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
還沒等別的領導反應過來,天空中便嘩啦啦飛來一串子石塊。台上頓時亂作一團,人們紛紛往桌子底下、凳子底下鑽,實在鑽不進去,就把頭抵在別人懷裡。幸虧飛到主席台上的石頭不多,就兩塊,一塊砸在了桌子上,一塊,不偏不倚就砸中了市長。
當時整個主席台上,唯有夏市長是站著的。他在正中間,兩邊被人擠得死死的,蹲都蹲不下,只好站著。
比之市長夏鴻遠,包工頭子車光輝死得更莫名其妙。
他在廣場外圍,人群外側。按說石塊不應該落這裡,但他肩上分明有石塊擊中的痕跡。照傷痕推測,石塊有拳頭那麼大,所以車光輝不應是石塊砸死的,頂多擊倒在地。那麼,只有一種可能,他是被踩死的。他站的位置,正好是通往共和街的那條巷子。人們在混亂中只想奪命而逃,壓根想不到腳下還有一條負傷的生命。
但是,車光輝的的確確死了。
第18章
63
這場大劫讓河陽城陷入比死亡更恐怖的陰影中。劫後長達兩個月,河陽人竟不敢出門,更別說去廣場看看了,生怕不小心天上又掉下石塊來。直到黃丫兒和車前子從外地回來,廣場裡才有了人。
黃丫兒站在車光輝出事的地方,腦子裡忽然就想起一年前打在臉上的那團鳥屎。她瞅瞅天,天有些藍,有些灰,但絕沒有鳥。
黃丫兒回來的第三天,事故原因終於查清。說是十六層西邊一個爆破眼出了問題,死炮,沒響。大樓一下失去重心,硬是把這一層西邊半堵牆噴了出來。
幸虧只有一個炮眼,要是再多點,這河陽城不就完了?
黃丫兒想,那炮眼會不會是個鳥窩?她記得大風過後,曾做過一個夢,夢見大樓里有一窩鳥,很美麗,很可愛,就在十六層,就在西邊。
沒有人知道,那一天的陳天彪在幹什麼。肯定沒去廣場,沒看炸樓。
據說劫難發生第二天,有人在貧民窟看見過他,是在黃昏,暴戾的沙塵暴停了不久。一個高高大大的土人站在貧民窟的天空下,蓬頭垢面,形若揭墓賊。
有人據此推測,那一天,破爛兒陳天彪定是跟老城裡人黃風在一起。因為按說炸樓這麼大的事,老城裡人黃風沒道理不去,但黃風的確沒去,他定是讓破爛兒陳天彪給纏住了。
咋就能讓他纏住呢?
人們再見到陳天彪,已是劫難發生的兩個月後。他瘦了,幾乎跟劫難前判若兩人。但他的目光比以前清澈多了。
據說他已辦好腐竹廠的所有手續,腐竹廠正式更名為麻大姑腐竹有限公司,陳天彪還去外地進了一次設備,這陣正忙著調試哩。
墩子家的院子改成了收購點,兩口子到處忙著收豆哩。
老城裡人黃風已經很久沒出門了。他躲在自個家裡,心思完全用在了讀書上。那是一本秘箋,外人根本看不懂上面寫些什麼,可黃風讀得津津有味。據說那是文老先生留下的一本書,讀著讀著,老城裡人黃風忍不住涕泗滂沱,老淚縱橫。
黃風知道,自己是徹徹底底老了,用不了多久,他也會追隨文老先生而去。
64
一場跟去年一模一樣的紅風遮天蔽日颳了過來。
這一次人們沒有驚慌,沒有躲避。只在心裡說,刮吧,刮死這天爺,刮死這河陽城。
大風起時,貧民窟通往陽光工程的那片空地上,黑壓壓聚滿了人。不知何時,這兒多了個茶攤,很簡陋,從建築工地拿來幾根架杆一架,上面蓋塊塑料布,再擺些躺椅、桌凳,就成了茶攤。
茶攤是糖廠的蘇連泉擺的。為啥選這地方,沒有人清楚,但來的人多。蘇連泉老婆是熬茯茶的好手,她的茯茶據說放了十幾種作料,清香潤肺,回味無窮。還掛了“老蘇家茯茶”的牌子。茶客從早喝到晚,每人一元錢,便宜。除貧民窟的住戶外,來者大多是新近下崗的工人,他們照樣一時半會不知道做啥,就來茶攤熬時間。
茶客們很少打牌、下棋或玩別的,來了就喧,啥都喧。這河陽城的事,一件接一件,全喧到了茯茶里。
蘇連泉一直盼望著,老城裡人黃風能來茶攤坐坐。因為茶客們越喧越糊塗,越喧越不知東西。直到大風起時,老城裡人黃風也沒給他這面子。
大風如一列轟轟隆隆的火車,從西天極遠處黑過來。茶客們並不緊張,也沒逃散。他們望著西天,就像望著自個的明天,心裡頭黑乎乎的,很不是滋味。
茶客們的視線里,兩隻鷹開始掙扎,開始奪命。
鷹能逃過這場劫難嗎?
