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第三種表現呢就是悍勇,勇敢是為將必備的素質,你一個將軍要不能打仗,不勇敢見敵就跑,那就壞了。隆美爾貌不驚人,剛才談了個子比較矮,身材也不魁梧,但是這個人非常悍勇,能夠打仗。1917年10月7號隆美爾呢,參加了隆格諾恩戰役,這個戰役呢,表明他悍勇的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兵力十分懸殊,25個人對一萬個人。怎麼回事呢?就是在隆格諾恩戰役,隆美爾率領他這個連隊,渡過一條河,叫皮爾弗河。這條河流非常流速非常急,隆美爾作戰呢,他有個特點,就是他總愛往前跑,所以他帶著連隊一下他就渡過去了。後續部隊因為河流特別湍急,九沒過去,那麼在這個時候,他過去後邊沒有部隊,他就剩25個人,當面義大利的軍隊是一萬人,這個兵力懸殊太大了。怎麼辦?隆美爾是藏起來,等到部隊過來以後再走,這是一個選擇。但是隆美爾的個性,悍勇,他選擇了穿插進去,按道理25人打一萬人,你做夢吧。他騷擾,通過騷擾疲憊,他選擇了這一條路,所以說他進去之後,很快他的部下25個人被殲滅了,剩他一個人。他就往回跑,往回跑正好跟著後面的連隊,先遣隊會合了,回過頭來他又回來了,又和義大利軍隊逗猴,義大利軍隊一看到他就追他,因為先後六次要殲滅他,打死他。義大利軍隊沒有一次弄到他,你來了我就跑,你走了我就回來,當時是個小鎮,這是個小鎮,他為了怕義大利軍隊因此而潰散,潰逃,跑了怎麼辦?得死死把牽制住,所以他把這個小鎮沿路的房屋都給燒了,點了,如同白晝。最後一直到第二天早晨,他的大部隊上來之後,然後把義大利當面的軍隊給殲滅了。就是他這個連隊百八十人,傷亡了三十多個人,俘獲了八千義大利的官兵,所以說這個戰役不得了,這是表明他的悍勇這是一個。
可見隆美爾作戰是非常悍勇的,那麼隆美爾呢,他的起點在但澤,那麼展現他軍人那種指揮官藝術的平台和自己形成自己指揮風格那種鬥獸精神的平台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這是我向諸位介紹他的鬥獸精神。
隆美爾是1915年擔任連長的,這個職務他一乾乾了14年。在高級軍官中,在連長的職務上,干14年,不多見的,為什麼呢?這麼能打仗的人,為什麼在一個連長一下子就卡住了呢?這和一戰之後,德國的具體情況有關係,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了,法國英國協約國集團通過《凡爾賽和約》,用列寧的話講,對德國進行了敲骨礪髓地盤剝,其中就又限制德國國防軍的數量,最高額員不得超過十萬人。所以大量的軍隊進行裁軍,隆美爾他到但澤軍官學校學習的時候,是趕上威廉二世擴軍,需要軍官,讓一個平民去了。原來德國是不許貧民到軍校學習的,那麼擴張的需求軍隊缺人他去了,那麼現在呢,軍隊大量地復員,只能保住十萬人,所以說呢,沒有機會,用現在的話講沒有位置,你沒有位置,你就在那呆著吧。所以他一直呆了14年在連長的崗位。1929年10月1號這一天,德國陸軍就選中了隆美爾讓他德雷斯頓步兵學校當戰術教官,為什麼叫選中了呢?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你翻一翻德國名將的成長史,凡是德國的名將,他都有這麼幾大經歷,一個是在戰鬥連隊打過仗的軍人,就是指揮過打仗,在作戰部隊打過仗,擔任過職務的,然後呢,到軍事院校當過軍事教員的,或者教官的人,他必須有這段經歷。第三個經歷,到統帥部也就是總部機關領率機關當參謀,這三個經歷一般的德國的軍事家都不少的,不可或缺的。隆美爾到德雷斯頓步兵學校當戰術軍官,那麼在德國軍人中就意味著用我們現在的話講要重點培養了,所以隆美爾接到任命之後是非常高興。他和希特勒是怎麼樣認識的呢,這個還要從1934年秋天談起,德勒斯登步兵學校當戰術教官之後,隆美爾有一個短暫的經歷,就是他被調到德國國防軍獵人營當少校營長,他有這麼一段經歷,他從獵人營營長的職務又到波茨坦陸軍學院當教官,那麼他在獵人營當營長的時候,當時駐地叫戈斯拉。這年秋天也就是9月30號,希特勒視察了這個營,當希特勒,因為當時希特勒已經成為元首了,一個元首到一個陸軍的營視察,對這個營來講那真是一個莫大的光榮。所以說他趕緊準備,希特勒就視察了獵人營的儀仗隊,那麼隆美爾是這個營的營長,他要陪著希特勒檢閱這個儀仗隊。當時,隆美爾呢就引起了希特勒的注意,希特勒拿眼回頭瞟了他一眼,然後跟他說了幾句話,但是希特勒回去就很快把這件事情就忘掉了,可是隆美爾記住了。他非常高興,元首接見他,又說了幾句話,很滿意,所以在他和希特勒,因為他倆照了個照片,他用鉛筆寫著1934,然後下面畫了兩槓。
