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過,戰後特殊的時代心態自然不是其聲音長久迴蕩的原因,在筆者看來,他至今仍未兌現的預言的持久魅力在於其源於歐洲精神的另一種傳統,懷疑的傳統,悲劇的傳統。這種傳統,也許比理性本身更為根本,更能夠代表歐洲的精神氣質。這一懷疑傳統,既源於理性主義內部,又源於對理性主義本身的懷疑和批判。懷疑是批判的前提。質疑一切,否定一切,否定之後再被否定,法國思想家莫蘭正是將這種“否定性”稱作歐洲文化的最為根本的特點和歐洲文明演進的基本動力(2)。我們今天無法知曉斯賓格勒本人是否意識到他的衰落論能夠彌久而不衰,但我們卻可以看到他對歐洲文明的悲觀論斷的睿智之處。在今天的歐洲,歷史線性論已經失去了市場,社會進步觀也廣受質疑,科學萬能論也已成為過去的神話。歐洲文明當然沒有如斯氏所言已經死亡,但是再不會有人以歷史規律來批判斯賓格勒衰落論的荒誕。

  經濟衰落還是競爭轉移?

  從公眾輿論層面看,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目前歐洲關於歐洲衰落的議論甚囂塵上。2008年夏季,199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人羅伯特·福格爾(Robert Fogel)在法國南部一個關於經濟問題的討論會上表示:“歐洲經濟已經死亡。”這一宣告是這一撥較受注目的關於歐洲的衰落論。此後從經濟上宣判歐洲衰落的聲音此伏彼起,不絕於耳。剛剛推出《中國傲慢》(3)一書的法國著名經濟評論人伊茲拉萊維奇(Eric Izraelewicz)在2010年寫道:歐洲的衰落在經濟危機之前已經顯而易見,但危機大大加速了歐洲衰落的進程。伊茲拉萊維奇認為,2008年經濟危機源於美國或美中經濟的不平衡,但危機對於亞洲幾乎沒有影響,對於美國影響次之,卻對歐洲傷害最大。這一事實表明歐洲經濟的脆弱,無力承受打擊。伊茲拉萊維奇認為,歐洲衰落的原因可用三個D來概括。他所說的三個D分別是Demography(人口)、Division(分裂)和Deficits(赤字)。目前歐洲聯盟27國總人口為5億,2009年增長率僅為千分之一強。(中國同年人口增長率略低於千分之七。)所謂分裂是歐洲在經濟上雖有統一市場、歐元等,但經濟缺乏整合,各國在經濟戰略上各自為政。至於財政赤字則正是目前歐盟債務危機的主因。伊茲拉萊維奇的觀點自成一體,有一定的說服力,但他僅僅從經濟論經濟,並不觸及社會甚至地緣政治實力。

  今年3月,曾經因提出“中美同體”(Chimerica)而名噪一時的英國歷史學家弗格森(Niall Ferguson)推出新作《文明:西方與非西方》(4)一書。作者指出,如果1411年你有可能在全球旅行的話,你可以發現中華明帝國正在興建紫禁城,而此時的英格蘭正受到瘟疫、饑荒、戰爭的多重蹂躪。然而,在這一世紀其後的五百年間,西方卻一直強勢統治世界。歐洲何以能夠超越當時看似強盛的東方帝國呢?弗格森認為,箇中原因是西方掌握了六樣秘密武器:競爭、科學、民主、醫學、消費主義以及工作倫理。按照這一論斷,今天的歐洲是否衰落的問題也就轉化為西方是否還能壟斷這六大武器的問題。同斯賓格勒不同,弗格森並不認為文明會遵循誕生、上升、衰落的周期,用斯賓格勒的話說是從童年、青年到壯年再到老年的演化過程。以2008年金融危機為依據,弗格森認為,西方的衰落也許不是一般人們所想像的漸進而慢速的,很可能是突發性的。弗格森更以歷史上16世紀西班牙霸權的衰落,18世紀法國王權的被推翻,19世紀奧斯曼帝國的覆滅以及蘇聯的崩潰為例,指出這些歷史強權均是由於沉重的債務危機所導致。

  弗格森的論斷也許過於武斷,但他的論斷卻很及時。放眼今天的世界,他所謂西方曾經擁有專利的六大武器顯然已經普及於全世界。不過,分析當今有可能取西方而代之的各新興經濟體,並非各個國家都全數掌握了這六樣武器。弗格森憂慮西方強勢的迅速崩潰,但他卻拒絕任何命定的前景。實際上,即使假設今天非西方世界各國均全部掌握了西方近代創立的全套制度文明,是否就意味著西方敗局已定呢?筆者目前還無足夠的論據作出這一結論。相反,如果假設歐洲仍有可能戰勝危機、扭轉逆勢,倒不難找到依據。最簡單的辦法是從弗格森本身的論述中尋找論據。弗格森舉出了世界史上帝國崩潰的例證來論證西方的衰落。但只要換一個角度,歐洲的歷史波瀾也可以同樣論證歐洲文明內部衰落與新生的起伏交替。希臘文明衰落了,羅馬文明代之而起。西班牙帝國衰落之後,代之而起的是荷蘭低地國家資本主義手工業與商業的興盛。法國王權的被推翻,為現代共和體制在歐陸的紮根掃除了障礙。

  值得一提的是,弗格森將競爭放在六大武器之首,可謂別具匠心。五百年前的歐洲的得以崛起,歐洲各國之間的競爭是基本動力之一。當今世界,競爭的場域發生了轉移。如果將已經全球化了的今天的世界看作是一個放大的歐洲,西方與非西方之間或者歐洲、美國、中國、印度等不同文明之間的競爭,應該正是決定今後各大經濟體在世界上誰執牛耳的關鍵性因素。15世紀開始的競爭,由於西方找到了新式武器,將其他文明遠遠拋在後面。而今天的競爭,應該是旗鼓相當的競爭。不過既然是競爭,當然勝負待決。實力消長潮起潮落,危機與興盛循環往復。今天的歐洲陷入危機,不等於明日不會東山再起。歐洲的歷史本身峰迴路轉、大起大落,中世紀的宗教愚昧孕育了輝煌的文藝復興,凱歌行進的近代科學也會結出摧毀人類的核子武器。歐洲曾沉浸於殖民擴張的霸權之夢,又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的自我毀滅。但是,戰後的歐洲,鳳凰涅槃,依然邁向了政治統合之路。相對於歐洲,中國文明史也充滿著夷夏交融,王朝更迭,天下分合的大起大落。但是近代以來,自華夏文明遇到西洋文明之後,卻歷盡艱辛,無法突圍。在歐洲面對危機,詰問衰落之時,中國是否也在反省叩問呢?歷史真的到了轉折時刻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