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
史達林去世後,赫魯雪夫上台。早年長期在烏克蘭工作、曾任烏克普京的克里米亞勝局蘭第一書記的赫魯雪夫對烏克蘭的斯拉夫兄弟充滿深情。1954年5月,赫魯雪夫以慶祝17世紀烏克蘭的哥薩克領袖鮑格丹·赫梅爾尼茨基與俄羅斯聯邦結盟300周年為名,主導最高蘇維埃主席團通過決議,將克里米亞州作為“恆久友誼的象徵”劃歸烏克蘭,理由是“鑑於克里米亞同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之間經濟上有共同性、地域接近、經濟和文化關係密切”。但決議卻未提及與克里米亞並列的塞瓦斯托波爾實際歸屬何方,是劃歸烏克蘭,還是仍歸俄羅斯,一切沒有明文規定。這為後來的爭端留下了隱患。
1991年12月蘇聯解體,克里米亞也走到了命運的十字路口。由於俄羅斯族裔占多數,克里米亞傾向於回歸俄羅斯。1992年,克里米亞議會先後通過《克里米亞國家獨立法》和《克里米亞共和國憲法》,要求以獨立地位回歸俄羅斯。對此,烏克蘭政府強烈反對,宣布取締1992年克里米亞憲法。而俄羅斯杜馬也針鋒相對,通過決議宣布1954年將克里米亞劃歸烏克蘭的決議不再具有法律效力。塞瓦斯托波爾駐有俄羅斯海軍黑海艦隊,局勢一度十分緊張。不久後,烏克蘭反俄勢力在選舉中失利,親俄的庫奇馬當選烏克蘭總統,他同俄羅斯在克里米亞半島歸屬問題上達成妥協:克里米亞成為烏克蘭的一個自治共和國,塞瓦斯托波爾成為烏克蘭中央政府直轄市,同時將塞瓦斯托波爾軍港租借給俄羅斯作為黑海艦隊基地。克里米亞局勢暫時得以平靜。誰也想不到,將近二十年之後,克里米亞局勢再生變數。當年未曾解決的克里米亞地位問題,現在要被普京連同烏克蘭問題一同解決了。
克里米亞局勢越來越不穩定,“不明身份的武裝分子”四處活動, “將有極端分子潛入烏克蘭駐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軍隊營地解除官兵武裝”的傳言滿天飛。突然,2月27日夜,俄羅斯軍人乘卡車和裝甲車抵達塞瓦斯托波爾附近的別利別克機場待命。2月28日,巴拉克拉瓦的烏克蘭海岸警衛隊駐地再度遭到包圍。不過,這次包圍那裡的不是“不明身份的武裝分子”,而是真正的俄羅斯海軍黑海艦隊士兵。普京聲稱,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防止極端分子獲取駐地武器。
外界明白,普京要動手了。
與此同時,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議會通過決議,就擴大該共和國權力問題舉行全民公決。提交全民公決的問題是:“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擁有國家獨立性並根據條約和協議加入俄羅斯(同意或不同意)。”俄羅斯國家杜馬立刻對此做出回應——這是完全合法的。俄羅斯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普什科說,如果克里米亞舉行全民公投改變共和國地位,並有大多數人投票贊成的話,這將是完全合法的,在法律上擁有堅實基礎。這種全民公投比起烏克蘭首都基輔獨立廣場上“自發的”行為來說,在法律形式上更具有合法性。
另一邊,人在俄羅斯避難的亞努科維奇也為此事造輿論。亞努科維奇公開表示,對烏克蘭這一重要鄰國的當前亂局,俄羅斯不應袖手旁觀,而應動用其擁有的所有影響力來幫助解決這一危機。亞努科維奇還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京截至目前仍對烏克蘭局勢保持沉默,這讓自己感到“吃驚”。