那麼隆美爾後來從波茨坦陸軍學院當教官之後,不久也就是1936年9月,希特勒身邊缺少警衛人員,那麼德國參謀總部就在全軍選,選人,就選擇了隆美爾。當時呢,希特勒見到了隆美爾,因為已經是兩年之後,看到這個隆美爾非常面熟,就和隆美爾簡單地交談了幾句。隆美爾肯定就回憶,元首我在兩年前,你在視察我們營我見過你,所以兩人寒喧幾句就分開了。那麼希特勒當時並沒有想到如何重用隆美爾。這樣呢,這個時候隆美爾至多是希特勒身邊一個大警衛員而已。但是很快,後來發生了兩件事,使得隆美爾的一生被改變了。哪兩件事呢?第一件事就發生在1936年10月末,也就是隆美爾剛剛到希特勒身邊當警衛的兩個月以後,有一天希特勒要到外地視察,當時那一天呢,隆美爾是值班軍官,他回身對隆美爾講,記住,我的車後面只能跟六輛車。他跟隆美爾交代了,可是許多納粹的要員都想跟隨希特勒到外面視察,小汽車擺了一長溜。隆美爾叫前面六輛車過去了,過去六輛車以後,他垮就在路中央站住了,他把後面一長溜奔馳給攔住了,不許過。這些小汽車裡面坐的都什麼人,都是省長、部長這些大員,包括希特勒那個理論家羅森貝格,在紐倫堡軍事法庭審判被絞死了。他把這些要員給攔住了,當時他不過是個上校軍官。所以這些人就朝他吼叫,你簡直是無法無天,我要到元首那兒告你的狀。但隆美爾根本紋絲不動,說前面的路口有兩輛坦克在等待著你們,你們過不去的。那麼這些人呢,果然把這個事向希特勒給報告了,希特勒聽完這個事專門把隆美爾找了過去,給予讚揚,說你恪盡職守,因為他說了我的車後面只能跟六輛車,這是一件事。第二件事發生在1937年,1937年初,隆美爾出版了一本書,書名叫《進攻中的步兵》,這部書實際上是隆美爾在1929年調到德勒斯登步兵學校當戰術教官,他自己寫的一個教材。,隆美爾根據這麼多年對軍事學的潛心鑽研,把自己在一戰的經歷系統闡述了機動站的思想,這本書主要的思想強調進攻、進攻、再進攻。那麼有一次呢,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他的秘書把這本書就是這個草稿,向戈培爾遞了過來,戈培爾看了以後,十分賞識。因為什麼呢,隆美爾在這本書里談的進攻、進攻、再進攻,非常符合納粹德國的進攻作戰理念。戈培爾看完之後就鼓勵,通過別人講你鼓勵這個作者,讓作者把這本書出版。這樣呢這本書在1937年初就出版了,出版之後立即引起轟動,這部書本出版之後,很快成為德國當年最暢銷的書之一,連續再版18次。
可見隆美爾作戰是非常悍勇的,那麼隆美爾呢,他的起點在但澤,那麼展現他軍人那種指揮官藝術的平台和自己形成自己指揮風格那種鬥獸精神的平台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這是我向諸位介紹他的鬥獸精神。
隆美爾是1915年擔任連長的,這個職務他一乾乾了14年。在高級軍官中,在連長的職務上,干14年,不多見的,為什麼呢?這麼能打仗的人,為什麼在一個連長一下子就卡住了呢?這和一戰之後,德國的具體情況有關係,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了,法國英國協約國集團通過《凡爾賽和約》,用列寧的話講,對德國進行了敲骨礪髓地盤剝,其中就又限制德國國防軍的數量,最高額員不得超過十萬人。所以大量的軍隊進行裁軍,隆美爾他到但澤軍官學校學習的時候,是趕上威廉二世擴軍,需要軍官,讓一個平民去了。原來德國是不許貧民到軍校學習的,那麼擴張的需求軍隊缺人他去了,那麼現在呢,軍隊大量地復員,只能保住十萬人,所以說呢,沒有機會,用現在的話講沒有位置,你沒有位置,你就在那呆著吧。所以他一直呆了14年在連長的崗位。