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從那以後她就再也沒有回來過,也沒有去過學校,她已經用不著學校開除了。後來我聽說她跟人去了廣州,整天跟男人泡在一起,嘻嘻哈哈,不拘小節。後來就發生了賣淫那件事。她並不是因為手裡沒錢,她在被審訊時聲稱她只是想看看男人付錢做愛時的嘴臉,她便挺而走險。她入獄的那年春節我和她爸爸傷心得連團圓餃子都沒吃,我們真想去看看她,她小時候是那麼可愛,可她傷透了我們的心。
如果她在異國他鄉不是因為要死了,也許她還不會給我來信。她寫信仍然對我直呼其名,雖然她不稱我為媽媽,但我覺得寫信這個事實足以說明她的一種妥協。她從那么小就開始懷疑自己的出生,而且對著周圍的世界不抱信任感,充滿反叛情緒。她不喜歡一切常規的東西,她自由自在,對這社會遭人唾棄的一切事物懷有由衷的興趣。我常常想,假若她五六歲前我們對她的教育更恰當一些,不那麼縱容她,不要讓她覺得一切得到的東西都是天經地義的,也許她不至於發展到今天這種地步。她理所當然應該成為一個有教養的、在大劇場上跳芭蕾舞的女演員,成為一個男人的好妻子,可她輕而易舉就毀掉了這一切。她似乎更喜歡酒吧間的空氣,喜歡為幾個對她有興趣的男人跳舞。她在信上還說男人們罵她“臭婊子”時她特別開心。她寄來的那幾張照片的背後還沾滿了化妝品的痕跡,可見她仍然喜歡濃妝艷抹。也許死亡是對她永久的一種解脫,她活著是一種痛苦。
桑桑這麼激烈決絕地認為她不是我們親生的孩子,我不知道這原因究竟是什麼。這麼多年疲憊地過去了,我也忽然覺得辛桑桑不是我的女兒。她身上沒有流著我的血。是誰把她帶到這個世界的?她怎麼跟我如此相停?有時候反過來又一想,如果我是桑桑,我懷疑生活在我身邊的人不是我母親,我會激烈地反抗他們嗎?我想我不會。可桑桑這麼做了,也正因為她是桑桑。
……我可憐的女兒就是這副樣子,她出生在初春,她剛……三十出頭……她很喜歡……金黃色……她喜歡跳舞。
蘆葦把我帶入一個世俗、嘈雜、煩擾而又溫情脈脈的世界。我開始操心他的一切事,長了幾顆牙,能對什麼舉止做出何種反應等等。有一次他感冒發燒,我和於偉深夜帶他去醫院,直到第三日他退燒後我才有心情吃點東西。一個人的成長真是奇妙,我幾乎每時每刻都能感覺到他的變化。他喜歡水,脾氣有些急,有時他醒來餓了,林阿姨沖奶稍稍遲了一些,他就哭個不休。
我第一次打蘆葦是在二月末的一個周末。那是因為吃奶。他睡醒後林阿姨忙三選四為他沏奶,奶斟進奶瓶後遞給他,他便氣急地用小手去拍林阿姨的臉,並且將奶瓶打翻在地。我不由分說從林阿姨懷中奪過他,然後將他放到小床上打他的屁股。我每打一下林阿姨就撕心裂肺地叫了一聲“行了,他知道了!”蘆葦哭得幾乎抽噎過去。不過事後他再接奶瓶時就現出俯首帖耳的樣子,我可不想讓林阿姨自幼縱容桑桑的悲劇在我們家重演。也正是由於這件事,我和於偉之間爆發一場激烈的爭吵。那天他下班回來我沾沾自喜地報告我如何制服了蘆葦,“他這么小就知道動手打人,而且他餓了,就因為遲了一些就抗議吃奶,這還了得?我一次就把他打服了。”我邊說邊指點著蘆葦。那天晚上蘆葦明顯打蔫,看我時現出很生氣的樣子。於偉聽完我的話氣白了臉,我是第一次見到他當著外人的面給我難堪:“你以為一個三十歲的女人能制服一個不足一周歲的孩子是件光榮的事,是吧?”他指著我的鼻子顫聲說,“他這么小你就限制他的個性發展,你想把他塑造成什麼人?道德上的偽君子?女里女氣的太監?你不能拿你成人的觀點去約束一個嬰兒,這太不人道了!”
我屈辱而自尊地反駁:“他能拒絕吃奶,就能拒絕一切他本該接受的東西。惡習是一天天積累起來的。”
“你是不是希望他一出生就會很深刻地拿起畫筆?”