大風這天夜裡,浙江女人陳珮玲孤零零坐在自己臥房裡。她憔悴了許多,也老了許多。
精心算計著弄到手的河化集團並不是她想像中的河化集團,李木楠搶在她收購前,把庫房裡所有值錢的東西都頂了帳。市長夏鴻遠遇難後,她在河陽城一下沒了靠山,款貸不出來,生產遲遲不能啟動。工人們耐不住性子,跟她吵了幾架,現在班都不來上。而且更糟糕的是,有人舉報她在河化收購中,大肆行賄,以非法手段牟取不正當利益。省紀委調查組已經找她談話,目前她的行動已經不再自由。興許下一步,更暗的日子就到了。
花五十萬聘來的職業經理人堅持了一個月,走了。陳珮玲遭遇從未有過的危機,再也沒有心思去謀劃她的事業了。廠子扔給沈佳,問都懶得問。
機關算盡太聰明,到頭來卻是萬夢皆空,人生居然是這樣!
悵然中,陳珮玲堅強的眼裡,流下兩行清淚。夜越來越深,越來越暗,從未有過的孤獨感襲擊著她,要把她從靈魂到肉體掏乾淨。這一刻,她好想見沈佳。這個世界上,真正懂她理解她的,怕也只有沈佳一個了。她抓起電話,猶豫再三,還是打了過去。
沈佳看到號碼,心一下沉了。
去,還是不去?窗外是鋪天蓋地的沙塵,是震耳欲聾的嘶鳴,天黑得伸手不見五指。窗內是死一般的寂,孤獨,無邊無際的孤獨。她害怕這孤獨。
她本來在等另一個電話,那電話應該從北京打來。她在查閱公司帳目時,無意間發現李木楠曾以諮詢費的名義向北京某經管學院打過一筆十萬元的款,她一下把這款項跟李木楠的去向聯繫到了一起。果然,她北京的朋友今天早上在電話里證實,李木楠正在那所學院讀MBA。
她聯繫了一整天,才打通他的電話,電話里那個熟悉而又陌生的人遲遲不跟她說話,末了,只說讓她晚上等電話。
電話突地叫起來,沈佳一把拿起,迫不及待說:“是木楠嗎?木楠,我好想你……”
電話那頭卻傳來陳珮玲的聲音。
沈佳有點掃興,更多的,卻是跟陳珮玲一樣的孤獨與茫然。是的,茫然。這種感覺以前很少有,以前的她什麼時候都有信心,什麼時候也都有明確的方向。可是自從河化事件後,她突然找不到方向了。
方向呢,難道真是被殘酷的現實毀了?