1929年10月1號這一天,德國陸軍就選中了隆美爾讓他德雷斯頓步兵學校當戰術教官,為什麼叫選中了呢?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你翻一翻德國名將的成長史,凡是德國的名將,他都有這麼幾大經歷,一個是在戰鬥連隊打過仗的軍人,就是指揮過打仗,在作戰部隊打過仗,擔任過職務的,然後呢,到軍事院校當過軍事教員的,或者教官的人,他必須有這段經歷。第三個經歷,到統帥部也就是總部機關領率機關當參謀,這三個經歷一般的德國的軍事家都不少的,不可或缺的。隆美爾到德雷斯頓步兵學校當戰術軍官,那麼在德國軍人中就意味著用我們現在的話講要重點培養了,所以隆美爾接到任命之後是非常高興。他和希特勒是怎麼樣認識的呢,這個還要從1934年秋天談起,德勒斯登步兵學校當戰術教官之後,隆美爾有一個短暫的經歷,就是他被調到德國國防軍獵人營當少校營長,他有這麼一段經歷,他從獵人營營長的職務又到波茨坦陸軍學院當教官,那麼他在獵人營當營長的時候,當時駐地叫戈斯拉。這年秋天也就是9月30號,希特勒視察了這個營,當希特勒,因為當時希特勒已經成為元首了,一個元首到一個陸軍的營視察,對這個營來講那真是一個莫大的光榮。所以說他趕緊準備,希特勒就視察了獵人營的儀仗隊,那麼隆美爾是這個營的營長,他要陪著希特勒檢閱這個儀仗隊。當時,隆美爾呢就引起了希特勒的注意,希特勒拿眼回頭瞟了他一眼,然後跟他說了幾句話,但是希特勒回去就很快把這件事情就忘掉了,可是隆美爾記住了。他非常高興,元首接見他,又說了幾句話,很滿意,所以在他和希特勒,因為他倆照了個照片,他用鉛筆寫著1934,然後下面畫了兩槓。
那麼隆美爾後來從波茨坦陸軍學院當教官之後,不久也就是1936年9月,希特勒身邊缺少警衛人員,那麼德國參謀總部就在全軍選,選人,就選擇了隆美爾。當時呢,希特勒見到了隆美爾,因為已經是兩年之後,看到這個隆美爾非常面熟,就和隆美爾簡單地交談了幾句。隆美爾肯定就回憶,元首我在兩年前,你在視察我們營我見過你,所以兩人寒喧幾句就分開了。那麼希特勒當時並沒有想到如何重用隆美爾。這樣呢,這個時候隆美爾至多是希特勒身邊一個大警衛員而已。但是很快,後來發生了兩件事,使得隆美爾的一生被改變了。哪兩件事呢?第一件事就發生在1936年10月末,也就是隆美爾剛剛到希特勒身邊當警衛的兩個月以後,有一天希特勒要到外地視察,當時那一天呢,隆美爾是值班軍官,他回身對隆美爾講,記住,我的車後面只能跟六輛車。他跟隆美爾交代了,可是許多納粹的要員都想跟隨希特勒到外面視察,小汽車擺了一長溜。隆美爾叫前面六輛車過去了,過去六輛車以後,他垮就在路中央站住了,他把後面一長溜奔馳給攔住了,不許過。這些小汽車裡面坐的都什麼人,都是省長、部長這些大員,包括希特勒那個理論家羅森貝格,在紐倫堡軍事法庭審判被絞死了。他把這些要員給攔住了,當時他不過是個上校軍官。所以這些人就朝他吼叫,你簡直是無法無天,我要到元首那兒告你的狀。但隆美爾根本紋絲不動,說前面的路口有兩輛坦克在等待著你們,你們過不去的。那麼這些人呢,果然把這個事向希特勒給報告了,希特勒聽完這個事專門把隆美爾找了過去,給予讚揚,說你恪盡職守,因為他說了我的車後面只能跟六輛車,這是一件事。第二件事發生在1937年,1937年初,隆美爾出版了一本書,書名叫《進攻中的步兵》,這部書實際上是隆美爾在1929年調到德勒斯登步兵學校當戰術教官,他自己寫的一個教材。,隆美爾根據這麼多年對軍事學的潛心鑽研,把自己在一戰的經歷系統闡述了機動站的思想,這本書主要的思想強調進攻、進攻、再進攻。那麼有一次呢,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他的秘書把這本書就是這個草稿,向戈培爾遞了過來,戈培爾看了以後,十分賞識。因為什麼呢,隆美爾在這本書里談的進攻、進攻、再進攻,非常符合納粹德國的進攻作戰理念。戈培爾看完之後就鼓勵,通過別人講你鼓勵這個作者,讓作者把這本書出版。這樣呢這本書在1937年初就出版了,出版之後立即引起轟動,這部書本出版之後,很快成為德國當年最暢銷的書之一,連續再版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