換言之,只有普京亮出鐵拳,一切才是正常的。
於是,普京真的亮出鐵拳了。
突然間,普京下令對俄軍西部軍區和中部軍區戰備狀況進行突擊檢查。緊接著,包括空降兵部隊、空軍運輸部隊在內的15萬俄軍官兵進入了高度警戒戰備狀態。俄羅斯國防部殺氣騰騰地指出,這次突擊檢查包括在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邊境舉行軍事演習。15萬名俄軍官兵、90架飛機、880輛坦克和80艘軍艦參加演習。有人發現,俄羅斯軍隊已經開始在烏俄邊境挖掘戰壕。
3月1日,普京向俄羅斯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提出請求,要求批准俄羅斯在烏克蘭使用武裝部隊。普京說:“考慮到烏克蘭的特殊局勢,俄羅斯公民的生命遭受的威脅……我向聯邦委員會遞交請求,在烏克蘭領土上使用俄羅斯聯邦武裝部隊,直至這個國家的政治及社會形勢恢復正常。”兩個小時後,俄羅斯聯邦委員會以壓倒性票數通過普京的提議,允許“在烏克蘭領土上使用俄羅斯聯邦武裝部隊,直至烏克蘭社會與政治形勢恢復正常”。聯邦委員會還同意採取全面措施,保護在烏克蘭的俄羅普京的克里米亞勝局斯公民及軍人的生命安全。聯邦委員會表示,此決定立即生效。國家杜馬(國會下院)當天也要求普京,採取措施以穩定克里米亞局勢,並盡“一切可能”來保護當地人民。決議一出,世界輿論大嘩——難道普京真的要向烏克蘭開戰?
事情當然不是這樣,普京是將鐵拳與智慧並用,想再一次軟硬兼施達到自己的目的。其實早在俄格戰爭後的第二年,俄羅斯議會即通過國防法修正案,賦予總統在其認為必要時無需聯邦委員會同意即向境外戰術性地調動軍隊的權力。也就是說,普京如果真的打算向烏克蘭動武,根本用不著議會的批准。但普京還是大張旗鼓地召開了聯邦委員會緊急會議,而90個聯邦主體的代表也都很配合地幾乎一致投了贊成票。顯然,這是普京的政治手腕,與克里米亞“不明身份的武裝分子”的一連串動作,連同讓在烏克蘭無處容身的亞努科維奇出現在俄羅斯一樣,是對烏克蘭打出的一整套“組合拳”。普京通過這套“組合拳”明確告訴烏克蘭新政府——不要試圖在未來做出損害俄羅斯國家利益的安排。
1991年12月蘇聯解體,克里米亞也走到了命運的十字路口。由於俄羅斯族裔占多數,克里米亞傾向於回歸俄羅斯。1992年,克里米亞議會先後通過《克里米亞國家獨立法》和《克里米亞共和國憲法》,要求以獨立地位回歸俄羅斯。對此,烏克蘭政府強烈反對,宣布取締1992年克里米亞憲法。而俄羅斯杜馬也針鋒相對,通過決議宣布1954年將克里米亞劃歸烏克蘭的決議不再具有法律效力。塞瓦斯托波爾駐有俄羅斯海軍黑海艦隊,局勢一度十分緊張。不久後,烏克蘭反俄勢力在選舉中失利,親俄的庫奇馬當選烏克蘭總統,他同俄羅斯在克里米亞半島歸屬問題上達成妥協:克里米亞成為烏克蘭的一個自治共和國,塞瓦斯托波爾成為烏克蘭中央政府直轄市,同時將塞瓦斯托波爾軍港租借給俄羅斯作為黑海艦隊基地。克里米亞局勢暫時得以平靜。誰也想不到,將近二十年之後,克里米亞局勢再生變數。當年未曾解決的克里米亞地位問題,現在要被普京連同烏克蘭問題一同解決了。
克里米亞局勢越來越不穩定,“不明身份的武裝分子”四處活動, “將有極端分子潛入烏克蘭駐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軍隊營地解除官兵武裝”的傳言滿天飛。突然,2月27日夜,俄羅斯軍人乘卡車和裝甲車抵達塞瓦斯托波爾附近的別利別克機場待命。2月28日,巴拉克拉瓦的烏克蘭海岸警衛隊駐地再度遭到包圍。不過,這次包圍那裡的不是“不明身份的武裝分子”,而是真正的俄羅斯海軍黑海艦隊士兵。普京聲稱,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防止極端分子獲取駐地武器。