“請你別嘲諷我的職業。”我哭了,“也許他在農村更利於他的成氏,他有小姐姐,小哥哥,有小院子和蟋蟀,他會懂得生活中的一切都來之不易而倍加珍惜。” 我歇斯底里地哭訴,“我們能給予他什麼?沒有血緣關係的親情、冷漠的城市、狹窄的街道、骨灰盒一樣的死氣沉沉的屋子。不錯,農村孩子沒有的一切物質上的東西他都應有盡有了,可他卻失去了良好的空氣和質樸的親情。你知道他為什麼要推開奶瓶嗎——”我不知怎的衝口而出,“他想要銜他親媽媽的奶頭!”
林阿姨面如土灰地抱著啼哭不止的蘆葦回房間了。我的頭嗡嗡地響。天哪,我說了什麼?我在對別人說蘆葦不是我的孩子,可他是我的孩子啊,他的一顰一笑都給我帶來激動與欣喜。也許桑桑的故事帶給我的負擔太重了。
“我知道,我傷害了你。”許久,於偉才說出一句道歉的話。可是這種道歉對我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林阿姨已經明白了蘆葦是抱養來的孩子,她會怎麼看我呢?一個不會生孩子的女畫家?
那天晚上我沒有回臥室,我一個人呆呆地坐在黑暗的畫室看著窗外。窗外也是黑暗的。為了維護我的自尊,朋友們一旦問起我們為什麼婚後多年不要孩子時,於偉總是用幽默的口吻說他太愛我,不想讓一個小孩子來干擾這種愛,而我則搪塞說想在年輕時過一段輕鬆自由的日子,為了抱養孩子,於偉甚至做了一個天真設想,讓我一年前就回鄉下的親戚家過一段日子,好對外界說我懷孕了在鄉下休息,誰也不會在意你懷孕了幾個月,然後你會抱著一個幾個月的嬰兒神秘地回到家。我當即就拒絕了這個計劃。但蘆葦的到來還是使我在朋友們面前陷入尷尬的境地。不久前有兩位一年多不見了的畫友來訪,忽然見到了童車上的蘆葦,都狐疑地問我:“兒子都這麼大了?”我自然也不做任何解釋,只是笑著點頭,在他們驚奇的目光下和蘆葦咿咿哇哇地對話,儼然是母子情長。於偉在公司,也不說抱養了一個孩子,只是稱他有了一個兒子了。他們公司的所有朋友都認為白絮飛是一個神出鬼沒的人,那麼他們突然有了一個孩子又有什麼奇怪呢?也許大家在背後有種種猜測,但當面都現出糊塗的樣子。而我和於偉也正需要這種糊塗。這種糊塗是透過窗紙的溫柔的光明,它給我製造了一種夢幻的感覺,而誰一旦捅破這層窗紙,泄漏進來的耀眼的光明也許會刺痛我的心。我沒有想到是自己捅破了這層窗紙,這層紙是如此脆弱。
如果她在異國他鄉不是因為要死了,也許她還不會給我來信。她寫信仍然對我直呼其名,雖然她不稱我為媽媽,但我覺得寫信這個事實足以說明她的一種妥協。她從那么小就開始懷疑自己的出生,而且對著周圍的世界不抱信任感,充滿反叛情緒。她不喜歡一切常規的東西,她自由自在,對這社會遭人唾棄的一切事物懷有由衷的興趣。我常常想,假若她五六歲前我們對她的教育更恰當一些,不那麼縱容她,不要讓她覺得一切得到的東西都是天經地義的,也許她不至於發展到今天這種地步。她理所當然應該成為一個有教養的、在大劇場上跳芭蕾舞的女演員,成為一個男人的好妻子,可她輕而易舉就毀掉了這一切。她似乎更喜歡酒吧間的空氣,喜歡為幾個對她有興趣的男人跳舞。她在信上還說男人們罵她“臭婊子”時她特別開心。她寄來的那幾張照片的背後還沾滿了化妝品的痕跡,可見她仍然喜歡濃妝艷抹。也許死亡是對她永久的一種解脫,她活著是一種痛苦。
桑桑這麼激烈決絕地認為她不是我們親生的孩子,我不知道這原因究竟是什麼。這麼多年疲憊地過去了,我也忽然覺得辛桑桑不是我的女兒。她身上沒有流著我的血。是誰把她帶到這個世界的?她怎麼跟我如此相停?有時候反過來又一想,如果我是桑桑,我懷疑生活在我身邊的人不是我母親,我會激烈地反抗他們嗎?我想我不會。可桑桑這麼做了,也正因為她是桑桑。
……我可憐的女兒就是這副樣子,她出生在初春,她剛……三十出頭……她很喜歡……金黃色……她喜歡跳舞。
