有一個化名劉智遠,這是正確的,畢竟每天捧著四書五經教一幫學童實在有損八柱國之後的威名,還是改劉姓噁心劉邦劉備他們去吧。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一段時間,潛伏效果不錯,沒有人發現這個新來的私塾老師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密,他的腦袋是可以拿去換錢的。懸賞的金額挺高,隋朝政府是認真的。

  但亂世無法隱藏一位梟雄。我們可以隱去我們的姓名,可以藏匿我們的身形,但我們怎麼遮擋我們的內心?

  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們怎麼面對內心的拷問?

  據我所知,當你的行動跟意願一致的時候,內心就像張開的大帆,為你收集前進的力量,而當你的行動跟意願背道而馳時,內心就像一把鋒利的尖刀,刺破你的身體,讓血肉跟白骨暴露在陽光之下。

  李老師就裝不下去了,在一個公開課上,他精神恍恍惚惚,突然搞了一首詩出來。本人現摘錄如下:

  金風盪初節,玉露凋晚林。此夕窮途士,空軫鬱陶心。眺聽良多感,慷慨獨沾襟。沾襟何所為?悵然懷古意。秦俗猶未平,漢道將何冀!樊噲市井徒,蕭何刀筆吏。一朝時運合,萬古傳名器。寄言世上雄,虛生真可愧。

  在這首詩里,李密提到了樊噲、蕭何,這兩人出身低微,一個是在菜市場上班的(屠狗),一個是低級公務員(獄警),可風雲際會,他們成為了一代名將良臣。

  可我呢,我有蕭何之才,項羽之勇,韓信之技,劉邦之術,諸葛之謀,還是名門之後,卻為什麼殘喘於村舍?

  想到這裡,眼角已經滾下兩行濁淚。

  《水滸傳》中宋江也寫過一首“敢笑黃巢不丈夫”的詩,之後就被抓了起來。那件事情告訴我們,沒事不要隨便借詩抒情,尤其抒的還是反動情緒。

  李密不好好之乎者也,反而寫反動詩的事情很快傳開來了,縣裡的捕快聞風而至,好在李密消息靈通,在他們找上門之前溜走了。

  李密再一次踏上了逃亡的道路,此時的他已隱約感覺到內心那頭躁動不安的野獸,可他依然不願意喚醒,他知道,喚醒之後將再無機會脫身,不是雄霸天下,就是為其吞噬。

  在審視清楚自己的內心前,李密投靠了一位親戚,這不能算是一個好主意。

  李密投靠的是他的妹夫丘君明。得知大舅子來投靠,丘君明吃了一驚,上面早就在這裡布控了,多待一會兒就多一分危險,於是,丘君明將李密帶到一個叫王秀才的家裡。

  史書特別在這位王秀才前面冠以“大俠”二字。事實證明,此人確有大俠風範,明知李密是逃犯,卻大膽收留了他,不但包吃包住,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

  對於李密來說,這是一個完全沒有料到的情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