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頁
這麼做的。
在領導機構的改革方面,他提出撤銷各軍種參謀部,而設立三軍統一 的聯合計劃參謀部,並由他來擔任這個機構的常任主席。不過,由於遭到了
各軍種參謀長的消極抵制,這一目標沒有在倫敦實現。蒙巴頓於是把它付諸 實施於海外駐軍,分別在賽普勒斯建立了近東聯合司令部,在亞丁建立了中
東聯合司令部,在新加坡建立了遠東聯合司令部。這種新的指揮機構,在提 高英軍的快速反應能力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如後來在 1961 年,伊拉克
再次稱科威特是它的一部分,並在科伊邊境集結重兵,對科威特進行威脅。 英國派“保壘”號航空母艦前往海灣地區,並答應科威特,如果它請求支援, 英國軍隊
24 小時內即可採取行動,結果使伊拉克未敢輕舉妄動。英國之所 以能奪下海口,中東聯合司令部的建立是原因之一。因為它能迅速協調和調
動陸海空各部隊,簡化了工作程序,從而提高了快速反應能力。英國駐中東 地區司令埃爾沃西中將說,在那次聯合行動中,聯合司令部的作用是很大的,
沒有這樣一個聯合指揮機構,英國的干涉肯定不會那樣順利。
然而,就在蒙巴頓在國防參謀長的顯赫職位上,全力以赴地干自己的 事業的時候,他的夫人埃德維娜卻不幸病故了,終年僅 59 歲。
埃德維娜是位很要強的女人,自戰爭期間她主管過聖約翰救護隊以後, 一直著迷於醫療救護事業。這幾年,她每年都要花費數月時間去非洲和遠東
地區,幫助那裡的紅十字會工作。1956 年,她的私人醫生威爾克斯·哈維 告訴她,如果她不大大減少自己的活動,3 年之內死神就要奪去她的生命。
埃德維娜對此忠告不但置若罔聞,反而似乎要與死神爭奪時間拼命去工作。
1960 年 1 月,她代表聖約翰的海外野戰救護旅去遠東視察。事先被安排出 來的視察日程甚至使她沒有了上路的勇氣,然而,生性好強的埃德維娜還是
咬牙出發了。
2 月 20 日,她抵達婆羅洲即加里曼丹島的亞比。之後她立即進行了一 系列視察。
路途中,伊莉莎白女王醫院的護士長伯納姆女士發現,她有時腳步踉 蹌,經常停下來欣賞周圍景物,看上去已疲憊不堪。伯納姆女士見她身體如
此衰弱,就在當地醫院裡為她準備了一個房間,讓她住進去以防不測。此時 在倫敦,蒙巴頓忙完公務後於凌晨 1 時 30 分上床休息。剛入睡不久,便被
叫醒,說婆羅洲的總督想和他通電話。
一會兒,那邊的電話打過來了,蒙巴頓從模糊不清的越洋電話中,終 於聽到了夫人去世的噩耗。
剎那間,蒙巴頓悲痛欲絕。人們跑過來規勸他,他默不作聲地淌著眼 淚,望著埃德維娜的照片,在一張紙上不斷拼寫著“TRAGEDY”(災難)幾個
大寫字母。少年夫妻,老來伴。蒙巴頓這年已 60 歲了,失去老伴對他的打 擊實在是太大了。
2 月 25 日,皇家海軍的“威克菲爾德”號驅逐艦在一艘印度軍艦的護 送下,把埃德維娜的遺體運回英國。蒙巴頓寫信給尼赫魯說:“帕特里夏、
帕梅拉和她的丈夫,埃德維娜的妹妹瑪麗和我都去了布羅德蘭茲,在家門口
等候她的遺體的到來。這是她最後一次回家。”然後,埃德維娜的遺體被送 到羅姆西修道院,在那裡,由 8 個人抬上了祭壇。13 個小時後,按照她生
前的遺囑,遺體將要送入大海。在她的遺體被抬上船時,水兵們鳴笛為她的 亡靈開道。在參加埃德維娜海葬的船隻中,那艘印度軍艦是尼赫魯親自派來
的。這使人們感到他們之間的友情超乎尋常,連蒙巴頓本人也承認,“這真 是一個令人注目的姿態,它給所有的人都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別會使親愛的
埃德維娜含笑九泉。”
埃德維娜去世後,蒙巴頓陷於巨大的憂傷之中,他寫道;“我太痛苦了, 我過去從未意識到我是多麼地愛她和她對我是何等重要。”喪偶的人都會有
這種心情,但蒙巴頓比其他人都更吃驚地發現,他是那樣地離不開埃德維娜。 他和妻子過去經常分居,也時常吵嘴,加上他在事業上很充實,自以為沒有
妻子在身邊,他也會生活得很好。現在他才感到以前的那種想法是錯誤的。 過去他有時願意和埃德維娜短期分居,但現在他永遠失去了她,這使他悲痛
欲絕。他如今形單影隻,成了年逾花甲的單身漢。
蒙巴頓擔任印度總督時的主要助手伊斯梅寫道:“埃德維娜的死恐怕給 蒙巴頓的打擊太大了。”他的部下們發現,他動輒發火訓人。和以前相比,
他變得優柔寡斷;甚至在重要會議上,他也常常精神不集中,一陣陣地發愣。 他過去給朋友寫的信,總是熱情洋溢、誇誇其談,如今連給侄子——早已登
基的伊莉莎白女王的丈夫——菲利普親王的信,“都語無倫次,不大動人”。 總之,他似乎像變了一個人。
有人開始勸他再婚,說這樣做即使不是為了愛情,也是為了使自己生 活得更好些。據說有的名門閨秀也對做伯爵夫人和國防參謀長的夫人感興