蘆葦把我帶入一個世俗、嘈雜、煩擾而又溫情脈脈的世界。我開始操心他的一切事,長了幾顆牙,能對什麼舉止做出何種反應等等。有一次他感冒發燒,我和於偉深夜帶他去醫院,直到第三日他退燒後我才有心情吃點東西。一個人的成長真是奇妙,我幾乎每時每刻都能感覺到他的變化。他喜歡水,脾氣有些急,有時他醒來餓了,林阿姨沖奶稍稍遲了一些,他就哭個不休。
我第一次打蘆葦是在二月末的一個周末。那是因為吃奶。他睡醒後林阿姨忙三選四為他沏奶,奶斟進奶瓶後遞給他,他便氣急地用小手去拍林阿姨的臉,並且將奶瓶打翻在地。我不由分說從林阿姨懷中奪過他,然後將他放到小床上打他的屁股。我每打一下林阿姨就撕心裂肺地叫了一聲“行了,他知道了!”蘆葦哭得幾乎抽噎過去。不過事後他再接奶瓶時就現出俯首帖耳的樣子,我可不想讓林阿姨自幼縱容桑桑的悲劇在我們家重演。也正是由於這件事,我和於偉之間爆發一場激烈的爭吵。那天他下班回來我沾沾自喜地報告我如何制服了蘆葦,“他這么小就知道動手打人,而且他餓了,就因為遲了一些就抗議吃奶,這還了得?我一次就把他打服了。”我邊說邊指點著蘆葦。那天晚上蘆葦明顯打蔫,看我時現出很生氣的樣子。於偉聽完我的話氣白了臉,我是第一次見到他當著外人的面給我難堪:“你以為一個三十歲的女人能制服一個不足一周歲的孩子是件光榮的事,是吧?”他指著我的鼻子顫聲說,“他這么小你就限制他的個性發展,你想把他塑造成什麼人?道德上的偽君子?女里女氣的太監?你不能拿你成人的觀點去約束一個嬰兒,這太不人道了!”
我屈辱而自尊地反駁:“他能拒絕吃奶,就能拒絕一切他本該接受的東西。惡習是一天天積累起來的。”
“你是不是希望他一出生就會很深刻地拿起畫筆?”
“請你別嘲諷我的職業。”我哭了,“也許他在農村更利於他的成氏,他有小姐姐,小哥哥,有小院子和蟋蟀,他會懂得生活中的一切都來之不易而倍加珍惜。” 我歇斯底里地哭訴,“我們能給予他什麼?沒有血緣關係的親情、冷漠的城市、狹窄的街道、骨灰盒一樣的死氣沉沉的屋子。不錯,農村孩子沒有的一切物質上的東西他都應有盡有了,可他卻失去了良好的空氣和質樸的親情。你知道他為什麼要推開奶瓶嗎——”我不知怎的衝口而出,“他想要銜他親媽媽的奶頭!”
林阿姨面如土灰地抱著啼哭不止的蘆葦回房間了。我的頭嗡嗡地響。天哪,我說了什麼?我在對別人說蘆葦不是我的孩子,可他是我的孩子啊,他的一顰一笑都給我帶來激動與欣喜。也許桑桑的故事帶給我的負擔太重了。
“我知道,我傷害了你。”許久,於偉才說出一句道歉的話。可是這種道歉對我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林阿姨已經明白了蘆葦是抱養來的孩子,她會怎麼看我呢?一個不會生孩子的女畫家?
那天晚上我沒有回臥室,我一個人呆呆地坐在黑暗的畫室看著窗外。窗外也是黑暗的。為了維護我的自尊,朋友們一旦問起我們為什麼婚後多年不要孩子時,於偉總是用幽默的口吻說他太愛我,不想讓一個小孩子來干擾這種愛,而我則搪塞說想在年輕時過一段輕鬆自由的日子,為了抱養孩子,於偉甚至做了一個天真設想,讓我一年前就回鄉下的親戚家過一段日子,好對外界說我懷孕了在鄉下休息,誰也不會在意你懷孕了幾個月,然後你會抱著一個幾個月的嬰兒神秘地回到家。我當即就拒絕了這個計劃。但蘆葦的到來還是使我在朋友們面前陷入尷尬的境地。不久前有兩位一年多不見了的畫友來訪,忽然見到了童車上的蘆葦,都狐疑地問我:“兒子都這麼大了?”我自然也不做任何解釋,只是笑著點頭,在他們驚奇的目光下和蘆葦咿咿哇哇地對話,儼然是母子情長。於偉在公司,也不說抱養了一個孩子,只是稱他有了一個兒子了。他們公司的所有朋友都認為白絮飛是一個神出鬼沒的人,那麼他們突然有了一個孩子又有什麼奇怪呢?也許大家在背後有種種猜測,但當面都現出糊塗的樣子。而我和於偉也正需要這種糊塗。這種糊塗是透過窗紙的溫柔的光明,它給我製造了一種夢幻的感覺,而誰一旦捅破這層窗紙,泄漏進來的耀眼的光明也許會刺痛我的心。我沒有想到是自己捅破了這層窗紙,這層紙是如此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