風勢越來越猛,整個河陽城都在“嗖嗖”地動,幾乎要連根拔起。
城西腐竹廠院子裡,陳天彪兀立在狂風中。沙塵打著他的臉,撕著他的衣服,捲走他手裡的煙,將他整個撕成一破爛兒。但他的雙腿仍穩穩站在大地上,仿佛一棵千年古樹,狂風捲走了樹的一切,獨獨留下那根,與大地一起顫動。
當時整個主席台上,唯有夏市長是站著的。他在正中間,兩邊被人擠得死死的,蹲都蹲不下,只好站著。
比之市長夏鴻遠,包工頭子車光輝死得更莫名其妙。
他在廣場外圍,人群外側。按說石塊不應該落這裡,但他肩上分明有石塊擊中的痕跡。照傷痕推測,石塊有拳頭那麼大,所以車光輝不應是石塊砸死的,頂多擊倒在地。那麼,只有一種可能,他是被踩死的。他站的位置,正好是通往共和街的那條巷子。人們在混亂中只想奪命而逃,壓根想不到腳下還有一條負傷的生命。
但是,車光輝的的確確死了。
第18章
63
這場大劫讓河陽城陷入比死亡更恐怖的陰影中。劫後長達兩個月,河陽人竟不敢出門,更別說去廣場看看了,生怕不小心天上又掉下石塊來。直到黃丫兒和車前子從外地回來,廣場裡才有了人。
黃丫兒站在車光輝出事的地方,腦子裡忽然就想起一年前打在臉上的那團鳥屎。她瞅瞅天,天有些藍,有些灰,但絕沒有鳥。
黃丫兒回來的第三天,事故原因終於查清。說是十六層西邊一個爆破眼出了問題,死炮,沒響。大樓一下失去重心,硬是把這一層西邊半堵牆噴了出來。
幸虧只有一個炮眼,要是再多點,這河陽城不就完了?
黃丫兒想,那炮眼會不會是個鳥窩?她記得大風過後,曾做過一個夢,夢見大樓里有一窩鳥,很美麗,很可愛,就在十六層,就在西邊。
沒有人知道,那一天的陳天彪在幹什麼。肯定沒去廣場,沒看炸樓。
據說劫難發生第二天,有人在貧民窟看見過他,是在黃昏,暴戾的沙塵暴停了不久。一個高高大大的土人站在貧民窟的天空下,蓬頭垢面,形若揭墓賊。
有人據此推測,那一天,破爛兒陳天彪定是跟老城裡人黃風在一起。因為按說炸樓這麼大的事,老城裡人黃風沒道理不去,但黃風的確沒去,他定是讓破爛兒陳天彪給纏住了。
咋就能讓他纏住呢?
人們再見到陳天彪,已是劫難發生的兩個月後。他瘦了,幾乎跟劫難前判若兩人。但他的目光比以前清澈多了。
據說他已辦好腐竹廠的所有手續,腐竹廠正式更名為麻大姑腐竹有限公司,陳天彪還去外地進了一次設備,這陣正忙著調試哩。
墩子家的院子改成了收購點,兩口子到處忙著收豆哩。
老城裡人黃風已經很久沒出門了。他躲在自個家裡,心思完全用在了讀書上。那是一本秘箋,外人根本看不懂上面寫些什麼,可黃風讀得津津有味。據說那是文老先生留下的一本書,讀著讀著,老城裡人黃風忍不住涕泗滂沱,老淚縱橫。
黃風知道,自己是徹徹底底老了,用不了多久,他也會追隨文老先生而去。
64
一場跟去年一模一樣的紅風遮天蔽日颳了過來。
這一次人們沒有驚慌,沒有躲避。只在心裡說,刮吧,刮死這天爺,刮死這河陽城。
大風起時,貧民窟通往陽光工程的那片空地上,黑壓壓聚滿了人。不知何時,這兒多了個茶攤,很簡陋,從建築工地拿來幾根架杆一架,上面蓋塊塑料布,再擺些躺椅、桌凳,就成了茶攤。
茶攤是糖廠的蘇連泉擺的。為啥選這地方,沒有人清楚,但來的人多。蘇連泉老婆是熬茯茶的好手,她的茯茶據說放了十幾種作料,清香潤肺,回味無窮。還掛了“老蘇家茯茶”的牌子。茶客從早喝到晚,每人一元錢,便宜。除貧民窟的住戶外,來者大多是新近下崗的工人,他們照樣一時半會不知道做啥,就來茶攤熬時間。
茶客們很少打牌、下棋或玩別的,來了就喧,啥都喧。這河陽城的事,一件接一件,全喧到了茯茶里。
蘇連泉一直盼望著,老城裡人黃風能來茶攤坐坐。因為茶客們越喧越糊塗,越喧越不知東西。直到大風起時,老城裡人黃風也沒給他這面子。
大風如一列轟轟隆隆的火車,從西天極遠處黑過來。茶客們並不緊張,也沒逃散。他們望著西天,就像望著自個的明天,心裡頭黑乎乎的,很不是滋味。
茶客們的視線里,兩隻鷹開始掙扎,開始奪命。
鷹能逃過這場劫難嗎?