外界明白,普京要動手了。
與此同時,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議會通過決議,就擴大該共和國權力問題舉行全民公決。提交全民公決的問題是:“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擁有國家獨立性並根據條約和協議加入俄羅斯(同意或不同意)。”俄羅斯國家杜馬立刻對此做出回應——這是完全合法的。俄羅斯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普什科說,如果克里米亞舉行全民公投改變共和國地位,並有大多數人投票贊成的話,這將是完全合法的,在法律上擁有堅實基礎。這種全民公投比起烏克蘭首都基輔獨立廣場上“自發的”行為來說,在法律形式上更具有合法性。
另一邊,人在俄羅斯避難的亞努科維奇也為此事造輿論。亞努科維奇公開表示,對烏克蘭這一重要鄰國的當前亂局,俄羅斯不應袖手旁觀,而應動用其擁有的所有影響力來幫助解決這一危機。亞努科維奇還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京截至目前仍對烏克蘭局勢保持沉默,這讓自己感到“吃驚”。
換言之,只有普京亮出鐵拳,一切才是正常的。
於是,普京真的亮出鐵拳了。
突然間,普京下令對俄軍西部軍區和中部軍區戰備狀況進行突擊檢查。緊接著,包括空降兵部隊、空軍運輸部隊在內的15萬俄軍官兵進入了高度警戒戰備狀態。俄羅斯國防部殺氣騰騰地指出,這次突擊檢查包括在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邊境舉行軍事演習。15萬名俄軍官兵、90架飛機、880輛坦克和80艘軍艦參加演習。有人發現,俄羅斯軍隊已經開始在烏俄邊境挖掘戰壕。
3月1日,普京向俄羅斯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提出請求,要求批准俄羅斯在烏克蘭使用武裝部隊。普京說:“考慮到烏克蘭的特殊局勢,俄羅斯公民的生命遭受的威脅……我向聯邦委員會遞交請求,在烏克蘭領土上使用俄羅斯聯邦武裝部隊,直至這個國家的政治及社會形勢恢復正常。”兩個小時後,俄羅斯聯邦委員會以壓倒性票數通過普京的提議,允許“在烏克蘭領土上使用俄羅斯聯邦武裝部隊,直至烏克蘭社會與政治形勢恢復正常”。聯邦委員會還同意採取全面措施,保護在烏克蘭的俄羅普京的克里米亞勝局斯公民及軍人的生命安全。聯邦委員會表示,此決定立即生效。國家杜馬(國會下院)當天也要求普京,採取措施以穩定克里米亞局勢,並盡“一切可能”來保護當地人民。決議一出,世界輿論大嘩——難道普京真的要向烏克蘭開戰?
事情當然不是這樣,普京是將鐵拳與智慧並用,想再一次軟硬兼施達到自己的目的。其實早在俄格戰爭後的第二年,俄羅斯議會即通過國防法修正案,賦予總統在其認為必要時無需聯邦委員會同意即向境外戰術性地調動軍隊的權力。也就是說,普京如果真的打算向烏克蘭動武,根本用不著議會的批准。但普京還是大張旗鼓地召開了聯邦委員會緊急會議,而90個聯邦主體的代表也都很配合地幾乎一致投了贊成票。顯然,這是普京的政治手腕,與克里米亞“不明身份的武裝分子”的一連串動作,連同讓在烏克蘭無處容身的亞努科維奇出現在俄羅斯一樣,是對烏克蘭打出的一整套“組合拳”。普京通過這套“組合拳”明確告訴烏克蘭新政府——不要試圖在未來做出損害俄羅斯國家利益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