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69節:殺俘虜的歷史(3)

  薛仁貴活埋鐵勒軍十三萬

  中國歷史上第三次大規模的屠殺俘虜的事件發生在唐朝時期,即薛仁貴活埋鐵勒軍的事件。薛仁貴(公元614年~683年)名禮,絳州龍門人(今山西河津),天生神力,勇武過人。

  貞觀末年,唐太宗親征遼東,薛仁貴成為張士貴的部下。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李世民御駕親征,直指高麗。唐軍到了安地,一位郎將被高麗軍隊團團圍住,情勢危急,薛仁貴飛馬上前,立斬敵將,將人頭懸掛於馬鞍上,一舉震懾敵軍。唐軍四面合圍,勢不可擋,高麗軍隊潰散奔逃,折兵2萬。唐太宗提升薛仁貴為右領軍郎將,讓他守衛玄武門。

  高宗顯慶四年(公元659年),薛仁貴與梁建方、契苾何力一道,與高麗軍隊激戰於橫山(今遼寧遼陽附近華表山),薛仁貴一馬當先,箭無虛發,敵人無不應弦而倒,在隨後的石城之戰中,一位高麗神箭手連殺唐軍十餘人,薛仁貴怒髮衝冠,一人一騎,風馳電掣,撲向神箭手,立馬將敵人生擒,嚇呆了的敵人竟來不及拉開弓弦。顯慶五年(公元660年),契丹阿仆固聯合奚族共同反唐,薛仁貴和辛文陵在黑山大敗契丹,活捉了阿仆固及一干首領,將他們押到東都。

  龍朔元年( 公元661年),鐵勒酋長比粟毒夥同其他部落起兵犯境,唐高宗任命鄭仁泰為鐵勒道行軍大總管,薛仁貴為鐵勒道行軍副大總管,出兵討伐思結、拔也固、仆骨、同羅四部。當時鐵勒九姓擁兵十幾萬,憑藉天山之地利,企圖與大唐雄師一決勝負。他們派出數十位驍勇騎士出馬挑戰,眨眼間,就被薛仁貴三箭射死三人,膽寒之下,鐵勒人下馬投降,放棄了抵抗。為了消除後患,薛仁貴命令部下將13萬已經投降的鐵勒人就地坑殺,製造了中國歷史上駭人聽聞的殺降暴行。鐵勒人害怕了,拼命逃竄,薛仁貴追擊到漠北,擒獲了葉護三兄弟。鐵勒九姓衰落了,薛仁貴成了天上下凡的殺星,大唐敵人眼中的凶神惡煞。

  拓跋珪活埋投降五萬燕兵

  歷史上第四次大規模屠殺俘虜的事件發生在道武帝拓跋珪時期,拓跋珪率兵攻燕時,近五萬燕軍兵敗被俘。魏王拓跋珪挑選了有才的燕臣後,想對被俘的四五萬燕軍派發衣糧遺還。中部大人王建勸道:"燕國強大,現傾國而來攻打我們,我們僥倖大勝,不如都把這些人活埋掉,燕國就空虛易取了。" 拓跋珪聽此言有理,就把近五萬燕兵全部活埋。這個數字為中國歷史上活埋敵軍的第四名。

  古語云"殺降不祥",歷史上的這些殺降者的下場都不是很好,白起最後被秦王迫逼自刎,項羽自殺於垓下,道武帝拓跋珪被兒子殺死,唯獨薛仁貴於七十之年善終。時至近代,戰俘們的命運才開始有所改變,後來通過的《日內瓦公約》,其中還專門規定了一些旨在保護戰俘的條文。《日內瓦公約》規定,戰俘享受多方面的權利和待遇,其要點如下:衝突各方對戰俘應予以人道待遇,不得基於任何原因或標準進行歧視,不得殺戮、殘害、虐待和施以酷刑;不得將其拘押於生命安全缺乏保障的地帶;不得作為人質;不得損害其個人尊嚴(包括受到恫嚇或被觀眾好奇地煩擾),特別是不能進行侮辱和降低身份;不得作為報復的對象;不得因個人行為受到集體懲罰;衝突停止後不得拖延將其釋放;等等。該公約被認為是國際主義人道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約束戰爭和衝突狀態下敵對雙方行為規則的權威法律文件。但條約永遠只是寫在紙上的,現實中的戰俘處境依然遠不樂觀。

  文明的發展遺失的缺憾

  第70節:華佗的神術(1)

  文明的發展遺失的缺憾

  華佗的神術

  華佗,字元化,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約生於漢永嘉元年(公元145年),卒於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華佗生活的時代,軍閥混戰,水旱成災,疫病流行,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華佗一生行醫華夏各地,聲譽頗著,在醫學上有多方面的成就。他精通內、外、婦、兒、針灸各科,對外科尤為擅長。華佗根據"腸胃積聚"等病治療的經驗創用麻沸散,給患者麻醉後施行腹部手術,這是世界醫學史上應用全身麻醉進行手術治療的最早記載,它比西方早1600多年。華佗很重視疾病的預防,強調體育鍛鍊以增強體質。他模仿虎、鹿、熊、猿、鳥的動作和姿態,創造了一種"五禽之戲"。如果身體感到不舒服時,做一套五禽戲,就會感到身體清爽。他的弟子吳普堅持做"五禽戲",90多歲時候,耳目聰明,齒牙完堅。曹操長期頭疼,曾經多次被華佗醫好,由於積病已深,很難根治。曹操怕舊病復發,強留華佗做他的侍醫。華佗後因不從曹操徵召,遂為所殺。臨死前,華佗把整理出來的一部醫學書稿交給獄吏,並告訴他說:"此可以活人。"但是獄吏怕受到牽累,不敢接受。華佗在極度悲憤中把它燒掉。華佗的高超醫術,也就失傳於茫茫歷史之中。

  立志行醫

  華佗是東漢末期醫學家。11歲那年,家鄉水、旱、蟲、疫等災害連年不斷,鄉民死亡無數。華佗親眼看到許多人被病痛折磨得呻吟著,掙扎著,他十分傷心,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華佗立志學醫以濟世救人。

  華佗打聽到有一位治化道人醫術高明,就不遠千里來到西山拜師學藝。華佗拜師後,師傅說:"這裡有許多病人,你就專門服侍他們吧!"於是,華佗被派去護理病人,每天燒水、洗尿盆、掃地。其他師兄弟喜歡偷懶,抱怨工作辛苦,可華佗一聲不吭。他耐心地侍候病人,並且留心觀察每個病人的病情變化和用藥情況,日子一久,他也明白了好些病的起因以及治療的方法。三年後,師傅見華佗如此勤懇好學,知道他是一個可造之材,就正式收他為徒。他帶華佗到內室,室內擺放著許多書,貼著許多掛圖。華佗高興極了,從此不分晝夜如饑似渴地讀起書來。就這樣,白天同師傅一道出診,夜裡讀藥書常常讀到天亮,毫不懈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