大風這天夜裡,浙江女人陳珮玲孤零零坐在自己臥房裡。她憔悴了許多,也老了許多。
精心算計著弄到手的河化集團並不是她想像中的河化集團,李木楠搶在她收購前,把庫房裡所有值錢的東西都頂了帳。市長夏鴻遠遇難後,她在河陽城一下沒了靠山,款貸不出來,生產遲遲不能啟動。工人們耐不住性子,跟她吵了幾架,現在班都不來上。而且更糟糕的是,有人舉報她在河化收購中,大肆行賄,以非法手段牟取不正當利益。省紀委調查組已經找她談話,目前她的行動已經不再自由。興許下一步,更暗的日子就到了。
花五十萬聘來的職業經理人堅持了一個月,走了。陳珮玲遭遇從未有過的危機,再也沒有心思去謀劃她的事業了。廠子扔給沈佳,問都懶得問。
機關算盡太聰明,到頭來卻是萬夢皆空,人生居然是這樣!
悵然中,陳珮玲堅強的眼裡,流下兩行清淚。夜越來越深,越來越暗,從未有過的孤獨感襲擊著她,要把她從靈魂到肉體掏乾淨。這一刻,她好想見沈佳。這個世界上,真正懂她理解她的,怕也只有沈佳一個了。她抓起電話,猶豫再三,還是打了過去。
沈佳看到號碼,心一下沉了。
去,還是不去?窗外是鋪天蓋地的沙塵,是震耳欲聾的嘶鳴,天黑得伸手不見五指。窗內是死一般的寂,孤獨,無邊無際的孤獨。她害怕這孤獨。
她本來在等另一個電話,那電話應該從北京打來。她在查閱公司帳目時,無意間發現李木楠曾以諮詢費的名義向北京某經管學院打過一筆十萬元的款,她一下把這款項跟李木楠的去向聯繫到了一起。果然,她北京的朋友今天早上在電話里證實,李木楠正在那所學院讀MBA。
她聯繫了一整天,才打通他的電話,電話里那個熟悉而又陌生的人遲遲不跟她說話,末了,只說讓她晚上等電話。
電話突地叫起來,沈佳一把拿起,迫不及待說:“是木楠嗎?木楠,我好想你……”
電話那頭卻傳來陳珮玲的聲音。
沈佳有點掃興,更多的,卻是跟陳珮玲一樣的孤獨與茫然。是的,茫然。這種感覺以前很少有,以前的她什麼時候都有信心,什麼時候也都有明確的方向。可是自從河化事件後,她突然找不到方向了。
方向呢,難道真是被殘酷的現實毀了?
風勢越來越猛,整個河陽城都在“嗖嗖”地動,幾乎要連根拔起。
城西腐竹廠院子裡,陳天彪兀立在狂風中。沙塵打著他的臉,撕著他的衣服,捲走他手裡的煙,將他整個撕成一破爛兒。但他的雙腿仍穩穩站在大地上,仿佛一棵千年古樹,狂風捲走了樹的一切,獨獨留下那根,與大地一起顫動。