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在埃及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沙漠中遊覽舊戰場度過的。他的時間表安排得非常緊,每天早上6點起床,隨後就爬上直升飛機,觀看那片土地最美麗的景色。隨後,直升機在預定的地點降落。他們一行站在沙漠中,蒙哥馬利一邊對照他過去用過的地圖和作戰計劃,一邊把在場的人員用作標記,分布在沙漠中。他在埃及深受歡迎,部分原因是他毫不含糊地譴責了蘇伊士作戰行動。儘管他在這次訪問中進行了這些充滿生氣的活動,但他的老態再也無法掩蓋。他自己就說,這次旅行縮短了他一年的壽命。實際上,這是他進行的最後一次訪問,這使英國外交部大大地鬆了一口氣。

  蒙哥馬利喜歡這些毫無害處的短途遊覽。他堅信他能以提供意見的方式為國家作出一些貢獻。在很少得到英國政府鼓勵的情況下,他非常樂意地就許多國際關係問題向英國政府提供了諮詢意見。作為一個非常關心西方團結的人,他卻奇怪地反對與歐洲結成任何聯盟。在60年代初期,他是阻撓英國加入歐洲共同市場的知名人士。1959年他甚至在普利茅斯說,在英吉利海峽修建海底隧道是危險的,不符合英國的戰略需要。

  隨著他的著作的出版,許多人對他的戰略思想的尊重開始煙消雲散。讀者很快就發現,他的思想前後不一致,充滿自相矛盾。1961年2月9日,《泰晤士報》發表對《領導藝術之路》一書的評論。評論者寫道:“這本書不過是一堆陳詞濫調和高級將領鼓舞士氣的老生常談。”這種評論典型地反映了讀者對他的著作的批評性意見。

  蒙哥馬利關於國際關係的思想,儘管常常是混亂的和自相矛盾的,但其基礎卻是完全一致的。他認為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衝突是自然的、不可避免的,必須接受衝突和戰爭,但在可能的情況下,應儘量減輕其影響。從這種實用主義觀點出發,他對國際形勢的分析總是著眼於從實際上緩和緊張局勢,而不是從根本上解決道德價值觀念。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考察國際事務的基礎,它使蒙哥馬利得出了一些相當有價值的見解。他很早就認識到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的重要性,便是他嚴格的實用主義方法帶來的直接結果。同樣,這種方法也使他確信,雖然美國是歐洲的保護傘,但北美洲比任何歐洲國家都可能引發世界大戰。蒙哥馬利強烈地譴責杜勒斯和甘迺迪時代的討伐政治。他認為,美國人的態度總是很可能引起問題。如果美國不能正視並承認中國的存在,那就更可能引起問題。他還擔心美國許多外交政策中固有的“珍珠港”情結。他認為,美國人非常害怕突然襲擊,因為他們不能想像在一種長期互相敵對的形勢下,這種威脅總有一天可能會消除。由於這種原因,美國人便把戰略思想建立在對任何攻擊都立即進行大規模報復的基礎之上。這種推理使蒙哥馬利比許多觀察家更早地譴責美國在越南的行動。1965年,他告訴《每日快訊》的勒內·麥克科爾說,美國應該撤出東南亞,因為同共產主義的鬥爭不能停止在一個小國的邊界上。“世界有一半的人都是共產主義者,他(指林頓·詹森)打算同所有這些人作鬥爭嗎?”1968年7月,他以略微不同的理由再次譴責美國的越南政策。他寫道:“美國違反了戰爭的第二條規則,即不要用陸軍在亞洲大陸作戰。第一條規則是不要向莫斯科進軍。這兩條規則是我自己制定的。”這種說法似乎有些過分自信,但不失為一種遠見卓識。

  他的一些公開評論卻沒有那麼深刻。1958年10月,在正式退休後不到一個月,蒙哥馬利對北約進行了一次猛烈攻擊。在向皇家聯合軍種協會作演講時,他把北約說成是一個“複雜、笨重、人浮於事”的機構,並以其特有的形象化語言指出,世界可能出現一場“全面核競賽”。英國政府和北約組織中反對蒙哥馬利的人馬上抓住他的這些話大做文章,結果引起很大的政治反響。國防大臣鄧肯·桑迪茲把整個11月份的時間都花在了平息這個事件上。

  1962年還發生了另一次引人注目的爭吵。那年3月,蒙哥馬利在英國皇家軍事科學院談論德國問題。他的態度非常鮮明,與他分析國際關係的實用主義方法完全一致。由於蘇聯和西方國家都不允許一個統一的德國屬於另一個陣營,在東西方緊張關係解決以前,就不可能考慮德國的統一問題。因此,蒙哥馬利堅持認為,西方國家應該承認東德。但問題是,西德政府堅決反對這種主張。於是,不受任何約束的蒙哥馬利說:“阿登納博士需要一劑除草劑。他已是風燭殘年,過分敏感。很小的劑量就能解決問題。”他告訴參加會議的軍官對他的講話保密,但他卻不能擔保這種話不傳出去。他這番話的結果之一,是他收到德國右翼極端分子給他的一封信。除了慣常的咒罵外,那封信還說,“你是英國最可憐的傢伙。必須儘快把你幹掉,你將很快被幹掉。”政治家的反應不那麼強烈,但同樣持反對態度。

  退休後的清閒生活,使蒙哥馬利對歷史產生了興趣。不過,他對歷史的興趣主要集中在撰寫《回憶錄》、《戰爭史》和一些廣播、電視演講稿上。

  1958年底,蒙哥馬利開始為英國廣播公司錄製回憶二戰戰役的系列節目。從一開始,他就非常喜歡在看不見的觀眾面前演講。節目導演布里斯多爾發現他是一個“天生”的演講家,一點兒不緊張,一點兒不結巴,語言簡明、精練。實際上,每次錄音結束後,他總是儘可能久地坐在悶熱的錄音室里,聊天、喝茶。他對整個錄音製作過程十分感興趣,到第一套系列節目結束時,他已成為錄製廣播節目的大師。對於一個決心在公共事務中度過餘生的人來說,廣播電視自然是一種具有吸引力的舞台。蒙哥馬利對自己的進步感到非常高興,他對他的第一套系列節目評論說,那是“我是這個行業的新手時”製作的。此外,蒙哥馬利還錄製了1959年同愛德·默羅的講話和1966年伯納德·萊文對他的採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