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偏偏那時候既沒有倭寇入侵,也不會有外國的堅船利炮架在中國的港口,所以唐朝不僅不會禁海,反而會全身心地投入到海洋開發當中。

  正因為這些得天獨厚的優勢——文化上、經濟上、國家實力上、民眾心態上,所以在唐朝,從上到下都不可能有封關禁海、自己玩的那種想法。就算對外戰爭失利,大不了自己積攢實力下次再打回來就是了,躲在家裡不出門又能起什麼作用呢?明清開始逐漸盛行起來的閉關主義,在唐朝根本沒有市場,也不會被人們所接受。

  第三節開疆拓土,世無邊患

  自秦、漢時起,中國基本上是統一富強的大國。境外鄰國,特別是北方的行國(遊牧人的國家稱行國),即使強盛一時也都遠遠不是中國的敵手。在割據分裂時期,如果割據國內部統一,像三國時魏國那樣,對境外強敵依然還有足夠的抵抗力。

  原因很明顯,中國的經濟和文化,比四鄰任何國家都高得多,並且漢族已經形成了龐大的民族,只要統治集團不是極端腐朽,不是朋黨互斗,就能憑藉民眾的力量,防禦外國的侵入。行國各方面都落後,但有一個有利的條件,那就是遷徙無常,伺機攻略,在軍事上常處於主動的地位,遇到中國統治集團腐朽和分裂,便乘虛深入,甚至占領土地,建立國家。按照“野蠻的征服者總是被他們征服了的民族底較高的文明所征服”的規律,經歷一定的時間,征服者往往全部或局部與漢族融合成一體。在融合過程中,由於各族統治階級的暴虐,又必然發生不同形式的鬥爭(包括戰爭),各族民眾因而都遭受到苦難。

  整個封建時代的中國歷史,中國與境外諸國主要是北方行國的關係,大體上就是這樣反覆地表現著。歸根說來,國與國間鬥爭的勝敗,取決於下列3種情形:

  (一)政治上中國統一,外國也統一,一般是中外相持,小有勝敗;

  (二)中國統一,外國分裂,一般是中國戰勝外國;

  (三)中國分裂(國土分裂和統治階級內部分裂)或農民起義還沒有形成新的統一,外國統一,一般是外國戰勝中國。

  自然,造成勝敗的局面,還有許多原因,諸如國勢有盛衰,政治有明暗,兵力有強弱,謀略有成敗,這些都足以影響中外勢力的消長,但政治上統一,卻是取勝的根本因素。

  唐前期,政治上是統一的,對外關係的空前發展,根源就在這裡。唐太宗採用魏徵“中國既安,四夷自服”的建議,致力於內政的改善。當時黃河流域人口稀少,國力遠不及隋朝,可是,長江流域的財賦,有力地支援了黃河流域,使得黃河流域能夠調動一部分人力,來保衛邊境的安全。唐太宗對外取得大勝利,到了唐玄宗時,對外關係發展到了頂點。自安史之亂,中國內部分裂,唐前期取得的勝利,基本上消失了。

  中國最強大的敵國,一向是北方邊境上的行國。這些行國,總是征服西域諸國,阻塞中國與西方交通的道路。行國以遊牧擄掠為業,中國富饒,是擄掠的最好對象。因此,行國疆域儘管擴大到遙遠的西方,它的最高統治者(單于、可汗),一定要統率本部主力軍居住在中國的北境外,藉以滿足擄掠財物以至侵入中國的願望,不遭受嚴重打擊,決不肯西遷。行國包圍中國的北方和西北方,既威脅著中國的安全,又斷絕中國與西方諸國經濟、文化在陸路上的交流,這對中國和西方諸國都是有害的。中國擊敗北方行國,援助西方諸國脫離行國的統治,這樣的戰爭,對中國和西方諸國都是有益的。

  唐前期的對外關係,比兩漢有更大的發展。唐取得巨大成就,首先由於戰勝強大的突厥國,從而中西交通暢達無阻,中國和四鄰諸國都得到益處。唐前期與四鄰諸國大抵有4種關係:一是反對侵略,例如滅突厥國;二是進行侵略,例如攻高句麗;三是保護弱國,例如在西域等地設都護府;四是單純的經濟、文化交流,例如對天竺、日本、大食等國。不論屬於哪一種關係的諸國,都有或多或少的人流入中國,從事各種職業,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宗教等方面,有很多的活動。

  東突厥——隋文帝封突厥突利可汗為啟民可汗。啟民統率東突厥部眾,為隋守衛北方邊境。公元609年,啟民死,子始畢可汗立。這時候,隋煬帝正在掀起大亂,割據勢力紛紛出現,農民起義還沒有形成統一全國的力量,中國陷於分裂狀態。

  始畢利用這個形勢,招收大量中國的避難人,征服契丹、室韋、吐谷渾、高昌作屬地,擁有近百萬的部眾。割據者如薛舉、劉武周、梁師都、王世充之流,都向始畢稱臣獻媚,請求援助,始畢給他們一些支持,助長割據勢力。隋煬帝曾企圖用小計謀分裂突厥,結果都被始畢識破,歸於失敗。隋文帝時,中國因統一而強,突厥因分裂而弱,現在恰恰倒過來,突厥成為操縱諸割據者、製造戰亂的強敵。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唐朝統一。公元629年,唐太宗任命李靖、李勣、柴紹、李道宗、衛孝節、薛萬徹各為行軍總管,分6路出擊,兵力共10餘萬人,統受李靖指揮。突利可汗入朝,頡利日益孤立。公元630年,唐軍大破突厥軍,捕獲頡利可汗。東突厥殘部有些投薛延陀,有些逃往西域,降唐及被俘男女多至數十萬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