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英法需要的是通商,而通過跟洋人的接觸,奕也認識到中西方的差距,為了實現平太平天國、剿捻以及抵禦列強的目的,必須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以自強。

  奕的這種想法需要有人呼應,有人實施,李鴻章無疑就成了奕最佳的人選。1864年,李鴻章打敗了太平軍,保住了上海;在恭親王奕的堅持下,李鴻章被清廷封為一等伯爵、肅毅侯、戴雙眼花翎,並接任了江蘇巡撫,此時他才四十二歲。

  1864年春,李鴻章在給恭親王奕的一封信中指出:“日本以區區小國,尚知及時改轍,我中國深唯窮極而通之故,亦可以皇然變計。”還提出變易兵制,裁汰綠營和水師,仿效西方建立近代海陸軍的主張。同時李鴻章依據“窮則變,變則通”的原理,抨擊因循守舊勢力,論證了“皇然變計”的必要性。

  李鴻章在“講求洋器”方面的成效深得奕讚賞,在奕給皇上的奏摺中,他對李的“雇覓英、法洋弁教練兵勇”“不惜重資,購求洋匠,設局派人學制”,誇讚不已,認為“得此利器,足以摧堅破壘,所向克捷。大江以南逐次廓清,功效之速,無有過於事也”。因此,他對“洋器”也饒有趣味,“臣等聞其製造此器業有成效,隨即專函往詢”。李鴻章的這封長信就是對恭親王“專函往詢”的回覆。

  如果說李鴻章是晚清自強運動的開拓者;那麼,恭親王奕就是積極的、有力的推動者。自從擔任江蘇巡撫二十餘年來,李鴻章與恭親王奕,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兩人惺惺相惜、互相敬重,為中國的自強各盡所能、各司其職;往往是李鴻章在下層,恭親王奕在上層,相互密切配合,有力地推動了自強運動的不斷廣泛地向縱深發展。

  兩個人不僅在洋務上首尾呼應,在政治上,也結成了同盟關係。

  1870年,又是恭親王奕力主,李鴻章就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這一大清國最重要的職務,這一年他不過四十八歲,就達到了他人生事業的頂峰。然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在底層有恩師曾國藩的培養、推薦;在高層有恭親王奕的賞識、提拔。

  李鴻章就任這一職務之後,淮系集團的勢力、權力更是極度膨脹,以至於時人評論說:李鴻章“坐鎮北洋,遙執朝政。凡內政外交、樞府常倚為主,在漢臣中權勢最巨”。

  在恭親王奕的卵翼之下,淮系集團的壯大發展,是湘系集團遠遠不能比擬的。除了李鴻章端坐大清國首輔之位——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之外,其長兄李瀚章官至湖廣總督,曾積極協助他籌建海防;部下張樹聲曾為兩廣總督,並在李鴻章丁憂期間署理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劉銘傳為第一任台灣巡撫;劉秉璋官至四川總督;潘鼎新為雲南、廣西巡撫,他們共同的特點是都是淮籍人。

  正是憑藉恭親王奕的信任和倚重,李鴻章還以北洋大臣的身份直接管理、參與大清國的外交,與總理衙門分庭抗禮,形成兩個外交部門,致使大清國政壇出現一個很奇怪的局面:中國駐外公使的公文不僅既送總理衙門,而且同時也送給李鴻章,甚至李鴻章可以不經咨照總理衙門,就直接向駐外公使發出指示。這些都表明:李鴻章在大清國的政治影響力、朝廷對他的依賴和寵信程度等,在當時滿漢群臣中,無出其右者。

  後來,奕與權勢欲極強的慈禧產生矛盾。先是慈禧經過精心籌劃,突然下詔“恭親王著毋庸在軍機處議政,革去一切差使,不准干預公事”。雖然經過一番周折之後,決定奕“仍在軍機大臣上行走”,但免去其“議政王”。後來,奕又因為反對重修圓明園得罪慈禧,受到嚴懲,從此失勢。

  奕的失勢讓李鴻章始料不及,這猶如給了他當頭一悶棍。以至於他在給朋友的信中如此表達自己的心情:“內外局勢屢變,皆出人意料。”這明顯表示出李鴻章對於奕失勢的惶惑。

  奕的倒台,是李鴻章的巨大損失,但此時的李鴻章已經在奕的卵翼下根深蒂固了。

  相對於需要程度而言,奕更需要李鴻章一些。因為奕的處境要比李鴻章更為艱難,李鴻章的投懷送抱,自然讓奕滿心歡喜,但李鴻章在與奕的相互支持當中,巧妙地避開了奕與慈禧在宮廷權力上的爭鬥。兩個人的合作,主要是在洋務方面。

  由於有了奕這個強援,李鴻章每每在洋務運動推進艱難的時候,就躲在幕後,這樣就可以少受很多攻擊,既有利於推進洋務,也有利於政壇自保。

  第十章 你一定要站著,就沒人能讓你倒下

  1.不爭一時短長,就不會輕易倒下

  當賣國賊是可恥的,但如果一個人為了保全民族的利益,為民族的生存和發展爭取更大的空間,而去當這個“賣國賊”,以至於為千夫所指,甚至遺臭青史,那這個人就有點偉大了。而偉大的人,自然是不會輕易倒下的。

  甲午戰敗之後,清廷向日本提出了議和的倡議。當恭親王試探著讓李鴻章前去日本議和時,李鴻章本能地拒絕了。經辦外交多年,李鴻章早嘗夠了“賣國賊”的滋味,無奈的李鴻章只好請金伯利從中斡旋。

  李鴻章表示自己很不願意承擔與日本談判這一費力不討好的任務,金伯利勸慰李鴻章說:“日本自然要求中國全權大臣是一個名位顯赫的人物。在我看來,為了中國的利益,無論如何李中堂都應承擔此項任務。雖然這可能是一項相當艱巨的任務,我也同情你勉為其難,但相信你願意為自己的國家做出這樣一項重要貢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