在領導機構的改革方面,他提出撤銷各軍種參謀部,而設立三軍統一 的聯合計劃參謀部,並由他來擔任這個機構的常任主席。不過,由於遭到了
各軍種參謀長的消極抵制,這一目標沒有在倫敦實現。蒙巴頓於是把它付諸 實施於海外駐軍,分別在賽普勒斯建立了近東聯合司令部,在亞丁建立了中
東聯合司令部,在新加坡建立了遠東聯合司令部。這種新的指揮機構,在提 高英軍的快速反應能力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如後來在 1961 年,伊拉克
再次稱科威特是它的一部分,並在科伊邊境集結重兵,對科威特進行威脅。 英國派“保壘”號航空母艦前往海灣地區,並答應科威特,如果它請求支援, 英國軍隊
24 小時內即可採取行動,結果使伊拉克未敢輕舉妄動。英國之所 以能奪下海口,中東聯合司令部的建立是原因之一。因為它能迅速協調和調
動陸海空各部隊,簡化了工作程序,從而提高了快速反應能力。英國駐中東 地區司令埃爾沃西中將說,在那次聯合行動中,聯合司令部的作用是很大的,
沒有這樣一個聯合指揮機構,英國的干涉肯定不會那樣順利。
然而,就在蒙巴頓在國防參謀長的顯赫職位上,全力以赴地干自己的 事業的時候,他的夫人埃德維娜卻不幸病故了,終年僅 59 歲。
埃德維娜是位很要強的女人,自戰爭期間她主管過聖約翰救護隊以後, 一直著迷於醫療救護事業。這幾年,她每年都要花費數月時間去非洲和遠東
地區,幫助那裡的紅十字會工作。1956 年,她的私人醫生威爾克斯·哈維 告訴她,如果她不大大減少自己的活動,3 年之內死神就要奪去她的生命。
埃德維娜對此忠告不但置若罔聞,反而似乎要與死神爭奪時間拼命去工作。
1960 年 1 月,她代表聖約翰的海外野戰救護旅去遠東視察。事先被安排出 來的視察日程甚至使她沒有了上路的勇氣,然而,生性好強的埃德維娜還是
咬牙出發了。
2 月 20 日,她抵達婆羅洲即加里曼丹島的亞比。之後她立即進行了一 系列視察。
路途中,伊莉莎白女王醫院的護士長伯納姆女士發現,她有時腳步踉 蹌,經常停下來欣賞周圍景物,看上去已疲憊不堪。伯納姆女士見她身體如
此衰弱,就在當地醫院裡為她準備了一個房間,讓她住進去以防不測。此時 在倫敦,蒙巴頓忙完公務後於凌晨 1 時 30 分上床休息。剛入睡不久,便被
叫醒,說婆羅洲的總督想和他通電話。
一會兒,那邊的電話打過來了,蒙巴頓從模糊不清的越洋電話中,終 於聽到了夫人去世的噩耗。
剎那間,蒙巴頓悲痛欲絕。人們跑過來規勸他,他默不作聲地淌著眼 淚,望著埃德維娜的照片,在一張紙上不斷拼寫著“TRAGEDY”(災難)幾個
大寫字母。少年夫妻,老來伴。蒙巴頓這年已 60 歲了,失去老伴對他的打 擊實在是太大了。
2 月 25 日,皇家海軍的“威克菲爾德”號驅逐艦在一艘印度軍艦的護 送下,把埃德維娜的遺體運回英國。蒙巴頓寫信給尼赫魯說:“帕特里夏、
帕梅拉和她的丈夫,埃德維娜的妹妹瑪麗和我都去了布羅德蘭茲,在家門口
等候她的遺體的到來。這是她最後一次回家。”然後,埃德維娜的遺體被送 到羅姆西修道院,在那裡,由 8 個人抬上了祭壇。13 個小時後,按照她生
前的遺囑,遺體將要送入大海。在她的遺體被抬上船時,水兵們鳴笛為她的 亡靈開道。在參加埃德維娜海葬的船隻中,那艘印度軍艦是尼赫魯親自派來
的。這使人們感到他們之間的友情超乎尋常,連蒙巴頓本人也承認,“這真 是一個令人注目的姿態,它給所有的人都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別會使親愛的
埃德維娜含笑九泉。”
埃德維娜去世後,蒙巴頓陷於巨大的憂傷之中,他寫道;“我太痛苦了, 我過去從未意識到我是多麼地愛她和她對我是何等重要。”喪偶的人都會有
這種心情,但蒙巴頓比其他人都更吃驚地發現,他是那樣地離不開埃德維娜。 他和妻子過去經常分居,也時常吵嘴,加上他在事業上很充實,自以為沒有
妻子在身邊,他也會生活得很好。現在他才感到以前的那種想法是錯誤的。 過去他有時願意和埃德維娜短期分居,但現在他永遠失去了她,這使他悲痛
欲絕。他如今形單影隻,成了年逾花甲的單身漢。
蒙巴頓擔任印度總督時的主要助手伊斯梅寫道:“埃德維娜的死恐怕給 蒙巴頓的打擊太大了。”他的部下們發現,他動輒發火訓人。和以前相比,
他變得優柔寡斷;甚至在重要會議上,他也常常精神不集中,一陣陣地發愣。 他過去給朋友寫的信,總是熱情洋溢、誇誇其談,如今連給侄子——早已登
基的伊莉莎白女王的丈夫——菲利普親王的信,“都語無倫次,不大動人”。 總之,他似乎像變了一個人。
有人開始勸他再婚,說這樣做即使不是為了愛情,也是為了使自己生 活得更好些。據說有的名門閨秀也對做伯爵夫人和國防參謀長的夫人感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