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了的介紹和解釋,而且又得要人家相信,又得敘述得體。而實際上這種解釋 將不免夾雜著某種程度的自吹自擂。這樣就會遭到人們的非議,說他過分強

  調個人的功苦。結果,在他生前,蒙巴頓個人的傳記遲遲沒有寫出來。

  但是,這並不說明蒙巴頓不願意在歷史上給自己留下一幅叱吒風雲的 肖像畫。

  他非常欣賞一本名為《黑夜中的自由之光》的書,這本書雖不是他的 單獨傳記,但書的作者是以“他在印度的成功”為軸線來寫的。他花錢從該

  書作者拉里·柯林斯和多米尼克·拉皮埃里那裡買了好多捆,贈送給所有的 親朋好友,甚至還送給女王一閱。他對親朋們稱:“這本書史賣準備無誤,

  每讀起它,便把我帶回了那令人驚心動魄的年代。這本書在美國、法國、西 班牙、義大利暢銷了 50 多萬冊,而在英國卻沒什麼人買,好像這裡的人們

  對我在印度的成就根本不理會。”

  與文字書籍相比,蒙巴頓更願意通過銀幕來展現自己過去的成績。他 一直喜歡看電影,並且在 20 多歲時就參加拍攝過英國第一部軍事教育片,

  他認為把自己拍進電影裡,影響的範圍會更大,許多人不見得愛看書,但肯 定會願意舒舒服服地坐在影院裡看電影。他退休後不久,著名導演兼製片人

  約翰·布拉伯思就找到了布羅德蘭茲莊園,請他參加一部有關他生平的系列 片拍攝工作。這正中他的心意,立即表示贊成。不過他提出要求說,他不僅

  要在系列片裡自扮自演蒙巴頓,而且還要參加系列片的導演工作,以免被別 人捉弄。布拉伯思為難了一陣子,最終還是答應了他的要求。

  自己演自己,這在當時還是一種大膽的嘗試。並非專業演員出身的蒙 巴頓,自然有時顯得很蹩腳,吃了些苦頭。在馬爾他,有一段戲是反映蒙巴

  頓在英國地中海艦隊司令部工作時情形的,其中一個鏡頭拍了 17 遍,最後 導演才通過。在冷嗖嗖的海風中,被折騰了好幾個小時的蒙巴頓卻不感到受

  苦,為了使自己的銀幕形象更完滿,他對現場圍觀的人們說:“我聽說就是 超級影星,這種情況也會有的。”

  由於拍攝的需要,蒙巴頓跟著劇組幾乎跑遍了他工作過的所有地方。 在那裡,他見到了數不清的舊交故友。他重新踏上當年戰鬥過的土地,仿佛

  過去權傾一時的好時光又都回來了。然而現實卻不是這樣,當片子拍好後, 代表英國政府負責審片工作的伯克·特倫德不僅要求審看電影,還要審閱每

  一集的劇本。蒙巴頓感到自己的尊嚴受到了侵犯,他拒絕說:“我相信你會 同意這一點,一位前最高司令、總督、第一海務大臣和國防參謀長,是必須

  被允許自己決定自己的問題、自己承擔來自各方面的批判的。” 英國政府要求審查影片和劇本,並非是沒有道理的。因為這部重點反

  映蒙巴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作用和業績的系列片,雖說主角是他個人,但 必然要涉及到許多國際問題。果然,這套片子放映後,法國人抱怨它歪曲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法國的形象;美國人指責它貶低了麥克阿瑟和史迪威。就 連毫無疑問是侵略戰爭發動者的德國,也有人抗議這部影片“表現的導致二

  戰爆發的事件不公正”。為了平息這些不滿和抱怨,英國政府以及蒙巴頓本 人,又不得不費了不少唇舌和筆墨去做解釋工作。

  應當說,這部名為《蒙巴頓伯爵生平紀實》的系列片是成功之作。它 是經過精心寫作和攝製的,其中包含有大量珍貴的歷史照片和記錄。它的構

  思很有趣味,但並不庸俗化。因為這部 12 小時的片子是自傳體,所以許多 重要人物的活動都集中在與劇中主要人物蒙巴頓有關的事情上,而其他與主

  人公無關的事情都被輕描淡寫地一帶而過。並且為了儘量減少招惹麻煩,許 多蒙巴頓置身其中的複雜事件也被大大簡化了。但是儘管這樣,它在英國播

  映時,幾乎所有的電視台還是不顧蒙巴頓本人的強烈抗議,把它安排在每天 晚上 10 點 30 分以後映放下流色情節目的時間裡播放。

  由此也可以看出,英國官方對這部系列片持有的態度了。

  當 1970 年的元旦鐘聲響徹英倫三島的時候,正在布羅德蘭茲莊園裡跟 家人一起吃團圓飯的蒙巴頓,突然對長女帕特里夏說;“我預感,我不會聽 到 1980

  年的元旦鐘聲了。”

  他的身體越來越衰老了。儘管他還不大服老,整天四處去忙忙碌碌, 並且幹了些淨是費力不討好的事情。這年 7 月,英國國會舉行隆重而莊嚴的 開幕儀式,70

  歲的蒙巴頓被恩准手持國劍,侍衛伊莉莎白女王步入國會大 廳。這是英國國會開幕式的傳統儀式,手持那柄長而重的國劍的人,必須是

  為大英帝國立下過卓著功勳的人,這是一種榮譽。但是,手持者必須筆直地 舉著它,而且在女王發表冗長的講話時,也必須紋絲不動。那一天十分炎熱,

  為了拍電視,燈光把蒙巴頓照得雪亮。“突然,整個地面開始像浪潮一樣向 前奔涌,我知道自己要昏過去了。”諾福克公爵立即命人衝上去扶住他,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